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李靖破了甘興霸駝龍陣,心中大喜,一行人出營挑戰。常昊縱馬挺槍飛來,直取李靖。傍有楊戩催馬舞刀,抵住廝殺;二馬往來,刀槍并舉,只殺得凜凜寒風,騰騰殺氣。
話說兩人大戰,未及十五合。楊戩祭起嘯天犬 ,嘯天犬張著血盆大口直奔常昊而去,常昊正要化為一道流光而去。不料一旁李靖取出照妖鑒,照定常昊。常昊覺得元神被禁錮,竟然無法動。哮天犬一口咬住常昊,楊戩趕了上去,將常昊斬做兩段,化成原身,原來是一條大蛇。
楊戩發一個五雷訣,只見雷聲一響,此怪化作飛灰。知白蛇已死,吳龍大怒,縱馬使兩口雙刀,怒喝道:“好楊戩!敢傷我兄弟?”
一旁有哪吃登風水輪,現出三頭八臂,使火尖槍,抵住了吳龍。輪馬相交,未及數合,哪吃祭起九龍神火罩。吳龍看這九龍神火罩兇惡,即要借火光去了。不料李靖在傍,忙取照妖鑒照定。吳龍如何能逃得出,哪吒用手一拍,現出九條火龍,盤旋回繞焚燒,將吳龍燒為灰燼。
袁洪知常昊吳龍已死,大怒,縱馬使一根棍怒喝道:“好哪吃,敢傷我大將?”
楊戩使刀,抵住了袁洪。哪吃祭起九龍神火罩,將袁洪連人帶馬罩住。
哪吃用手一拍,現出九條火龍,將袁洪盤旋回繞焚燒。不知袁洪有七十二變玄功,焉能燒的著他?袁洪即借火光去了。
李靖大軍得勝歸營。而后有豬妖朱子真施虐,吞了南伯侯麾下副將余忠,只見他足下陰風簇擁,一派寒霧籠罩,回頭把口一張。道道陰風吹來,天空中一陣鬼哭狼嚎,余忠忽覺頭暈目眩。朱子真張開血盆大口,一口把余忠咬了半段。
哪吒對李靖道:“父帥,這一陣讓孩兒走一遭如何?”李靖點頭答應,哪吒遂架起風火輪來戰朱子真。
二人戰作一團,雙方有士兵擂鼓助陣,喊聲震天。哪吒現出三頭六臂,使出多般兵器,使出無窮解數,招招不離朱子真脖子,端的是武藝超凡,力大無窮。
朱子真雖有力大無比,武藝上卻是粗糙,心驚道:“這小哥倒也會弄些手段!莫無禮,看我神通!”
戰有數十合,朱子真故技重施,將口一張,又是一陣陰風,惡慘慘,陰狠狠,要搖動那哪吒魂魄。不料他不知道那哪吒乃是蓮花化身,并無魂魄,竟搖他不動。只見哪吒只叫一聲:“你搖的什么,有甚古怪!”
朱子真一見,暗呼失策,欲要逃走,早被哪吒祭起九龍神火罩罩住,火龍盤旋焚燒,化為灰灰。
狗精戴禮前來挑戰,楊戩卻是用照妖鏡知道他是個狗精,等到他在馬上口吐一粒紅珠,碗口大,來打楊戩。楊戩祭起哮天犬,此乃仙犬,繞過紅珠,直奔戴禮本人。‘
戴禮見哮天犬奔來,毫不畏懼,怒喝一聲,竄到空中,迎風便漲,顯出原形,乃是梅山一妖犬,形如似白象,食盡世人,來戰哮天犬。但見兩頭龐然大物,一樣身材,斗得天翻地覆,風云變色。
一旁李靖喝道:“妖孽,敢如此猖狂!”將手中三十三天黃金玲瓏寶塔望空一丟,迎風便漲,有百畝大小。
只見戴禮巨大身軀瞬間縮小,被收入那寶塔之中。李靖雙手一拍,寶塔內熊熊真火頓起,不一會兒把戴禮燒為灰灰。
而牛妖金大升身高一丈六尺,頂上雙角,卷嘴尖耳,金甲紅袍。全身甲胄,戴紫金冠,十分軒昂。
出來橢戰,遇到鄭倫,金大升乃是牛怪,腹內煉成一塊牛黃,有碗口大,噴出來如火雷一般。
鄭倫不及提防,正中面上,打傷鼻孔,腮綻唇裂,倒撞下獸去,被金大升手起一刀,揮為兩段。楊戩上去挑戰,金大升手中三尖刀赴面來迎。
二將俱是三尖刀,往來沖突,一場大戰,有三十馀合。不防牛大金一口牛黃噴來。
楊戩見來得太急,化一道金光,往正南而走,金大升隨後趕來。楊戩駕云頭,望上便走,卻好有度厄真人幔住空中,叫道:“楊道友,何事如此匆忙呢?”
