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偏殿內。
藥師和彌勒兩人,都盤膝而坐,兩人的眼皮微微顫動,似乎從睡眼朦朧的蘇醒過來。
他們仿佛睡了一場大覺,但神識卻增添了諸多交戰的經驗,彼此間多有感悟。
“這夢中證道之法當真神奇,在夢境修煉、悟道、切磋等一系列行為的感悟,都能反饋到本體身上。如今我只覺得佛韻飄渺,佛法相隨,只要再閉關一番,日后定能證道混元境界。”
藥師感嘆一聲,面容流露出歡喜的神色。
藥師和彌勒切磋神通,彼此交流佛法心得,讓他們兩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悟。只要彌勒和藥師將這次的感悟,都盡數吸收,有很大的幾率能參悟出佛陀真意。
藥師面帶微笑,當即站起身來,沉聲道:“此次切磋交流,讓為兄大有感悟,我就先回去閉關整理收獲了!”
藥師當即就想回去閉關修行,然而,下一刻,一陣浩蕩鐘聲,突然響徹靈山。
“鐺鐺!”
鐘聲六響,浩蕩音波響徹靈山,傳遞到眾人的心中。
“鐘聲六響,這是師尊在傳喚我們,不知這次又有什么事情?”
藥師、彌勒等人,對于靈山的鐘聲并不陌生,鐘聲連響六下,那便是兩位圣人召集眾弟子的信號。只是,他們心中都有些疑惑,不知道兩位圣人召集眾人,會有什么事情。
“不管是什么事情,既然是師尊召見,我等就該前往大殿等候。師弟,我們走吧!”
藥師話音落下,神色變得十分嚴肅,當即和彌勒,徑直向著大雄寶殿而去。圣人傳喚,他們豈敢怠慢,不消片刻,藥師、彌勒、日光月光等眾多弟子,全都聚集在大雄寶殿內。
大雄寶殿內。
藥師、彌勒等人,分別站立大殿的兩側。日光面露疑惑之色,小聲向彌勒詢問道:“彌勒師叔,你可知兩位圣尊為何突然傳喚我等?”
上一次鐘聲敲響,是為了給他們傳道,現在再次召集眾人,不知又有什么要緊的事情。
彌勒微微搖頭道:“近來我并未打擾師尊,不知有何要事,等師尊現身相告,就知曉了。”
日光、月光等人見著彌勒也不知,當即就不再言語,靜候兩位圣人現身。
下一刻,大殿內突然涌現磅礴云霧,衍生無窮異象。
“嘩啦啦!”
澎湃紫氣彌漫大殿,籠罩億萬里虛空,磅礴祥云遮天蔽日,無窮瑞彩化為兩尊佛蓮,落在殿內首位。
接引準提兩位圣人,各自盤坐金蓮之上,面露慈悲之色,雙眸悲憫眾生。兩人各自散發天道圣韻,在身后凝聚成佛陀法相,猶如鎏金鑄就的金身,散發璀璨耀眼的佛光,讓人感受到浩大光明。
藥師、彌勒等人紛紛行禮問候。
“弟子拜見師尊(師叔)!”
“弟子拜見師尊(師伯)!”
眾人各自行禮叩拜,神情顯得誠懇莊嚴。
接引圣人微微點頭,大袖猛然一揮,這才沉聲道:“爾等不用多禮!”
眾人起身,接引圣人又道:
“此次召集汝等,是有一件大事相告。人教、闡教和截教即將在昆侖山,舉行玄門論道大會,我西方教同為玄門的一份子,也要前去湊湊熱鬧。這次叫你們來,就是去昆侖山與三清弟子論道的。”
西方雖然主修佛法,但也精通仙法道術。要知道,準提和接引是鴻鈞的記名弟子,西方教自然也算是玄門一脈。既然三清在昆侖山舉行玄門論道大會,作為玄門的一份子,西方教肯定也要參加。
再加上,三清一直看不上西方,接引和準提就想趁此機會,彰顯西方佛法的精妙之處。
如果西方論道勝過東方,看他三清還有什么理由,敢說佛法是旁門。
為此,接引這才召集眾人,準備前往昆侖山論道。
彌勒等人聞言,神色猛然一震,眾人頓時議論紛紛。
“什么,人、闡、截三教,竟然要進行玄門論道大會,如此盛事咱們可不能缺席。”
“不錯,那三教弟子自詡玄門正統,卻暗中阻攔西方興起,絕對不能讓他們稱心如意。”
“若是能在論道大會上,壓過三教弟子一頭,也好讓世人知曉我等佛法無邊。”
日光、月光等弟子都義憤填膺,想要借著論道大會,壓過三教弟子一頭。
佛教雖為玄門一脈,但一直被三清仇視,甚至連帶著三教弟子,都看不起西方,還稱佛法為旁門左道。眾人對于三清教派輕視西方教的舉動,感到大為不忿,卻因為三清圣人實力強大,不敢加以反駁。
現如今,三清圣人在昆侖山舉辦玄門論道大會,正是給了佛教揚名的機會。只要能在論道大會上,勝過三清弟子,西方就能再現威名,讓世人知道何為佛法無量。
想到這,西方教眾人同仇敵愾道:“我等愿隨師尊(師叔、師伯)前往五臺山,與三教弟子論道高低!”
