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
"嗯?"
云劍低下頭,看向身旁走著的孩子。
‘真是個大膽的小子。’
面對新環(huán)境,理應(yīng)有所警惕。
這么小的年紀來到陌生的華山,本應(yīng)感到害怕才是正常的,但這小子身上絲毫看不出這種跡象。
他那緩慢的步伐中透露出的不是緊張,而是厭煩。
云劍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清明。這時,清明突然問道:
"白梅館是什么時候建的?"
"為什么想知道這個?"
"聽說一般的門派都是師父帶徒弟的。"
"嗯。"
"但大家都聚在一個地方,感覺有點奇怪。"
云劍的眉毛微微一動。
‘戳到痛處了。’
傳統(tǒng)上,華山也是通過師徒關(guān)系傳授技藝。新入門的孩子與上級的師父結(jié)緣,師父則嚴格遵守華山的律法教導(dǎo)弟子。
這些師徒關(guān)系共同構(gòu)成了龐大的華山門派。
這種師徒法則的打破,正是因為華山的衰落。
"沒什么奇怪的。只是覺得這樣更有效率而已。"
"那么師叔祖您也住在白梅館嗎?"
"……沒有。"
清明微微點了點頭。云劍皺起了眉頭。
‘真是個奇怪的小子。’
這樣的回答并不能解答問題。然而,清明似乎已經(jīng)明白了什么,點了點頭,不再關(guān)注這個問題。
雖然不知道他究竟明白了什么。
基本上,初入華山的新人都會被送到白梅館。也就是說,負責(zé)白梅館的云劍是第一個接觸華山新弟子的人。
雖然見過不少孩子,但這個孩子與眾不同。怎么說呢?雖然難以準確描述,但他身上有一種不符合年齡的從容。
‘真是個有趣的小家伙。’
當云劍慢慢觀察清明時,清明卻在想著完全不同的事情。
‘逃走了。’
大致明白了情況。
環(huán)顧整個華山,一眼就能看出人數(shù)少得可憐。想到當時留在十萬大山的三代弟子數(shù)量,現(xiàn)在的人數(shù)已經(jīng)銳減了許多。
如果人數(shù)能維持在那時的數(shù)量,華山也不會如此空蕩蕩。換句話說……
‘那么多人都離開了華山。’
人數(shù)不會一下子就減少這么多。
但在沉船的時候,總有人會逃跑。一個接一個離開華山,最終導(dǎo)致沒有足夠的師父來教導(dǎo)弟子。
還好那些沒有收徒的人離開無所謂。但如果那些在華山待了很久并培養(yǎng)了弟子的人也離開了,剩下的弟子就無處可去。其他師父接手也有一定限度。
因此,為了應(yīng)對這種情況,才有了這樣的體系。把孩子們集中到一處集體教導(dǎo),就不必擔(dān)心師父數(shù)量減少的問題。
‘嘖。’
清明咂了咂嘴。
‘算了,怎么樣都行。’
改變現(xiàn)狀并不是壞事。清明不同于死板的掌門師兄,他是一個實用主義者。他認為結(jié)果比傳統(tǒng)更重要。
創(chuàng)建白梅館是為了維持華山,這也不錯。雖然心里有些苦澀……
‘但那些不得不創(chuàng)建白梅館的孩子們心中一定更加痛苦。’
清明因為能夠體會這種心情而感到有些憂郁。
‘不對,這不是該想這些的時候。’
憂郁的事讓別人去做吧。清明的任務(wù)不是感情用事,而是要把華山恢復(fù)到過去的門派地位。
‘三練武場。’
眼前展開了三練武場的景象。寬闊的廣場上有一個高臺,前面擠滿了小孩子。
‘哦?’
清明微微歪了歪頭。
看來三代弟子的數(shù)量比想象中多一些。雖然與過去相比,可以用寥寥無幾來形容,但考慮到現(xiàn)在的華山狀況,招收的弟子數(shù)量已經(jīng)相當可觀了。
‘劍!’
‘唰!’
隨著口令,劍整齊地向前指去。
‘哦?’
清明好奇地看著這一幕。華山是一個非常自由的門派。雖然有時會受到指責(zé)說它過于世俗化,但這并不是因為他們不遵循道家的教誨。他們認為強迫弟子接受道家教誨也是違背道的行為。
因此,在華山很少能看到這樣大規(guī)模的修煉場面。雖然有歸屬感,但彼此尊重各自的差異。這就是清明所知道的華山。
‘真有趣。’
在這樣的華山里,上百人一起練習(xí)同一套劍法的場景確實很有趣。
清明自己除了為了學(xué)習(xí)七星劍陣與師兄們一起練過劍外,從未經(jīng)歷過這樣的集體修煉。七星劍陣也只是七個人施展的劍陣而已。
‘佩劍!’
‘唰!’
上百把劍整齊地翻轉(zhuǎn),發(fā)出光芒。
清明看著這一幕,不禁贊嘆。
‘哇……’
‘是不是很神奇?’
"……."
云劍嘴角微微露出一絲微笑。
‘沒什么好驚訝的。只要你努力修煉,很快也能像他們一樣。’
‘……嗯。’
清明的回答有些奇怪,但云劍以為他是被眼前的景象吸引,反而感到欣慰。
當然,清明的想法正好相反。
‘他們在做什么?’
越看清明的眼睛越瞇了起來。
‘前刺劍!’
穿著道服的孩子們迅速向前一躍,向前方刺出劍。精準而不失力量的劍招。
‘那……’
‘怎么了?’
‘那是什么劍法?’
‘你在說什么?’
‘啊……是劍法。’
云劍點頭回答道。
‘你現(xiàn)在看到的劍法叫**劍。’
‘六,**劍?’