楊戩一拱手,道:“楊戩見過道兄,后面有商營金大升追趕!”
度厄真人笑道:“待貧道會一會這孽障!”讓過楊戩,只見金大升騎著獨角獸,提三尖刀,正匆匆趕來。
這金大升身為為妖孽,竟然有坐騎,倒是很稀奇。獨角獸足踏陰云,行道迅猛,日行千里。有詩為證:
“頂生雙角最蹊蹺,遍體妖光透九霄;
七怪之中他是首,千年得道一水牛。”
真人上前攔住罵道:“孽障,休得無禮,今奉天師法旨,特來擒你。”
金大升不認得什么天師,聞言大怒,將刀往上一舉,劈面砍來。真人手中飛龍杖對面交還,來往盤旋,惡神殺。
度厄真人將崆垌印祭起空中,砸在金大升背脊上,一聲雷響,金大升現出原身,乃是一匹水牛。又祭起捆妖藤,黃巾力士當空顯現,用捆妖藤將水牛穿起鼻子。
黃巾力士牽著大水牛,來聽度厄真人發落。度厄真人道:“楊道友,你且將牛怪帶回周營,我還助你收伏白猿精怪。”
楊戩謝過,別了度厄真人,把牛牽著回來。
且說李靖在中軍,聽報到楊戩化一道金光,往正南上去了,金大升趕去,不知兇吉如何,正驚疑不定。只見報馬來報:“啟元帥!楊戩回來。”
李靖來到帳前,問楊戩原故。楊戩把度厄真人收伏牛怪之事,說了一遍:“今至轅門,請元帥發落。”
李靖傳令:“請眾諸侯齊至大營門,看我號令此怪。”
少時眾諸侯齊至轅門,李靖命牽過牛怪,用縛妖繩將此怪縛在地下。命南宮適行刑。南宮手起一刀,將牛頭斬下。孟津河八十萬人馬,齊聲喝采。
李靖命將牛頭,掛在旗竿上號令,掌鼓回營。
“梅山牛怪逞猖狂,煉寶傷人勢莫當;
豈意仙真能伏怪,紅塵血染命空亡。”
卻說袁洪自知梅山眾弟兄,俱被李靖所滅,欲前而不能進,欲退而不能退,著實無計,事屬兩難,心下甚是憂疑不表。
只見李靖回營升帳,令道:“今日晚與眾諸侯,三更時分齊劫成湯大營。”又令楊戩:“你可單劫袁洪此怪,取巧降伏,大事可定。”
楊戩啟奏:“弟子同哪吃共去建功。更覺易于為力。”李靖當即答應下來,仍將眾將分派已定不表。
且說李靖親乘坐騎,時至二更,一聲炮響,周兵吶一聲喊,齊殺進成湯營去。
話說南伯侯鄂順,領二百諸侯。一齊奮勇當先;北伯侯崇應鸞,沖殺進左營;韋護、雷震子沖殺進右營;楊戩、哪吃殺入大營,進中軍來軟袁洪。
且說袁洪聽得周將劫營,忙上馬,使一根鐵棍,方出中軍,恰逢楊戩。也不答話,二馬相交,只殺得愁云蕩蕩,慘霧紛紛。
話說眾諸侯齊殺入成湯營里,只殺得尸橫遍野,血流成渠,哀聲慘切,不堪聽聞。
只見楊戩大戰袁洪,袁洪現出原身,起在半空,將楊戩劈頭一棍,打得火星迸出。楊戩有七十二變,隨化一道金光,起在空中,也照袁洪頂上一刀,劈將下來。這袁洪也有**工夫,隨刀化一遭白氣,護住己身。
二人各使神通,變化無窮。相生相克,各窮其技;凡人世外之禽獸。無不變化盡使其巧,俱不見上下。
袁洪棄了大營,往梅山逃去不表。楊戩見袁洪縱祥光而去,于是棄了馬,亦縱步借土遁,緊緊追趕。
只見袁洪隨變一塊怪石,立在路傍。楊戩正趕,忽然不見了袁洪。即運眉心豎目神光,定睛觀看,已知袁洪化為怪石。隨即變化一石匠,手執錘鉆,上前錘他;袁洪知他識破,化陣清風上前去了。
如此兩家冬使神通,看看趕上梅山。忽然又不見了袁洪;楊戩上得梅山來,果然好景。
四面觀望一遍,忽聽得崖下一聲響,竄出千百小猴,都手執棍棒,齊來亂打楊戩。楊戩見眾小糊猴,左右亂打。情知不能取勝,不若脫身下山,楊戩化道金光去了。
方才轉過一坡,只見一道人站在祥云上喝道:“楊道友,我來助你收伏此惡怪。”楊戩謝過度厄真人。真人拿出一紫金葫蘆,兩人商量了完畢,隨后度厄真人手中紫金葫蘆口一道金光刷過,帶起金蓮飛出,直到梅山旁,蓮瓣飄散,落英繽紛,卻不見蓮花枯敗,無窮無盡的花瓣灑落,一方幻境形成,守株待兔。隨后楊戩又再上梅山,依舊找尋原路。
話說袁洪見楊戩復上梅山,心中大喜,喝道:“楊戩你此來,是自取死路!”
