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厄,你且來煉丹房。”
度厄真人正在自己的偏殿打坐,師尊的聲音隔空傳來。
度厄真人不敢怠慢,趕忙起身。到了煉丹房內,便看到身穿道袍的盧圣盤膝坐在那煉丹爐前的蒲團上。
盧圣緩聲說道:“今日吾要開爐煉丹,煉制那九轉金丹,你且在旁火。”
聽到此,度厄真人不由眼前一亮,整個人都來了精神。
煉丹,這可是一門技術活,放眼整個洪荒,若說煉丹,在洪荒,自己師尊可是頂尖的存在。而這九轉金丹,更是仙丹之中的極品,若是尋常仙人服用一枚,便提升一兩個大境界,都不是不可能。
“此扇名為芭蕉扇,乃是西方圣人以不周山芭蕉樹上的葉子煉制而成,為后天靈寶,吾將此寶賜予你,今后,吾煉丹,你便用此寶來煽火。“
說話的時候,盧圣手一伸,一把精巧的扇子出現。
”芭蕉扇!“度厄真人大喜,接過芭蕉扇。
芭蕉扇的來歷,作為一個神話愛好者,他自然是一清二楚的,這芭蕉扇只是先天靈寶,威力巨大,便是那大羅金仙,被這扇子正面扇到了,也要被扇飛去數萬里。西游記里,這扇子便在那鐵扇公主手中,而為了這扇子,孫猴子可沒少出苦頭。
而度厄真人手中的這把芭蕉扇,卻是準提以不周山芭蕉樹上培育的葉子煉制而成,為后天靈寶,威力比起太上老君手中的芭蕉扇較差,不過也是威力巨大。
說不定西游開始后,孫猴子師徒要過那火焰山,自己徒弟度厄真人憑這把芭蕉扇也可有一份機緣呢。
盧圣再次說道:“吾再傳你三味真火之法,今后引火,便也由你負責。”
說話的時候,盧圣人手指在空中那么一彈,一道仙光飛出,直接沒入度厄真人的額頭。
接著,度厄真人便看到,一篇晦澀的仙法,出現在自己的識海之中。
又是那醍醐灌頂。盧圣手段,高深莫測,度厄真人其至都不需要去參悟,便直接領悟了這門高深莫測的仙法。
他舉起手掌來,按照那仙法引動那體內之火。
所謂三味真火,心者君火,亦稱神火也其名曰上昧;腎者臣火,亦稱精火也,其名曰中昧;膀胱,即臍下氣海者民火也,其名曰下昧。
度厄真人以那仙法感知體內三味之火,引動這上中下三火。
仙法運轉,他只覺得,身體之中,有三道炙熱的熱流從心腎和氣海中涌出來,隨后匯聚一處,化作一道更加炙熱的熱流。
轟!!!
再之后,一道火焰,從他的手掌間冒出來。
三味真火。
西游記里面,只有太上老君和紅孩兒才會的三味真火,如今,就這么輕易的被度厄真人掌握了.
