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還有呢?”十二爺攔著蕭若麟不讓他走。
對于王府里的事情,蕭若麟知道的肯定比他多。
“還有?還想怎么樣?
皇叔爺被氣的都厥過去了,請了三撥太醫(yī),皇后娘娘讓半個太醫(yī)院的人都過去了。
一直到半夜才醒過來的。
你也不想想,九十六歲的老人了,這一下子厥過去,很有可能就醒不過來的。”蕭若麟說道。
“那個昌平呢?她呢?沒被關祠堂嗎?”十二爺問道。
蕭若麟搖頭。
“沒關祠堂,不過也好不到哪去。
被關在自己的院子里里,身邊一直跟著她出去的丫鬟都被世子妃杖斃了。
現在是世子妃安排的人看著她。
聽說已經卸了釵環(huán),脫簪請罪呢!
不過,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昌平那個丫頭死不悔改,已經在鬧絕食了。
現在福親王府亂成一團?!?/p>
十二爺嘆了口氣。
誰家都有不成器的,就像是他們倆一樣。
他們不也是別人眼里家族里最不成器的那一個嗎?
不過……
“這個蘇大頭我還是小看他了,以為他到了京城會老實一點呢!
沒想到啊,不管在姑蘇還是京城,他都能鬧出點事情來。
現在好了,昌平那個丫頭為了這個蘇大頭,把事情鬧成這樣,皇叔爺想怎么他都不行了。”蕭若麟直搖頭。
十二爺又嘆了口氣。
“這個福親王也真是的,為了這么個丫頭把自己給氣病了。
當初因為這個丫頭,鬧了多少事情?
先是想把那丫頭塞到我們府里。
老王妃后來見我姑母不搭話,又想著把她塞給你,嘖嘖嘖……”
“行了!不提她了,她自己選的路,自己受罪去吧!別像她母親一樣就行。
哎,十二哥,昨天是殿試,有什么消息傳出來嗎?
要是有消息的話,我們去千金坊……”蕭若麟捻了兩下手指,嘿嘿笑了兩聲。
十二爺能不知道蕭若麟什么意思嗎?
要是知道點什么消息了,透露一下,兩人去千金坊看看能不能吃一把……
“姑父要是知道我們拿這個消息去千金坊,這板子估計就要上身了。
不過,目前我這里探到的消息是,梧桐書院的衛(wèi)千臨,杭州的杜有得,還有你嘴里的蘇大頭。
他們三個人的答卷被送到了御前。”十二爺拍了拍蕭若麟的肩膀。
“咦?這不就是會試的前三名嗎?
怎么?一甲就是他們三個了?
那個衛(wèi)千臨和杜有得還行,有點真才實學的,那個蘇大頭……
我可是聽說蘇大頭的母親在殿試前找了不少陛下三年內發(fā)布的政令回去呢!
這小子肯定臨時偷機的。
他肯定是想透過皇帝叔叔的政令,摸清皇帝叔叔的喜好。
然后在殿試的卷子上大說特說那些政令的好處,拍皇帝叔叔馬屁。
哼,我這就進宮,和皇后娘娘說。
讓皇后娘娘吹吹枕邊風,不給那個蘇孝生進一甲?!笔捜赭牒吆叩馈?/p>
十二爺嘿嘿一笑,拉著蕭若麟就往外面走。
“你急什么??!
你都能想到的事情別人也能想到。
皇帝姑父更能想到。
咱們的陛下沒那么蠢,你想想沈相那么聰明的一個人,遇到陛下不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放心吧!我有種預感,那個蘇孝生要栽個大的。”
蕭若麟沒說話,但還是嘴里嘟囔著跟著十二爺的腳步往前走。
他有點不信怎么辦?
畢竟能呈到御前的答卷肯定是沈相和禮部的大人門一同商量出來的。
陛下下面要干的事情那么多,怎么可能會在這個時候打沈相和六部的臉呢!
哼,可惡的蘇大頭,這次要讓他神氣一把了……
見蕭若麟不情不愿的,十二爺忙就拉著他說了點其他的事情。
“要不我們說點其他的吧!
葉家的兩位小姐這段時間內府的規(guī)矩應該也學的不錯了,我估摸著也快要正式進入內府就任了。
要不我們來賭一下吧!
等她們進入內府后,也就是監(jiān)察司正式成立的那天。
咱們的舅媽也是將完全接手監(jiān)察司。
你說……會是哪個 老東西跳出來呢?”
蕭若麟想了想。
“錢串子和賬本子兩人進內府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大家也都能想得到。
不過,那些老東西以為她們的身份就是像皇后宮里的女官一樣,對前朝沒什么影響。
但要是舅母完全接手監(jiān)察司的話……
完了,翰林院那群老東西肯定第一個跳出來。
不對啊,十二哥,最近不是有老家伙去內府門口靜坐抗議嗎?
他們是不是知道什么事情了?”
“肯定知道了,只不過皇帝姑父還沒下旨,他們只能猜,不敢說的明白。
現在靜坐,也是示威,那是告訴陛下,他們什么都知道。
只要陛下敢下旨,他們下面會有更激烈的舉動。
說不定真有哪個老家伙被忽悠的來個以頭搶地……”十二爺說道。
蕭若麟撓了下腦袋。
“十二哥,咱們還是老規(guī)矩,你負責關門罵人,我負責撂他們老底。
在他們想逼陛下的時候,咱倆就分工合作。
一定把那些老家伙摁在翰林院里出不去?!?/p>
“好!成交,就這么干!
走,為了兩日后有體力,我請你去花樓喝花酒?!?/p>
“去春不晚吧!母妃剛來信說我出息了,要是再去喝花酒,我怕傷母妃的心?!?/p>
“好!那就春不晚喝香茶去,茶娘子泡茶,琴娘子撫琴,再來個吹簫的。
妥了……”
……
勤政殿里,蕭武帝將面前的三份答卷看了一遍又一遍。
一旁等候的太子,沈相,還有禮部尚書都不敢說話。
“胡周全,去把這幾人鄉(xiāng)試和會試時候的卷子都給我拿來。
另外,三甲后排名前十的那些考生的卷子也給我拿過來。”蕭武帝緩緩說道。
大太監(jiān)胡周全立刻躬身出去。
太子一見,忙問道。
“父皇,可有什么不妥?”
“妥不妥的你等會兒看了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