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路云說完“木鳶”號太空穿梭機的數據之后觀眾是很震驚,但也算能接受。
畢竟這種高科技玩意的PPT是一回事,技術落地又是一回事。
多長時間能搞出來也是另一回事。
可當路云說出讓它“兩年內首飛”之后,這次別管是老外還是老內,都炸了鍋。
正好路云的技術發布會也算是開完了,下邊是提問環節。
就坐在前排的“頭頂一塊布”立刻抬起了手。
路云一看是“懂技術”的人,就示意他提問。
其他人也好奇他會問什么?
阿卜杜勒直接用英語問道:“陸先生,‘木鳶’級太空穿梭機現在接受預定嗎?我們阿聯國航天局要訂購至少一架。”
“……”
現場安靜了一下。
路云也愣了一下。
他知道阿卜杜勒“懂技術”,但是沒想到這么“懂技術”。
大部分人應該是不太相信他能在兩年內讓“木鳶”號首飛的,但阿卜杜勒不僅信了,還直接用“買買買”的方式支持。
不過想到上一世之后幾年的事,路云大概知道阿卜杜勒為什么要買太空穿梭機,所以用英語回復道:“阿卜杜勒先生,稍后我們去公司里詳細談一下。”
阿卜杜勒點點頭。
然后路云又點名了一個毛子,他也沒問時間,而是直接用俄語問了一個不算技術機密的技術細節,路云也用俄語回答了他。
作為航天專業的學生,英語和俄語資料是必看的,所以學這兩種語言也算是基礎。
稍后他又回答了幾個問題就退場了,留下現場一群興奮的猹。
“鬼鬼,路云還真要兩年內造出‘木鳶’號啊,在發布會上公開說明時間線跟立軍令狀有什么區別?牛批!”
“也不一定,航天領域搞推遲是常事,我記得咱們國家零幾年的時候出過一個報紙,說咱們要‘探月三步走’,然后‘世界各國摩拳擦掌’,當時老美定的重返月球時間是一五年,最遲不超過二零年,但看現在懸了?!?/p>
(網圖,看不到圖的朋友們更新起點APP版本就行,我這里的意思可不是讓書友幫我找圖,是我自己放圖了)
“其實不僅外國航天時間總是推遲,咱們國家也推遲,只不過咱們國內航天比較低調,很多還是事后宣布,大家沒注意罷了?!?/p>
“那是國家隊吧,藍星航天是商業航天公司,它的信息透明度要高不少,我覺得路云真能在兩年內造出‘木鳶’號。”
“你們說要是真造出來了,去太空需要多少錢?路云只是說會便宜很多,但沒具體說要多少錢?!?/p>
“這就不好說了,我知道外國原來的時候搞過太空旅游,一個座位賣幾千萬美元,不過就算‘木鳶’號能便宜到幾千萬人民幣,咱們普通人也坐不起?!?/p>
“幾千萬人民幣就是幾百萬美元,要是‘木鳶’號真能那么便宜,肯定會有很多外國富豪來坐,那么等藍星航天賺了錢,開發出了能乘坐幾十人的大型太空穿梭機說不定會便宜到不可思議,咱們攢攢錢就有機會了……”
普通人基于對路云的相信,已經在暢想未來了,哪怕兩年內造不出來,但寬限個幾年肯定沒問題。
就路云這兩天的表現,他們不覺得路云會跑路。
而在網絡上,航天愛好者們在更加激烈的討論。
他們更覺得路云能造出“木鳶”號,甚至真有可能在兩年內造出來。
因為“木鳶”號也是基于路云的“技術整合理論”!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木鳶”號讓我想起了老美放棄的X-33單級入軌航天飛機?!?/p>
【不是錯覺,“木鳶”號基本上就是十幾年前X-33航天飛機的技術升級版,是X-33“夢想中的自己”?!?/p>
【是這樣的,木鳶號的線性氣尖引擎就很像X-33的RS-2200線性氣尖引擎,看起來路云解決了RS-2200之前的一些技術問題?!?/p>
【木鳶號的碳纖維復合材料液氫罐就是X-33之前一直無法解決的技術難題?!?/p>
【木鳶號液氧罐的材料是耐受液氧腐蝕的輕質復合材料,它也是X-33夢寐以求的東西,因為十幾年前的技術不達標,X-33的液氧罐材料是2219號鋁?!?/p>
【木鳶號的尺寸比X-33大一圈,但對比X-33那個“胖三角”,木鳶號的外形更加優雅,顯然也是這些年技術進步的結果,科技造物的“顏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先進技術力。】
(我做的X-33和木鳶號對比圖)
【笑死我了,那老美看到“木鳶”號會不會氣瘋啊,這上邊的很多技術可都是他們先研究的,結果在部分技術快成功時放棄了,現在全都被路云攻克了核心技術整合到了“木鳶”號上邊?!?/p>
【路云可不是照著他們的PPT做的,而是對他們的夢想進行了升級,X-33可沒有在飛機跑道上水平起飛能力?!?/p>
【說到這個,如果木鳶號真的能造出來,能在飛機跑道上起飛,那它不就是空天飛機?】
【不不不,不算空天飛機,“木鳶”號沒那么厲害,因為它燃料限制很大,不能在大氣層內自由飛行,起飛之后必須立刻飛往太空,路云提出的“太空穿梭機”概念很精確……】
老美那邊目前還沒瘋,因為信息傳遞是需要時間的,并且老美那邊是大半夜。
目前也就馬一龍那邊得到了消息,“世界航天愛好者群”也在談論。
倒是國內的信息傳遞非??欤渌牟徽f,反正《你是我的榮耀》劇組非常關注路云的新聞。
不過不是怕路云突然暴雷塌房了影響電視劇,而是想看看現實里本就是航天工程師的路云在干什么,能否跟電視劇情做一做更好的結合?
如果電視內外形成了良好互動的話,那對《榮耀》電視劇將是巨大的助力。
但是當導演看了這次的新聞,看了路云的精彩演講,了解到“木鳶”號太空穿梭機之后,他一臉納悶的問編劇。
“咱們的劇本……是不是寫的太保守了?”
顧曼也是懵的,她覺得自己讓劇情主角“于途”34歲成為“航天系統里最年輕的深空探測器總師”已經很厲害了。
可現實里,路云25歲成為“萬戶”可回收火箭的總師也很厲害,但火箭也就在地球附近飛一飛。
劇情里的“搜神號”可是太陽系邊際探測器,可以硬說“虛擬劇情”贏上一籌。
可木鳶號一出,“載人”對上“無人”就已經贏了。
更何況它還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航天器,被新命名為“太空穿梭機”,這同樣是“虛擬劇情”里的“搜神號”不能比的。
顧漫撓頭:“要不等路云回來之后讓他改一改劇本?”
導演:“……”
都說影視劇是“造夢藝術”,這到底哪邊是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