注視片刻,他將手中的三味真火朝著那煉丹爐內一丟。
緊接著,整個爐子內,便燃燒起熊熊大火來。
引燃了煉丹爐后,度厄真人也沒有洋洋得意,而是安分的站在了旁邊,靜等著盧圣開爐煉丹。
盧圣言語晦澀的吟著:“丹者,靈也,納天地之靈,于丹爐之中淬煉,得靈之精粹,方為丹……”
度厄真人站在旁邊,聽到盧圣的這番話,整個人都打起了精神來,他自然知道,這是師尊再講煉丹之道,而且,似乎還是將給他聽的。
也就是說,師尊有意傳授他煉丹之道。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他自然不會錯過。
煉丹也算是一門高深的技能,若是能夠掌握其精髓,今后,他也就可以親自去煉制各種仙丹神丹了。
只見盧圣手掌那么輕輕在面前的虛空中一抓,那虛無之中,有某些星星點點的東西被抓出來。度厄真人仔細看過去,那些星星點點,分明就是某些規則。舉手之間,捉拿天地規則,這種手段,怕也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吧。
盧圣將那些規則抓住,彈指間,將其具化,化作一枚枚的藍色花瓣,再之后,便將其丟入了煉丹爐內。
“煉丹,入門者,取天靈草仙藥為料,可煉靈丹仙丹,高深者,取諸天靈物為料,可煉百般金丹,大成者,取天地規則為料,可煉制一切圣神之丹……”晦澀的言語,不斷的在度厄真人耳邊響起。
度厄真人平心靜氣,將這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牢記在心里頭。
“風來。”
度厄真人趕忙站在了煉丹爐前,用手中的芭蕉扇,朝著爐口內扇風。
芭蕉扇乃是后天靈寶,以度厄真人太乙金仙中期的修為御使,這一扇子下去,足以將一座大山給扇飛,但是,此時他用力去扇風,可那煉丹爐卻紋絲不動。
想來,這煉丹爐應該是一件先天靈寶,而且還是那種品級很高的先天靈寶。狂風吹入煉丹爐內,那爐火燃燒的更加旺盛。
盧圣不斷的在虛空之中捉拿,將一種種的規則抓住,煉后丟入煉丹爐去。待到盧圣又取出一種珍貴的靈物,丟入煉丹爐后,盧圣不再去虛無中捉拿規則。
那盧圣手掌再次揮動,有某種紫色的光飛出去。這煉丹房內,規則不安的躁動起來。
度厄真人敏銳的感覺到,有某種更加強大的東西在波動著,而規則的不安躁動,正是因為這種更高級的東西的出現。
那種東西沒有形態,甚至無法用心神感知。
度厄真人猜測,這應該是比規則更高級的東西,想來,該是道則了。
而道則,那是比規則更高一級的存在,是世界之本,更是所有規則法則之母,諸天之中,也只有圣人才能夠參悟道則。
至于這種構造了整個大世界的東西,以他如今的修為,根本無法參悟。就他推測,哪怕自己師尊,參悟到的道則,應該也不多。
煉丹房內,被那種玄之又玄的波痕所籠罩。
度厄真人身處于其中,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反正,就是有些沉問,像是頭頂上有什么東西壓著,沉甸甸的。
那煉丹爐中,三昧真火熊熊燃燒著。
就在那烈火之中,一枚金丹雛形逐漸形成。而坐在那里的盧圣,不斷的掐動手印,將那一個個的道符打入煉丹爐內。
這是度厄真人有生以來第一次見人煉丹,這過程中的玄妙,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盧圣的一舉一動,都渾然天成,似乎跟這天地徹底的契合。
嗡!
嗡!
嗡!
烈焰灼燒,整個煉丹房內的空氣顫抖起來,度厄真人甚至可以看到,空氣之中的那無形漣漪的擴散。
到某一刻的時候,天地異動。度厄真人抬起頭來,向著蒼穹看去。只看到,那蒼穹之上,有一團碩大的劫云降臨下來。
天劫!
生靈化形要經歷天劫,人族飛升為仙也需要經歷天劫,而若是有靈寶神丹出世,也會引來天劫,只有經歷了這天劫,那靈寶神丹方才能夠徹底成型。
九轉金丹,乃是這世間最強的金丹。這種金丹出世,自然也會引來天劫,受天劫洗禮,最終方才能夠成丹。
劫云落下,籠罩了整個鐵叉山。
度厄真人的記憶里面,他這前身,在化形的時候,也經歷了天劫,但是,那劫云的規模,僅僅只是眼前這劫云的百分之一。
那九轉金丹,不愧是九品之上的無上仙丹,這成型時所引來的天劫,便是這般恐怖。他絲毫不懷疑,若是讓他去親自面對這天劫,怕也要在天劫之中粉身碎骨。
天地威壓,隨著天劫的來臨而籠罩了整個鐵叉山。而這煉丹房,則成為了天劫的中心。
“去!”
