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鋒抬頭看向李云龍,看著李云龍的雙眼,瞬間明白了他的意思。
李云龍讓他走,無非就是覺得,他這個旅長走了,還能重新再拉起一支隊伍,接著打鬼子,這樣的話,351旅就還在。
這恐怕也不是李云龍一個人的意思,而是351旅幾個軍官們的意思。
如果是從利益的角度上來講的話,他現(xiàn)在走,活下來,的確是最好的結(jié)果。
畢竟他有著深厚的背景,還有系統(tǒng)這個外掛在。
只要他活著,就能有另外一個351旅,甚至于是更多的351旅。
如果真的有更多的351旅,未來的抗日戰(zhàn)爭,便可以打的沒那么辛苦,這一點是肯定的。
但劉文鋒卻認為,有的時候不能夠單從利益的角度上去考慮。
他年紀也不大,兩世也都活了二十多歲,沒活過三十歲。
雖然兩世為人,但他卻依舊是個熱血上頭的少年郎。
面對敵眾我寡,敵寇兇猛來襲,他作為指揮官親自上陣殺敵,戰(zhàn)死沙場,多好的歸宿呀?
所以此時,劉文鋒不想走,不想去考慮那么多。
他現(xiàn)在想的最多的,無非就是提刀多殺兩個鬼子。
如果可以的話,能夠干掉一些鬼子的高級軍官,那就更好了。
系統(tǒng)積分是實時到賬的,到賬了之后,他可以在自己咽氣之前,將東西兌換出來,且可以指定位置兌換。
將所有的積分花光,再給友軍部隊留下一批武器裝備,也就足夠了。
他覺得他做的已經(jīng)夠多了,沒必要在那么怕死了。
所以此時,劉文鋒笑著道:“我不走,我要參戰(zhàn)。”
李云龍無奈嘆氣,立刻便想開口勸勸:“旅座,你聽我說,你……”
“你不必說了,我懂。”
劉文鋒站起身來,從兜里掏出一塊手帕,擦拭著手里的鬼子刀,喃喃道:“你們?nèi)荚谶@里和日寇血戰(zhàn)到底,所有人全都死在這里。”
“351旅的任務也就算是完成了,351旅做的也就已經(jīng)夠多了。”
“我回去之后,可以借著351旅的榮耀,繼續(xù)招兵買馬,重新拉起一支隊伍,和日寇作戰(zhàn)。”
“這是最好的結(jié)果,也是最為理智的選擇。”
他猛然扭頭看向李云龍,目光無比的堅定:“可是李云龍,你我都是軍人,你覺得軍人最好的死法是什么?”
“我認為死在戰(zhàn)場上,就是軍人最好的死法和歸宿!”
“所以讓弟兄們幫我頂住敵人,給我劉文鋒逃命的爭取時間,這種事情我做不出來。”
“這場戰(zhàn)爭,我們會取得勝利!”
“你和我都只是一個小人物,我們的存在與否,其實對這個世界或者說對于整個戰(zhàn)局而言,影響都并不是很大。”
“也許我們活著,多打那么幾場勝仗,能夠讓戰(zhàn)爭的勝利提前那么幾天。但我們絕對做不到讓戰(zhàn)爭提前結(jié)束幾年!”
“所以我并不惜命,我渴望著戰(zhàn)死。”
聽完他的這番話,李云龍愣了一會兒,之后卻又猛地大笑了起來:“哈哈哈!”
“我李云龍是個粗人,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你劉文鋒我李云龍沒看錯,是個爺們兒!”
“既然這樣的話,我也就不勸你了。能和你,以及這些弟兄們一同赴死,我李云龍這輩子,也算是值了!”
“旅座,別的話我就不說了,干他狗日的!”
劉文鋒大笑著大聲道:“干他狗日的!”
……
日軍第九師團,完美的發(fā)揮了陸軍大將乃木希典發(fā)明的豬突沖鋒戰(zhàn)術(shù)。
所謂的豬突沖鋒,指的是無視敵方火力,向野豬一樣埋著頭沖鋒。
當然,這種戰(zhàn)術(shù)也并非是沒有一點的技術(shù)含量,相反,還是有那么幾分技術(shù)含量的。
這種戰(zhàn)術(shù)的唯一技術(shù)含量,便是要人群足夠的集中,保證他們沖鋒的點的人數(shù)足夠,讓敵人的火力打不過來。
在鬼子那邊,不管是他們的明治天蝗還是裕仁天蝗,都認為這種做法更能彰顯出他們帝國勇士的無畏,以及展現(xiàn)出他們所謂的武士道精神。
故而不管是明治還是裕仁,都是尤為支持且大力推行這種戰(zhàn)術(shù)。
而裕仁相比于明治,還要更為支持一些。
裕仁認為,想要讓人們?nèi)紝ψ约貉月犛嫃模@種事情根本就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但如果是將人們都變成沒有腦子的野獸,這么做雖然也很難,但卻并非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故而裕仁非但大力支持這種無腦的戰(zhàn)術(shù),同時還支持讓部隊使用由甲基苯丙胺制成的藥物。
至于甲基苯丙胺,也就是后世所謂的冰的主要成分。
351旅的火力很強,但第九師團的豬突沖鋒更強!
他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發(fā)起的悍不畏死的沖鋒,的確是達到了他們想要的效果。
人數(shù)太多了,上百挺機關(guān)槍不間斷的開火掃射,都有些打不過來。
351旅的機槍手們,只能夠看著那成千上萬的日軍,不斷的逼近著他們的陣地。
而鬼子在步兵無腦沖鋒的時候,鬼子的其它兵種也是沒有閑著。
在淞滬戰(zhàn)場上,對**機槍手威脅最大的,便是鬼子的擲彈筒。
鬼子的擲彈筒算是輕型迫擊炮,射程雖然很短,但優(yōu)點是精準度高。
畢竟打的越近,就越是打得準。
鬼子的擲彈筒兵,個個也都是經(jīng)驗老道,訓練有素。
三百米之內(nèi),完全可以做到指哪兒打哪兒!
前面的步兵已經(jīng)幫助他們推進到了三百米的位置。
到了這個位置之后,鬼子的擲彈筒兵,便是紛紛利用擲彈筒,成功的打掉了351旅的機槍陣地后。
很快,當日軍的先頭部隊,端著明晃晃的刺刀,嗷嗷叫的沖上了他們的陣地之時,351旅的弟兄們,也是毫不猶豫的,端著刺刀,沖向了兵力數(shù)倍于他們的敵人!
雙方短兵相接,351旅的弟兄們沒有和敵人講什么狗屁道義,能開槍解決的,那就開槍解決,實在是開槍解決不了了,這才會選擇拼刺刀。
同樣的,鬼子方面原本在拼刺刀之時,都會選擇退掉子彈,避免誤傷自己人。
但這一次,他們也不管不顧了,能開槍就開槍,打到了自己之人那就只能說聲抱歉。
很快,雙方的士兵便絞在了一起,一場混戰(zhàn)打的激烈無比,場面極為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