準提圣人見著眾人熱情高漲,當即宣喝道:“好,我等同去東方五臺山,見識三清道法!”
隨著話音落下,準提圣人大袖輕揮,磅礴紫霧化為祥云,承載著西方教眾人,向東方五臺山而去。彌勒跟在接引圣人的身后,思索著馬上要見到傳聞中的盤古三清,內心不由得有些期待。
洪荒東方大陸,祖脈昆侖山。
一座座巍峨山岳,猶如神魔軀體聳立天地,懸崖絕壁間有瓊草瑤花爭香斗艷,松柏翠竹遍地成林。云霧蒸騰覆蓋山野,仙鶴在崖頂盤旋齊鳴,澎湃生機盡顯仙家氣派景象。一座座金碧輝煌的仙宮,交相堆疊而成,澎湃清氣滾滾升騰,璀璨金光直射斗牛,彰顯繁華景色。
“鐺!”
突然,一道道浩蕩鐘聲,響徹整個昆侖山,諸多身著道袍的修士,紛紛從洞府走出,口中低喃道。
“聚仙鐘響徹昆侖,三教論道大會即將開始,我們趕緊前往三清殿集合!”
身著玄黃道袍的廣成子,聆聽到聚仙鐘聲,連忙吩咐玉鼎等闡教弟子,向著三清殿的方向飛去。
“云霄、瓊霄、碧霄你們快點,若是去晚了就沒好位置了!”
趙公明神情匆匆,面容浮現期待之色,連忙呼喚三霄前往三清殿。
“截教弟子即刻前往三清殿!”
多寶道人宣喝一聲,召集眾截教弟子,有序前往三清殿。
人、闡、截三教弟子舉行論道大會,這可是玄門大事,任何人都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不消片刻,人、闡、截三教弟子,都齊聚三清殿前。
三清殿前。
人教玄都,闡教廣成子、玉鼎等十二金仙,以及截教多寶、無當等弟子,都有序的在殿前站立,等待著三清圣人現身。
“嘩啦啦!”
剎那間,紫氣東來億萬里,無窮瑞彩橫跨天地,磅礴道韻化為祥云,覆蓋浩瀚蒼穹。大地涌現無數金蓮,虛空中有金童玉女提籃撒花,彰顯普天同慶之異象。下一刻,三道璀璨霞光直沖天穹,顯化出三清圣人的身影。
只見,太清圣人童顏鶴發,身著一襲太極道袍,他神情清凈,隨意盤坐在虛空之中。他周身散發天道圣威,顯化太極陰陽之道,與天地自然相融。
元始天尊傲氣凜然,身著華貴的星辰道袍,澎湃玉清仙氣在身后凝聚周天星辰,彰顯天道至理。
通天教主盤坐劍蓮之上,周身迸發殺伐劍意,恐怖的天道圣威,在身后顯化開天辟地之場景。
隨著三清圣人現身,三教弟子紛紛行禮跪拜。
“我等拜見師尊(師叔師伯)!”
浩蕩道音響徹天地,讓四周云層都擴散開來。
太清圣人微微點頭,平靜道:“爾等無需多禮!”
隨著圣音落下,天地間涌動一股柔和之力,將三教弟子扶起。
元始天尊見狀,當即沉聲道:“千年前,我等盤古三清立教成圣,為爾等指明修行之路。現如今,千年時間過去,想必你們已經學有所成,我等特意舉行玄門論道大會,便是為了檢驗你們的修行成果。”
元始天尊此話一出,三教弟子都感到有些興奮。
玄門論道大會,是為了檢驗眾人的修行成果,同時也能比較出各教弟子的差距。
如果在論道大會上脫穎而出,不僅能彰顯自身對道法的理解和感悟,還可以為教派爭光。
說不定師尊歡喜之下,還會對他們進行賞賜,這可是揚名立萬的絕佳機會。
此刻,三教弟子都踴躍預試,想要在論道大會上好好表現。
通天教主見著三教弟子踴躍預試,正要宣布開始論道,虛空中卻突發異象。
“轟隆隆!”