一道紫色的神雷從劫云中落下來,穿透了這煉丹房,直接砸在了煉丹爐上。
爐子其至都沒有動彈分毫。
看著那完好無損的煉丹爐,度厄真人都有些眼熱。
當那一道紫霄神雷落下后,一道道的神雷不斷落下。度厄真人站在遠處的地方,看著煉丹爐中。那枚已經有了雛形的金丹,在神雷之中,迅速的凝實,從那種玄奧的狀態,化作真實的丹藥。
這種煉丹的方法,度厄真人可以說是聞所未聞。
足足六十四道神雷落下。
在神雷的淬煉下,那九轉金丹徹底成型。而從始至終,盧圣都坐在那里,并沒有去干預這場天劫。等到六十四道神雷結束后,那劫云漸漸散去。
度厄真人看著那散去的劫云,松了一口氣。雖然這是那九轉金丹的天劫,但是,神雷落下的時候,帶給他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若非是有盧圣在旁,那神雷并沒有波及到他,只怕是呆在近距離,在天劫余波之中,他的元神都要受損。
劫云散去,煉丹爐自動打開,一股沁人心脾的藥香散逸開來。
度厄真人忍不住,深深的嗅了一口。那藥香入體,全身說不盡的舒暢。只是這藥香,便對人體有諸多的好處,若是服用了這一枚九轉金丹,那么,修為必然能夠有所提升。
只可惜,這九轉金丹太過于珍貴,雖然其中半數都是盧圣捉拿到的天地規則,但是,也還是用到了不少珍貴的靈物,只這些靈物,便不是尋常人能夠尋找到的。
封神大動之中,三宵為了給趙公明報仇,擺下九曲黃河大陣,闡教十二金仙陷入大陣之中,被三宵用那混元金斗削了三花五氣,修為直接從大羅金仙和太乙金仙境跌落到凡人境界。
最后,還是元始天尊求到了兜率宮,用不知道什么代價,從老子這里換取到了九轉金丹。闡教十二金仙服用了九轉金丹,方才恢復了修為。能夠讓被削了三花五氣的大羅金仙恢復修為,足可見這九轉金丹的強大了。
相信,便是盧圣,手頭上也沒有多少煉制這九轉金丹的材料。
他自然不奢望,能夠得到九轉金丹。他想的是,是否能夠得到這九轉金丹的丹方,以后有能力后,自己煉制。
碩大的金丹,從煉丹爐內飛出來。
盧圣道袍揮動,將這九轉金丹收入袍袖之中。
整個煉丹房內,恢復了正常。
盧圣收了那九轉金丹后,目光看向度厄真人。
還沒等度厄真人反應過來了,盧圣再次揮動道袍,又有一道仙光飛來,直接沒入他的透露之中。接著,他的識海之中,出現了許多的東西。
盧圣緩聲說道:“此乃吾煉丹之心得,更有數百種仙丹金丹丹方,你好生參悟,若是能夠有所得,今后,會對你有所裨益。”
聽到此,度厄真人心中一喜,趕忙再次跪拜下去,磕了幾個響頭。
盧圣坐在那里,受了度厄真人這幾個響頭。
“你且去吧,今后,你若是要親自煉丹,可來這煉丹爐,所需一應材料,可自取。”
度厄真人心中不由的一陣暖意流動,再次畢恭畢敬的磕了三個響頭,隨后退出了煉丹房去。
盧圣望著自己手中這顆造化金丹,心中大喜:“此次封神大劫,貧道煉制的造化金丹,也可以爭得一些機緣啊!”
西方須彌山,八功德池旁端坐著兩位佛陀,一位手執一柄樹枝,七色寶光盈空,一位手握念珠,端坐蓮臺,此二人就是西方支柱準提與接引二位佛祖。
準提遍觀三界,望得諸天云動,心中繚繞,呵呵一笑,對接引道:“師兄,封神大劫已然拉開,我佛門卻是不該落于人后啊!”