‘對,準確地說是真**劍。這是華山傳承下來的**劍經(jīng)過前輩們的改進,使之更具實戰(zhàn)性。它是所有華山武功的基礎(chǔ)。’
"……."
‘雖然學(xué)起來不容易,但只要用心修煉,一定能見到成效。你也去那邊站好,雖然第一次可能會有些不適應(yīng),今天先熟悉一下氛圍。詳細的傳授將在本周內(nèi)完成。’
清明一臉茫然地走向后面。
‘看來是被嚇到了。’
看到這一幕,云劍微微皺了皺眉。
‘現(xiàn)在的年輕人真是缺乏斗志。’
不過……
云劍悄悄地望向孩子們。
看到師兄們手持真劍修煉,孩子們不害怕才奇怪呢。即便是那些入門前就自詡為天下第一高手的孩子們,在看到真劍的瞬間也會從指尖顫抖起來。
他們很快會習(xí)慣的,不過看來對那個孩子還是不要抱太大期望的好。
然而站在后排的清明卻有著不同的想法。
“到底在搞什么鬼。這群瘋子。”
實戰(zhàn)嗎?
實、實戰(zhàn)?
哎呀,這些家伙都該掉進糞坑里!
入門武功是什么?
入門武功就是教給那些幾乎一無所知的孩子們什么是武學(xué)。就像在私塾里教授《千字文》一樣。
如果為了快速教會孩子們學(xué)問,拿著《論語》去教《千字文》,結(jié)果會怎樣呢?
短時間內(nèi)可能會領(lǐng)先一些吧。畢竟其他孩子還不知道《論語》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能背誦了。但是他們真的能理解《論語》的深意嗎?
這簡直是毀了孩子們。
“嗯,這也挺好的。”
既然這么急迫,用這種捷徑也無可厚非。《論語》確實有些過了。現(xiàn)在這些孩子展示的**拳所蘊含的實戰(zhàn)技巧并不那么深奧。
但是!
“就算要教,至少也要像模像樣些。”
“嗯?”
“嗯?”
清明的想法脫口而出,周圍的孩子們都紛紛看向他。清明愣愣地看著投向自己的目光,連忙搖了搖頭。孩子們都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清明。
這時,站在臺上的二代弟子大聲訓(xùn)斥道。
“修煉時怎么敢打瞌睡!”
“啊!”
“對,對不起。”
“打瞌睡的家伙們?nèi)甲鲴R步!”
“嗚嗚嗚。”
“唉!”
孩子們發(fā)出痛苦的聲音,擺出馬步姿勢。他們把劍放在雙手上,彎下膝蓋。清明看著他們的樣子,不禁咂舌。
這時,二代弟子的目光轉(zhuǎn)向了清明。
“你呢?”
“啊?”
“你為什么不做馬步?”
“我沒有打瞌睡啊。”
"……."
"……."
二代弟子瞪了他一眼后點了點頭。清明說得沒錯。
“繼續(xù)!背劍!”
命令不斷下達。
清明抬頭望著臺上示范的二代弟子,仰望天空。
天空真是藍得讓人心曠神怡。
萬里無云,仿佛看到了華山空蕩蕩的未來。
“這該怎么辦呢?”
獨自成為天下第一人并不是難事。因為他有深厚的閱歷,還有漫長的人生路要走。反而不能成為天下第一人才更難。
但華山不是這樣。
沒有錢,沒有人,武學(xué)也是一團糟。以三弟子的身份改變?nèi)A山,比蚯蚓變成龍還要困難。
“唉……”
這時,一個尖銳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
“喂。”
“……嗯?”
“你是新來的吧?”
"……."
同樣是三代弟子,居然稱他為新人。這個門派究竟爛到什么程度了?
“那又怎么樣?”
“你等一下,我不會放過你的。”
清明皺起了眉頭。
“都好,問一個問題。”
“你瘋了嗎?不知分寸地用敬語?”
“知道了。先回答我,然后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什么?”
“除了這個,還學(xué)什么?”
“這個?”
“那個**劍之類的。”
“學(xué)完真**劍之后,再學(xué)七星劍。之后從白梅館畢業(yè),學(xué)習(xí)小青劍法。”
“小青?”
“對。之后就能學(xué)習(xí)華山武學(xué)的精華——太乙迷離劍。”
“……太乙迷離劍?”
“對!”
“太乙迷離?”
清明的眉毛不由自主地抽動起來。
不對吧。
不可能吧。
不會吧。
“再問一個問題。”
“什么?”
“二十四手梅花劍法什么時候?qū)W?”
“……那是什么?”
“二十四手梅花劍法!華山的精華——二十四手梅花劍法!”
回答的孩子皺起了眉頭。
“你在說什么?華山?jīng)]有那種劍法。”
“……沒有?”
“對。我從未聽說過。”
“呃。”
嘴里發(fā)出了奇怪的聲音。
“二十四手梅花劍法沒有?而那些應(yīng)該學(xué)它的家伙們卻在學(xué)太乙迷離劍?”
清明眼中布滿了血絲。
“師弟。這太乙迷離劍道家成分太少,威力也弱。干脆把它從華山武學(xué)中去掉吧。你怎么看?”
“根本沒法用的劍法。大膽地去掉吧。”
“可是這是仙人留下的……”
“為了避免孩子們無端關(guān)注,不如從藏書閣中去掉如何?”
“嗯。那樣也好。就這樣辦吧。”
“師弟。”
孩子們在學(xué)太乙迷離劍。師弟。
哎,見鬼。華山重建沒戲了。在華山重建之前,我會被氣死的。我!
“誰在說話!你們立刻到前面來!”
“啊,見鬼。你等一下!真的!”
“……."
清明的額頭上暴起了一條巨大的青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