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贊回衙告了假,便騎馬與王倫一道轉回清風樓。
此時已經華燈初放,連續四晚的元宵燈會重又綻放,四下里游人如織,這速度便快不起來。等到清風樓時,朱貴趕緊接著,道:“林教頭已經等候多時,直欲翻臉!”
王倫其實有些不悅。這林沖講起來是一條好漢,但只體現在武藝上,于做人一道真沒有可提道的。用王倫的研究,叫典型的欺軟怕硬。
明明是高衙內調戲的林娘子,他卻先驚動并放走高衙內,只把拉皮條的陸謙家里打做白地;
明知道高衙內還惦記自家娘子,卻想通過買寶刀與高俅觀摩以緩和關系(其實是獻寶刀);
明知道林娘子在自己入刑后已沒有了指仗,卻還要搞出休妻那一套把戲,連她最后的一點法理屏障也剝掉了----如此高衙內更可以明正言順地“追求”后者了,只為給自己一個活路。
如今只是自己“無意”中撞了她娘子一下,就如此興師動眾,可不是矯情是什么?若自己是高衙內,只怕他現在還會在家里瑟瑟發抖、唯恐自己殺上門去吧!
有宣贊在此,王倫心已落到實地,徑進了大堂,果然見林沖一個人坐著一張桌子吃酒。
這幾天各大酒樓都爆滿,清風樓也不例外,都是挨挨擠擠、前一撥吃完后一撥緊接著。一幅座頭少說也有七、八個散客,唯有林沖那一桌,有其板著臉,強大的氣場所在,竟無人敢靠近。
王倫且不想其它,直走到他桌前,拱手朗聲道:“讓林教頭久等了,王倫見禮!”
林沖其實早已看到王倫一行人入來,也瞧見了宣贊,眼神一斂。雖說他只是禁軍中幾百個教頭中的一員,但眼睛向上,于京中各個有名有姓的人物都大概認識些。作為丑郡馬的宣贊經常在中樞參贊軍機,他不可能不知道。
只是此時來興師問罪的,所以只做不識。
他也從正面了解了王倫的背景,雖然只是辟雍的一個外舍生,卻有偌大產業,又有了山水郎之名,和三皇子、滕府尹都有比較密切的交往。心里雖然窩著火,但還是站起來面無表情地回了禮。
“王大官人來得正好,林某已經等待多時了!”
王倫既是請宣贊來說和事情,當然不會在這種人多嘴雜的地方,便道:“小可已備了一間雅室,且與林教頭敘話!”
朱貴帶路,一行人便徑奔二樓。
自家產業,預留包間當然容易。進了雅間,王倫先介紹了宣贊----哪怕他們認識,這都是必要的流程,屬于那種正確的廢話。
林沖面對宣贊,這時臉上才有一絲暖意:“林沖素聞宣郡馬之名,一直無緣識荊。今日有幸見了真人,未曾迎迓,恕罪!”
宣贊自然謙讓一番,道:“林教頭以武藝馳名禁軍,宣某向來佩服不已。今日幸如何之,能陪我這王賢弟請到林教頭,豈非人生幸事?”
兩句無營養的客套之后,王倫便邀林沖坐主位。
若是宣贊不在,林沖或許真的坐了,反正此行是來興師問罪的,當然無所謂禮節。但有宣贊在,林沖自然還是那位識法度講規矩的林教頭,只不管不顧地坐向上客位,兀自不吭聲。
王倫便也力邀宣贊。后者是來說和的,當然不會駁了王倫面子,直讓王倫坐了主位,自己在側座相陪。此時杜遷得了消息,也急忙趕來,坐在下首相陪。
主要是怕王倫吃虧,他靠近門邊,可以方便叫人。
王倫見氣氛沉悶,于是先道:“林教頭,小可王倫,向來聞得林教頭之名,卻無機會結識。不想此次是在這種情況之下見面,惶恐之至!無禮之處,且請海涵!”
林沖也郁悶。自家娘子吃虧之事,和王倫說道一番也就罷了。至不濟打起來,他自信聚義商社、清風樓那幾個人加起來都不夠。
來之前已經調查過了,作為軍官,不打無準備之仗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但突然插入個宣贊,倒弄得他有些措手不及了。
不是怕打不過,而是此人到了,這個仗還怎么打?追究昨晚之事還怎么進行?宣贊可不是王倫這種讀書人,他在禁軍里也是有影響的!
自己一向以溫文爾雅的形象示人,突然之間咄咄逼人,于自己的人設不符。
當下只能悶聲道:“山水郎確實無禮!林某只是沒想到,山水郎一表人才,竟也做出如此之事!”
宣贊是來勸和的,當然此時只有他出面:“林教頭,我這賢弟胸有大志、見解不凡,并且知書達禮,雖然年紀輕輕,已闖下山水郎大名。
昨晚之事,王賢弟方才已與某訴說仔細。昨晚看燈火人多擁擠,總是無意所為。得罪之處,且請教頭安慰令正原諒。王賢弟更為表歉意,特巴巴的找到宣某同來賠罪。且請教頭看在宣某薄面上,不計較我這王賢弟無心之失!”
王倫更是示意杜遷,后者立即從座位抽屜里端出一盤銀錠:“我家哥哥內疚之極,特準備了百兩銀子,以做為賠罪,教頭莫要嫌棄!”
這是防止請不到人勸和,先準備的銀兩以消林沖之火,現在乘機用上,來個軟話、硬貨夾攻。
若是請了別人,比如楊志,林沖或許也會礙于情面不再追究,但發作一番恐怕免不了。但當宣贊誠心幫著賠罪之后,他若再繼續抓著不放,便是駁了宣贊面子。
可能在別人看來,只一次無意沖撞而已,自己咄咄逼人太不光棍。而且王倫把事情都做到明面上了,讓他發作不得。
雖然林娘子吃了大虧,但那受傷的地方不好言語,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此是何意,且拿走!”林沖怎會收這錢?那不成了靠自家娘子訛人?別說他現在收入頗豐,便是再窮困,也不可能做此為人奚落之事。傳揚出動,他在東京還怎么混?
王倫當然知道林沖不可能收,他就是要把禮節做足,見狀道:“杜兄弟此舉雖然稍嫌唐突,卻是小可一片誠心!教頭若是原諒王倫,便請勿推脫!”
林沖終是官場上混跡多年之人,此時只得松口道:“此事看在郡馬面上,林沖就此揭過,但休要用銀錢之事污辱了林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