接引聞言,頓時心領袖會,畢竟二人朝夕相處億萬載,心有靈犀一點通,壽眉一拂,笑道:“不知道師弟有何高招?”
準提道人傲然一下,自信滿滿道:“天地大劫開始,自有應劫之人涌現,我等也該計算一二!”
接引聞言,眼眸之中精光一閃即逝,微微頜道:“此事一旦成功,我佛門可搶得一先手,善哉善哉!”
準提輕輕一笑,安放膝上的右手食指一曲一彈,一道彩光飛上高空,如同煙花般綻放,五彩斑瀾,火樹銀花。
片亥,一小沙彌進來,合十問道:“不知老爺有何吩咐?”
“白蓮童兒,你去宣緊那羅覲見。”
半盞茶時分,白蓮童子回了法旨,緊那羅覲見。
緊那羅本為西方一修道人士,要拜在兩位圣人門下。準提見其資質不錯,日后又會有大機緣,就先不收他為弟子,只是讓他在須彌山跟大眾一起修煉。
二位教主看著神情肅然,面容卻是寵辱不驚的緊那羅,眼光相互交織,微不可查的點點頭,隨后準提開口道:“如今我佛門卻是需要有個大賢之士,甘愿舍去皮囊,去那東方轉世輪回,你可愿意?”
緊那羅一聽,毫不猶豫道:“弟子愿意!”干脆果決,毫不遲疑。
二位教主大為滿意,卻是對緊那羅問都不問會被派去哪里的行為大為贊賞,卻是起了愛才之心。
接引道了聲佛號,指尖射出一道金光,八寶功德池池中一朵白蓮盛開。緊那羅福至心靈,朝二位圣人一拜,身化流光,飛入血團之中。
座下十二品金蓮大放十二重清凈琉璃神光,照耀白蓮,白蓮虛影閉合,白光灼灼,虛影化為一粒蓮子,乳白溫潤。
準提哈哈大笑,一甩七寶妙樹。只人族所在之處一間小屋子里,一對年輕夫妻正在甜睡,那位妻子在夢中夢到一道七彩虹光墜入懷中,隨后驚醒。
這少婦就是昊天妹妹瑤姬,由于思凡下配凡間書生楊天佑,生下了一男,如今又珠胎暗結。日后十月懷胎,生下的小孩便是楊戩。這個楊戩在封神之中屢立奇功,肉身成神,后來更是被封為道妙清源真君,乃是天庭的第一戰神。
白駒過隙間,十年如同打個盹,四教再度匯聚于紫霄宮,就上榜名額進行磋商。
這次準提率先發難,對準通天教主,斥責道:“截教門下魚龍混雜,人數眾多,號稱萬仙來朝,當多寫幾人,湊足余額。”
這也是深思熟慮,通天教主雖然大事不含糊,但是一向不喜歡蠅營狗芶,以至于不善于陰謀詭計。準提就抓住元始天尊長期以來積累的對截教的不滿作為話題,引開對佛門的圍攻,試圖瓦解玄門。
果不其然,元始天尊按捺不住長期積壓的怒氣,火上加油道:“通天師弟,貧道早在昆侖山之時,就曾勸道,你那門下盡皆披毛戴角之徒,根行淺薄者眾多,深厚者寥寥無幾,一方大教被弄得烏煙瘴氣,讓我三清玄門正宗顏面何存。”
通天教主亦是一番大教之主,執掌洪荒第一大教截教萬余載。如何受得了如此不給顏面的斥責,憤而言道:“貧道敬你是師兄,也不想和你爭辯,如何能幫外人來擠兌于我
元始天尊傲然道:“公道自在人心,貧道也是為你好,免得你那不肖弟子哪日拖累于你,到時落了圣人面皮,大家臉上都不好看。還不簽押,也好為你那根行淺薄之徒留得一席神位,也算不浪費千余年修行,免得到時成為孤魂野鬼,損我道家顏面。”
準提心中暗喜,趁機言道:“元始道友所言甚是,闡教俱是道德高潔之士,唯有道友截教門下人妖不分,大開門戶,又不約束行徑,不知道做下多少殺孽,貧道亦是觀之不忍。道友如今還是簽押了事,讓弟子在封神榜上走一遭,磨礪一番,日后回歸門下,想來也是棟粱之才。”
