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府外。
沈府中的一位家丁,四下觀望一番后,確定無人關注這里。
然后這才邁步向門口方向走去。
就在家丁即將接近門口五米的時候,幾道經過喬裝打扮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出現在家丁的面前。
出于本能反應,家丁就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這幾個家伙應該就是在這里故意等自己的。
不過還是壯著膽子質問道:“爾等是何人,為何要擋住我的去路?”
尚未來得及表明自己的身份,便感覺到自己的后脖頸一疼。
眼前一黑,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其中一名喬裝的錦衣衛,直接將家丁扛了起來,向不遠處胡同內早已經準備好的馬車走去。
剩下的人再次隱藏起來,繼續蹲守在寧王府的周圍。
一直在府邸等候消息的沈榮,見自己派遣出去的人,遲遲沒有回歸,心中不由一陣的煩躁。
在房間中咆哮道:“誰能告訴本家主,傳遞消息的家丁為何還遲遲不歸?”
“本家主一直不喜過問這些小事,如今看來,下邊的人,越發的沒有規矩!”
“通知下去,待他回來后,自己去領取家法!”
如今這等危難關頭,居然會發生此等荒唐事,真是豈有此理。
見管家在一旁沉默不語,沈榮急忙再次下令道:“還愣著作甚,趕快再派一人過去傳遞消息”
隨即補充道:“通知他,傳遞完消息完畢后,不得有半點的耽擱,速速回來匯報!”
管家不敢怠慢,急忙如實交代下去。
家丁不敢耽擱,急忙向寧王府飛奔而去。
下場與之前的家丁是一樣的,沒有弄清楚攔路之人的底細,便被抓走了。
沈府。
沈榮臉色陰沉到了極點,甚至在心底懷疑。
如今府邸的家丁都這么沒有規矩嗎?
膽敢公然違背自己的命令?
就在沈榮憤怒下打算派遣第三人前往寧王府邸的時候。
一道念頭涌現在心頭,身體頓時打了個哆嗦。
不顧上周圍那些噤若寒蟬的家丁們,直奔老爺子的住處。
見到沈萬三后,急忙將自己擔心的問題以及發生的事情,完完整整的講述了一遍。
沈萬三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
隨即開口詢問道:“府外的陌生人還多不多?”
見父親提到這個問題,沈榮不屑道:“顯然對方沒有尋找到有利的證據,如今外面的人,相較前幾日,已經少了不少,顯然他們的目標不是咱們。”
兒子前面的話,回答的還算差強人意,但后面的話語,差點直接直接讓沈萬三飚出一口老血。
自己英明一世,怎么就生了一個這樣的廢物點心。
毫不留情的訓斥道:“廢物,生人減少了,那就說明,留給咱們的時間不多了,他們隨時都有可能會動手!”
對于父親的推斷,沈榮很是不理解。
自己相信自己的判斷,相較前幾日,外面的陌生臉孔已經減少了許多。
這就說明,他們已經撤走了一部分力量,于情于理都該是放松警惕了才對。
見到兒子不服氣的樣子,沈萬三無奈的嘆息起來。
這樣的腦袋還想與朱家掰手腕?
他沈萬三承認,自己的兒子在生意場上是一把好手,但在政治方面,他就是一個白癡。
當然,這也不能怪他,自幼生長的環境就是這般優越,沒有遭遇到絲毫的波折。
不像自己,不知道暗中與朱家較量多次了,對敵人的脾氣秉性也有著一定的了解。
只得解釋道:“朝廷之所以將人撤走,就是為了防止打草驚蛇。”
“一旦被咱們察覺到,提前跑路的話,他們的計劃就要泡湯了。”
“更何況,現在的大名,已經沒有了海禁,一旦被我們逃到海外。”
“多年以后,這一代的老人死去后,咱們的后人在回歸,又有誰會記得我們?”
“到時候,想要卷土重來,還不是選個時機就成?”
沈萬三自認看透朝廷的布局,所有事情的走向,依舊在他的掌控之內。
不過,說道這里,他還是嘆息道:“只是我還是小看了大明的皇孫朱雄英。”
“一直以來,我始終認為,朱雄英現在的威名,都是朱元璋在背后一手推動,促成的。”
“著實沒有想到,這個小崽子竟然會有這樣的本事與手段,是我大意了。”
一席話聽的沈榮一愣一愣的。
再次疑惑道:“爹,您是咋知道的?”
聞言,沈萬三嗤笑道:“我與朱元璋打了多少年的交道,又豈會不知道他的手段?”
“兒啊!你要記得一句話,往往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父母,而是你的敵人!”
“這里的事情若是被朱元璋知道的話,根本就不會在外面布置那么多的人。”
“大明的皇孫殿下,手段不必朱元璋差,他這是打算將咱們一網打盡啊!”
聽到老爺子的解釋后,沈榮臉色大變。
他不明白事情都到這種地步了,老爺子為何還能夠這般淡定。
急忙道:“爹,你說啥?咱們已經到了如此危險的地步了嗎?”
“如今外面都是朝廷的人,咱們該怎么辦?”
“豈不是上天無路,下地無門?”
沈萬三神態淡然的揮手道:“當年我能夠在朱元璋的手中活下來,便足以證明一切。”
“一個乳臭未干的黃口小兒,又能耐我何?”
“兒子,你就放心吧,一切都還在爹的掌控之中。”
聽到這樣的話語后,沈榮臉頰上的驚慌之色一掃而空。
對于老爺子的信任,超越了一切。
既然老爺子說沒事,那就絕對不會有問題。
而這么多年中,沈家之所以依舊占據首富那個位置。
憑借的不是他沈榮有多么厲害,而是沈家有老爺子的存在。
這些年對沈家有窺覷之心的人,不在少數。
每一次沈家遭遇危機,沈榮無法應對之時,老爺子都會出手,橫掃一切敵人。
不然的話,憑借沈榮那稚嫩的手段,沈家早就落寞了。
只是沈家不知道的是,皇孫朱雄英壓根就沒有將他們沈家當回事。
若不是擔心朱元璋對沈家有舊情存在,他沈家早就湮滅了。
大殿中。
朱雄英望著下方的錦衣衛指揮使,平靜的開口道:“寧王殿下那邊的情況如何了?”
盡管他已經在密信之中交代楊士奇針對寧王與沈家的處理手段。
卻秉承著小心駛得萬年船的想法,每日都會派遣人馬兩地來回傳達消息。
不管那邊有什么變化,他都要在第一時間內得到第一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