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早朝。
百官如同往日一般,早早就站在朝堂之上,恭候著陛下的到來。
但是有不少官員都察覺到戶部尚書與戶部侍郎二人有些不對勁。
也不知道受到什么刺激,臉頰上時不時浮現(xiàn)出癡癡傻傻的笑容,讓人覺得很是莫名其妙。
就在有人想要開口詢問時,門外傳來太監(jiān)的喊叫聲:“陛下駕到!”
聽到這樣的話語,群臣趕忙收斂心神,乖巧的如同孫子一般,恭敬的站在原地。
直到皇帝朱元璋走到龍椅前,緩緩轉身坐下后。
群臣這才大禮參拜道:“臣等拜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抬手道:“平身!”
“謝陛下!”
接下來,按照慣例,開始有官員上奏朝政之事,由陛下做最后的定奪。
對于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朱元璋實在是懶得理會。
若是所有事情都需要自己親自去做的話,那自己還不得忙死?
當然,這種觀念也是跟大孫學的,不然的話,按照以往的慣例,還真的需要自己做決定。
然而在自己百無聊賴之際,一位御史主動上前,參了某位官員一本。
聲稱那位官員作風不正派,有貪污受賄的嫌疑。
被參的官員,聽到侍郎的話語后,直接在朝堂上氣的罵娘!
聲稱御史的眼睛是竄稀用的,自己話自己的銀子去享受,有什么問題?
朝廷發(fā)放的俸祿雖然不算多,奈何自己孤家寡人一個,無家人需要贍養(yǎng),府邸中也沒有養(yǎng)活下人。
平日之中,更是沒有什么開銷的機會。
前些日子不忙空暇之際,自己出去犒勞下自己,有什么問題嗎?
只是沒有想到,自己這個舉動,竟然會被他人注意到而已。
生怕陛下問罪,官員趕忙開口辯解,同時嘲諷御史賊眼不走空,無論走到哪里,出于身體的本能,都會關注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
聽到官員的辯解后,朝堂中的官員紛紛對御史投去鄙夷的目光。
在皇孫殿下的打壓下,這些個御史越來越?jīng)]有存在感了。
為了挽回自己在陛下心中的位置,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尤其是在皇孫殿下推行出考成法之后,每個季度能夠拿到朝廷獎勵的官員都很多。
有犒勞自己想法的官員,絕不是一個兩個。
如今連這個都被這些御史盯上,可想而知,這些官員們心中有多大的怒火。
剛剛聽到御史彈劾的官員有貪污嫌疑時,朱元璋的心中瞬間升騰起怒火。
他這輩子最恨的就是貪官污吏,就差那么一點點就直接向官員問罪了。
不過好在耐著性子聽完官員的辯解,心中的怒氣這才淡化了不少。
這才開口道:“是非公斷,朕自然會派人前去調(diào)查,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兩位愛卿,無須在此爭辯!”
御史的職責就是這個,只要聽到絲毫的風吹草動,那必須將問題擴大,一言不合就彈劾他。
當然這也是朱元璋定下來的規(guī)矩,不管是在什么渠道得知的消息。
只要有這么一回事,便可以在朝堂上彈劾他。
奈何御史這種做法,很是得罪人。
所以整個朝堂上,群臣看待御史的目光,就如同在看一堆攪屎棍。
惡心,厭惡到極點。
二人聽到陛下的話語后,這才停止了爭辯。
只是彼此相互看著對方都十分的不順眼,惡狠狠的盯著對方,不再吭聲。
此事過后,又有幾位官員講述了些許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被朱元璋輕而易舉的處理了。
見諸位大臣們沒有繼續(xù)上奏的意思,這才看了一眼身邊的太監(jiān)。
得到授意后的太監(jiān),急忙高呼:“百官有本上奏,無本退朝!”
就在群臣躬身施禮打算告退時。
戶部尚書楊思義開口道:“啟奏陛下,臣有事上奏!”
一時間,群臣的目光紛紛落在楊思義的身上,暗罵這貨早不開口,晚不開口,非要在早朝結束之際充當顯眼包!
不過更多的依舊是好奇,因為整個朝廷之中,就戶部沒有那么多勾心斗角的問題。
同時,戶部尚書楊思義為人隨和,在百官之中的名聲也十分好。
最重要的是,戶部掌控整個天下的錢糧,關乎自己的切身利益,誰都會給予他幾分薄面。
于是,群臣紛紛挺直了自己的胸膛,靜靜的等待著下文。
楊思義急忙在懷中將賬簿掏了出來。
太監(jiān)見狀急忙跑了過來,接過賬簿向陛下呈送了過去。
在朱元璋翻閱賬簿的同時,楊思義這才開口道:“啟稟陛下,大明今年第一季度的商稅已經(jīng)收納完畢,并以統(tǒng)計完畢!”
“今年第一季度的商稅,共計一億九千八百七十七萬兩白銀,差一點就到兩億兩!”
“如今各地紛紛將稅銀送達,便可以入庫!”
說完后,楊思義便退到一旁,等待陛下的命令。
整個朝堂中的大臣們,則是先后傳出倒吸涼氣的聲音。
隨即便浮現(xiàn)出淡淡的笑容,只有朝廷的日子好過了,他們這些做官的才會更好過。
一個季度的商稅,居然高達兩億兩。
這是他們以往都不敢想象的事情,如今的大明,居然已經(jīng)富有到此等地步了嗎?
還有,那些商人們真的就那么有錢?
只是一個季度的商稅,足以抵上以往數(shù)年的稅收,這怎么能不讓他們震驚。
一時間,所有人都將目光落在陛下的身上,似乎想要看看陛下會是什么樣的反應。
結果群臣失算了,陛下仿佛早就知道一般,神態(tài)更是沒有絲毫的波瀾。
這也不能怪朱元璋不激動,而是大孫給他的驚喜實在是太多了。
單單是戰(zhàn)艦從海外運輸回來的白銀,直到現(xiàn)在都沒有統(tǒng)計出來數(shù)量,就可以想到會是怎樣一個天文數(shù)字。
更何況,海外的銀礦也是大明的,只要不斷開采,國庫中的銀子,自然是不斷的在增長。
這不到兩億兩白銀,看似很多,但與那座銀礦相比,又算的了什么?
合上賬簿后,朱元璋這才微笑道:“愛卿所言不虛,的確不到兩億兩,這段時間,愛卿辛苦了!”
隨著陛下的話語結束后,全場一片嘩然。
因為陛下已經(jīng)確定過了,所以此事實錘了,戶部尚書楊思義沒有說謊,這不到兩億兩的白銀,千真萬確。
當下再也顧不上體統(tǒng)不體統(tǒng)了,紛紛開始議論起來。
整個朝堂之中,頓時如同菜市場一般,亂哄哄的。
太監(jiān)急忙高呼道:“肅靜,朝堂之上,不得喧嘩!”
聽到這樣的話語,群臣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身處何處,趕忙閉上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