在座眾人皆是混元無極大羅金仙,歷萬劫不磨,能知曉過去、未來之因果,分清理濁,無所不能,老子哪里不知道準提的算計,只是一來自己早已察覺佛門圖謀,也不懼他等算計;二來老子還是一廂情愿地認為三清玄門內部的問題才是最大危機,心想要借此削弱截教,于是沉默不語。
不想,通天教主是何等烈性之人,大怒之下,發須怒張,怒喝一聲,氣沖沖地沖出紫霄宮,獨自回了金鰲島。
氣得元始天尊朝老子抱怨:“師兄看看,他這是什么態度,師長在此,怎么能不一言,還敢扔下眾圣獨自離去。”
老子亦是一陣窩火,就你有脾氣,如此蔑視我等,不讓你后悔,安能顯示我大師兄的能耐。只是還不能讓西方看了笑話,面上不顯半分異色,淡淡言道:“十年后再度商議。”
言罷,也離開了紫霄宮。元始天尊悶悶不樂,朝二位教主一個稽,獨自離開,緊追老子而去。
通天教主氣沖沖地回到碧游宮,剛剛落座,就見水火童子稟報,“大老爺和二老爺聯袂來訪!”
教主一陣惱怒,好家伙,這是逼宮來了,怒極而笑,叫水火要子引進來。
不想此事引一場大禍。
老子和元始天尊在紫霄宮外碰頭,覺得還是三清自家商議好,再和佛門討論,對自己更為有利。也就打定主意,往金鰲島而來。不想出來接待之人卻是一個端茶遞水的童子,按理來說圣人來訪,一般是由門下弟子親自引領。而老子身為大師兄,就是通天教主親自迎接也不為過,如今一個童子來接待,讓老子顏面何存。
讓一向重視尊卑的元始天尊一見,頓時勃然大怒,大罵道:“無法無天的東西,居然如此忘本,安敢蔑視兄長到如此地步。”
老子白無風鼓蕩,呵呵出一陣怪異輕笑,眼眸寒光淡如深潭,哪里有一絲喜意,盡是陰冷,對算計截教的一絲愧疚頓時煙消云散,被滿腔恨意充斥。
畢竟老子乃是圣人,道行高深,被此事一激,反而冷靜異常,對依舊怒色上臉的元始天尊言道:“你我還是先進殿吧!”
通天教主怒后,恢復理智,覺所作所為大有不妥,只是拉不下臉來道歉。
見得老子和元始天尊來臨,連忙下了云床,升起兩座云床,讓老子坐了中央,老子寒顏稍霧,也不客氣,徑直座下,而后問道:“師弟究竟如何看待弟子門人上榜之事?”
一提起這件事,通天教主的怨氣再次冒上來,怒道:“我截教的確有不肖弟子,但是各教誰敢擔保門人盡皆是道德之士,憑什么辱我門風,說什么披毛戴角,我這是效法老師,廣收有緣之徒。至于上榜之人,大家應該公平行事,不得以教徒人數論上榜多寡,望大師兄體諒!”。
看來是油鹽不進,元始天尊眉宇頻蹙,頗為不滿,欲要開口,不想被老子打斷。
只見老子面無表情,寒霜遍布,森然道:“爾等也不必再爭既然都不愿自家弟子上榜,貧道就出一策。我等就此彌封,剩余名額到時各憑機緣,誰生誰死,看各自氣運,怨不得別人,二位師弟以為如何?”
通天教主知道自己已成眾所矢之,這種方案是目前最符合自身利益,馬上同意道:“就依大師兄所言!”
元始天尊盡管有所不滿,沒有敲詐出截教更多名額,只是自己還得緊緊靠攏老子,不方便拆臺,只能附和道:“貧道亦隨師兄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