楊戩不以為意,大笑道:“你今日才是諒無生路!”使開其直取袁洪。
袁洪也使開棍迎面交還,二人大戰一曾,楊戩轉身就走,袁洪不疑有他,隨后趕來。
楊戩化為一道金光,往前飛走,袁洪隨趕來。突然,袁洪看到,自己身處一方世界,閻浮寶樹高聳入云,枝端結結有紫色香果,樹下無數檀金閃耀。
娑羅樹盛開寶花,形如寶塔,狀似燭臺,如手掌般的葉子托起寶塔。四片淡白色的小花瓣盡情綻放,花芯內七個橘紅色的花蕊向外吐露著芬芳,花瓣上泛起的黃色,整個花串又白中泛紫,象是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面紗,真是絕妙至極。
眼看就要沉迷在其中,袁洪畢竟修為高深,一個激靈,突然驚醒,一道白光沖天而起,欲要逃跑,不料半空中撞上一道白色晶幕,掉了下來。
楊戩和度厄真人駕著祥云而下,真人伸手一彈,一丈仙藤把袁洪困住。袁洪頂上一道白光沖天,正要遁出元神而逃。不料仙藤發出一道混沌青光,袁洪元神便嗖的一聲沒入頂門,回歸本體。
袁洪雙眼兇光閃閃,那一道混沌青光將他元神鎖得死死的,饒袁洪用盡各種神通,卻不能從中脫身。
楊戩謝了度厄真人,將白猿擒著,運回周營,至轅門,軍政官報入中軍:“啟元帥!楊戩回來了。”李靖命令楊戩進來。
楊戩來至中軍,見李靖稟報道:“弟子追趕白猿至梅山,仰仗鐵叉山天師秘投一術,即將白猿擒至轅門,請元帥發落。”
李靖大喜,望正西謝了師尊后,喝道:“將白猿牽來見我。”
少時楊戩將白猿擁至中軍帳,李靖觀之,見是一個白猿,嘆道:“原來是此惡怪害人無厭,情殊痛恨。”下令:“推出斬之!”
眾將把白猿擁至轅門,楊戩將白猿一刀,只見猿頭落下地來,他頸上無血,有一道青氣,沖出,頸子里長出一朵白蓮花來。
只見花一放一收,又是一個猴頭,楊戩連砍數刀,一樣如此 ,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應對。忙來報與李靖。李靖急出營來看,果然如此。
李靖嘖嘖稱奇:“這猿猴既能采天地之靈毛,便會煉日月之精華,故有此變化!”
只是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應對。
周營眾人焦急間,一道金光在天際劃過,須臾來到眼前。度厄真人手托黑葫蘆,駕著祥云而下。
李靖趕緊迎了上去,道:”李靖見過師兄!“
度厄真人笑道:”師尊知道你有此難處,讓我送這一寶貝過來!“
李靖大喜,接過黑葫蘆,問曰:“如何此寶能治此巨怪也?”
度厄真人曰:“此寶乃吾師傳授。大抵此寶乃用賓鐵修煉,采日月精華,奪天地秀氣,顛倒五行,至工夫圓滿,如黃芽白雪,結成此寶,名曰‘飛刀’。此物有眉,有眼,眼里有兩道白光,能釘妖魅泥丸宮的元神,縱有變化,不能逃走。那白光頂上如風輪轉一般,只一二轉,其頭自然落地。”
李靖稱謝。
度厄真人面色深沉,道了聲佛號,把葫蘆遞給李靖,”此飛刀大是兇惡,汝當善用!“
李靖忙令左右排香案于中,把黑葫蘆放在香幾之上,方揭開葫蘆蓋,只見里面升出一道白線,光高三丈有余。李靖打一躬:“請寶貝現身!”須臾間,有一物現于其上,長七寸五分,有眉,有眼,眼中射出兩道白光,將白猿釘住身形。
李靖又打一躬:“請法寶轉身!”那寶物在空中,將身轉有兩三轉,只見白猿頭已落地,鮮血滿流。眾皆駭然。有詩贊之,詩曰:
此寶鐵叉山秘傳,秘藏玄理合先天。誅妖殺怪無窮妙,一助周朝八百年。
話說李靖斬了白猿,收了法寶,眾人無不驚嘆:“乃武王之洪福,故有此寶來克治之耳。”
度厄真人告辭,自回鐵叉山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