蒼穹之上,雷霆滾滾,紫氣西來億萬里,無窮瑞彩化為祥云,籠罩浩瀚虛空。
大地涌現無數金蓮,半開半合間噴吐無量佛韻,迸發璀璨佛光。
接引圣人身著玄黃道袍,盤坐十二金功德金蓮而至,他面容流露出悲天憫人之狀,周身佛韻普照諸天。
準提圣人身著玄青道袍,踏立于祥云之上,他面色疾苦,雙眸流轉祥和之光。
藥師、彌勒、彌勒等弟子,各自雙手合十,面露慈悲之相,周身涌動澎湃佛韻。
隨著西方二圣帶領眾弟子前來,天地間的佛韻滾滾洶涌,衍生出一尊尊佛陀法相,遍布四方天地。
剎那間,璀璨佛光普照整個昆侖山,黃鐘大呂般的梵音,響徹四方天地,傳入三教弟子的耳中,讓他們神魂動蕩。
三清圣人見著西方二圣到來,神色陡然一沉,雙眸流露出警惕的光澤。
通天教主見著三教弟子,都沉浸在梵音之中,面色陡然一怒,震喝道。
“散!”
隨著話音落下,澎湃的天道圣威宣泄而出,強行震散詭異的梵音,三教弟子這才回過神來。
太清圣人雙眸微瞇,當即質問道:“兩位道友舉教降臨昆侖山,不知所為何事?”
東方和西方向來不合,三清對待準提和接引的態度,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甚至連玄門論道大會,都沒有請西方教前來參加,而是私底下進行的。
現如今,西方二圣舉教前來,讓太清圣人覺得,對方會破壞玄門論道大會。
準提圣人聞言,微微笑道:“我等聽聞三位師兄,在昆侖山舉行玄門論道大會。
我西方教同屬玄門一脈,理當為論道大會出一分薄力,這才帶著門下弟子,前來與眾師侄論道一場。”
為了興盛西方,準提和接引不會放過任何機會。
玄門論道大會,明顯是宣揚佛法的大好機會,他們怎么可能會錯過。
你們不請西方教參加論道大會,是自己太過小氣。
他們身為玄門一脈,即使是不請自來,也要為論道大會增光添彩。
萬一西方教弟子,在論道大會上贏過三清弟子,這就是西方揚名立萬的絕佳機會。
一旦西方教聲名蓋過盤古三清,洪荒眾生必然會對西方有所改觀。
以后不管是招收弟子,還是宣揚西方佛法,都會更加有利。
至于說西方教輸了,那又能怎么樣。
西方教名聲已經人盡皆知,即使輸的再慘,那也無傷大雅,反正他西方都抗的住。
要是三清弟子落敗,盤古三清就要名譽掃地了。
不得不說,這個想法很準提,很不要臉。
通天教主聞言,神情涌現一絲不悅之色。
玄門論道大會,是他們三清教派的事情,哪有你們西方教什么事,現在還舔著臉送上門來,當真是無恥。
通天教主想到這,當即就要呵斥準提,卻被一旁的元始天尊搶先一步道。
“既然兩位道友是為玄門論道而來,我等自然是歡迎的。”
元始天尊這話一出,通天教主頓時瞪了前者一眼,心中不敢相信對方會說出這話來。
他們說來論道,你就真的答應了,這未免也太隨意了吧?
通天教主心中有怨,但不好發泄出來,只能站在一旁不說話。
元始天尊對于西方二圣,其實也不怎么歡迎,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
西方眾人不來也就罷了,他們人都來了,你難道還能強行往外推嗎?
這事要是宣揚出去,洪荒眾生只會覺得,他們三清氣量狹小、不能容人,連和西方論道都不敢。
況且,西方弟子連個金仙都沒有,難道還能在論道上,勝過他們三教弟子嗎?
在元始天尊看來,西方教弟子的到來,就是給論道大會添磚加瓦的,最終的結果只會自討沒趣。
相比于沖動的通天,元始天尊更加精明,表面上既不得罪人,私底下又能將自身利益,劃分到最大。
你們不是要來論道嗎,等論道落敗了,看你們如何收場。
元始天尊想到這,心中反而期待著眾人論道的場景。
準提和接引何其精明,自然能猜測到元始天尊的想法。
想借西方弟子,為三教弟子揚名,他們又何嘗不是這樣想的。
論道總會有輸贏,勝者聲名顯赫,敗者名譽掃地。
他西方教的名聲,在萬族修士的心中,已經根深蒂固,完全輸的起。
但三清自詡盤古正宗,若是敗在西方教手中,那就是西方揚名之時。
接引圣人想到這,心態頓時變得平穩,回應道:“玄門四教弟子論道,不知諸位師兄打算如何比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