黃子澄回到府邸后,獨自進入書房,不斷在心中梳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只是原本在心中計劃的很完美,如今即將開始實施,卻又有著些許的茫然。
自己擅長的領域是詩詞歌賦,對于帶兵打仗一道,實在是一竅不通。
一個時辰后。
黃子澄這才重重的嘆息一聲,重整心神,這才獨自出門,尋找那些早已經聯絡好的人去了。
沒有多余的廢話,直接將朱允炆敲定的時間告知對方。
兩天后的深夜,就是成就大事之時!
接連跑了數家后,黃子澄這才心滿意足的返回府邸。
憑借自己拉攏到的人脈,想要將朱雄英拽下來,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期待中的富貴榮華已經開始向自己招手了。
只是他永遠都不會想到,他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的小動作,其實早就被人關注到了。
消息很快傳遞到朱雄英的耳中。
對此,他則表示出濃濃的不屑。
一群蝦兵蟹將而已,也向犯上作亂?
揮手示意心腹退下,他倒要看看,對方是否能夠給自己帶來些許的驚喜。
只不過沉吟一番后。
朱雄英再次嘆息一聲,這才起身主動向皇宮深處走去。
與此同時。
朱元璋也收到錦衣衛傳遞回來的消息。
朱允炆在外面的一舉一動全部被錦衣衛呈了上來。
可想而知,朱元璋在得知這個消息后會有多么的憤怒。
這個畜生竟然去見那個被自己囚禁多年的朱文正。
他這是要做什么?
隨即便想到原因所在。
破口大罵道:“這個畜生,簡直就是一副豬腦子!”
“咱將朱文正囚禁起來,他就不明白是啥意思嗎?”
盛怒下的朱元璋,很想將心中的怒火發泄出去,手中的茶盞甚至已經舉了起來。
但又想到了什么,又緩緩將茶盞放下。
隨即又重重的嘆息一聲,黯然神傷!
兩個孫子想比,簡直是天差地別。
這個朱允炆,他是吃定了自己不會對他怎么樣,所以才會這般肆無忌憚。
就在朱元璋沉思,該如何處理此事的時候。
太監在進來稟報:“陛下,皇孫殿下來了!”
聽到這樣的話語,朱元璋的身體微微一震,再次嘆息一聲,示意讓大孫進來。
自己都能夠得到這樣的消息,大孫不可能得不到這樣的消息。
如今主動前來見自己,必定是讓自己幫他拿個主意。
畢竟手足相殘之事,無論勝敗,傳揚出去都不好聽。
看到朱元璋后,朱雄英急忙道:“孫兒見過皇爺爺!”
朱元璋笑著招手道:“大孫,快到皇爺爺身邊來。”
只是這一次,朱雄英并未過去,而是站在原地。
平靜的開口道:“皇爺爺,孫兒得報,皇弟朱允炆正暗中聯絡罪人朱文正,不知要密謀什么?”
“同時,皇弟朱允炆的老師黃子澄,也在四處奔走,頻繁出入其他官員府邸。”
“這讓孫兒察覺到一絲陰謀的味道,所以主動前來,希望皇爺爺幫孫兒拿個主意!”
話語很是簡潔,卻將最近發生的事情全部包含在內。
而事實也與自己猜測的差不多,自己這個大孫也沒有讓自己失望。
并未選擇私自動手,以絕后患,而是希望自己幫他定奪。
先不說別的,就憑借大孫的本事。
一百個朱文正也不可能是他的對手,朱允炆這個不知死活的畜生,竟然有這樣的膽子,簡直就是在玩火自、焚。
若是自己沒有猜錯的話,朱允炆在見朱文正第一面的時候,朱文正必然會在心底嘲諷他是個草包。
爺爺厲害,兒子了得,孫兒卻是一個廢物點心。
突然,朱元璋想到了什么。
目光也越發堅定起來,大明有自己這么一個大孫就夠了。
只要大孫在,大明的日后必定會盛世輝煌。
想明白一切后,朱允炆這么一個廢物孫子,也變得可有可無,不是那么重要了。
平靜的開口道:“大孫,這種事情你既然知道了,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有咱站在背后給你撐腰,你怕啥?”
聽到這樣的話語,朱雄英微微點頭,表示自己明白該怎么做了。
又與皇爺爺寒暄一番后,這才起身離去。
翌日。
朱雄英依舊裝出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樣子,再次前往格物苑授課。
由于蒸汽機理論剛剛在大明上演,所以學子們對其研究,已經到來如癡如醉的程度。
對蒸汽機的理論與見解,更是不斷上漲。
初代版本的蒸汽機是用燒水來做工的,必須要擁有良好的密封性。
只可惜如今的大明,能夠尋找到的材料實在是太少了。
密封效果最好的東西,也只是所謂的漆膠而已。
此等密封材料,當日在朱雄英為學子們做實驗的時候就使用過。
密封性只能說是馬馬虎虎,弊端卻很嚴重。
只要是溫度過高,這玩意就會融化,導致機器漏氣。
所以,朱雄英為學子們留下的題目就是,尋找一種新的密封材料,用來取締漆膠。
直到皇孫殿下再次到來。
學子們這才流露出愧疚之色,他們嘗試過很多東西,最終的結果都失敗了。
只能愧疚道:“皇孫殿下,我們辜負了您的期望,沒有尋找到新材料!”
皇孫殿下無私的將蒸汽機的理論傳授給自己等人。
又為自己等人留下一道題目,只是為了驗證自己所學。
結果他們想盡一切辦法都沒有完成。
即便皇孫殿下沒有怪罪他們的意思,但他們自己都會覺得很羞愧!
朱雄英笑道:“無妨,材料的問題,并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夠研究成功的。”
為了給這些學子們打氣,又道:“本皇孫其實也在研究新材料,已經有些眉目了,或許過段時間就可以拿出來使用了!”
聽到這樣的話語后,眾學子們都是一愣,原來這個題目并非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樣。
而是殿下打算來個集思廣益,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率,弄出最好的解決方案來。
只是學子們不知道,朱雄英之所以會這樣說,只是在安慰他們。
因為真正能夠取締漆膠的物品,生長在南美洲那邊,那就是后世中被稱為“橡膠”的物品。
當然,這玩意也是在開啟大航海后,被歐洲國家率先發現的,并且挖掘出其妙用。
然后才向世界各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