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誠出生在一個貧瘠的小山村,那里的土地像老人的臉龐一樣布滿皺紋,干裂的土壤無法滿足村民們日益增長的饑餓感。
他是家中的老大,上有天,下有地,中間還夾著弟弟妹妹的重擔。
在他模糊的記憶里,那個家始終籠罩著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兩個弟弟相繼夭折,一個妹妹餓得皮包骨頭時被送給了遠房親戚,另一個妹妹為了撈一條魚充饑,卻永遠沉入了山腳下的那條渾濁的河流。
最小的那個妹妹熬過了饑荒,卻在某個雷雨交加的夜晚被驚嚇過度,自此神志不清,整日對著空氣說話,像一只斷了線的風箏,漂浮在現實與幻境之間。
這一切壓在秦天誠瘦弱的肩膀上,卻也塑造了他堅韌的性格。
他很少說話,不是不會,而是認為多數話語都是無用的。
在饑餓面前,一切華麗的辭藻都顯得蒼白無力。
十幾歲他就抗上了家庭的重擔,不僅要下地干活,還經常去做短工,日子很艱苦,但他咬緊牙關堅持了下來。
鄰居們看著這個沉默的少年,眼中既有憐憫也有敬佩,但更多的是一種理解,在這樣的環境里,要么活著,要么死去,沒有第三條路。
二十歲那年,一場持續的旱災擊垮了村子里最后的希望,田地龜裂,莊稼枯死,連老鼠都離開了這個不毛之地。
秦天誠站在村口的老槐樹下,望著遠方,做出了他人生中第一個重大決定:離開。
這不是一個輕松的抉擇,他將拋下那個神志不清的小妹,拋下那片雖然貧瘠但承載了他全部記憶的土地。
但他必須這樣做,因為留下來意味著慢性死亡,而他,秦天誠,還不想死,至少不能這樣毫無尊嚴地死去。
城市對于一個農村青年來說,既是希望,也是陷阱。
秦天誠帶著幾個干硬的饅頭和一身粗布衣服踏入了北城,這座在他想象中能夠帶來無限可能的地方。
現實很快給了他當頭一棒,沒有關系,沒有技能,沒有學識的農村青年在城市里比牲口還不如。
他睡過橋洞,躲過驅趕,餓得眼冒金星時甚至去翻過垃圾堆。
但他從未想過回頭,因為他知道身后已經沒有路了。
當他再次餓得幾乎暈倒在街頭時,一個轉角改變了他的命運。
一間不起眼的裁縫鋪,門前的木牌已經褪色,但那股若有若無的桂花香氣卻讓他停下了腳步。
店門口站著一位中年婦人,她的目光落在蹣跚的秦天誠身上,沒有厭惡,沒有鄙夷,只有一種奇特的平靜,仿佛在注視一件等待修補的破舊衣物。
“你能搬東西嗎?”她問。
秦天誠沒有多想就點了頭。
那天,他搬了一整天的布匹和煤炭,換來了一頓熱騰騰的飯菜和店后一間潮濕陰暗的雜物間睡覺的權利。
他以為這只是一次臨時的工作,沒想到卻成了他生命中的轉折點。
裁縫鋪的老板娘姓林,是個寡婦,帶著一個十七歲的女兒林玉。
在那個物資匱乏、人心惶惶的年代,母女兩人相依為命,勉強維持著這間裁縫鋪。
秦天誠就這樣留了下來,起初只是幫工,幫老板娘送衣服、買材料、劈柴生火。
但日子久了,他做的事情越來越多,從簡單的雜務到學習裁剪,再到接待客人、記賬,幾乎成了這個小店的一部分。
他的勤勞和忠誠換來了林老板娘越來越多的信任,也讓他有機會近距離觀察這對不同尋常的母女。
林老板娘不是普通的裁縫。
在白天忙碌的工作結束后,她常常點起一盞昏黃的油燈,在后院的小桌前讀書寫字,有時彈一曲古琴,那琴聲幽遠深長,仿佛從另一個世界傳來。
她的女兒林玉則繼承了母親的才情與氣質,不僅能熟練地操作針線,還精通詩書琴畫,在那個動蕩的年代里,保持著一種近乎固執的優雅。
這種種跡象讓秦天誠逐漸意識到,這對母女的身世恐怕不簡單,但他從不多問,只是更加努力地工作,希望能夠減輕她們的負擔。
三年過去,秦天誠從一個骨瘦如柴的農村青年,變成了身形壯實的年輕人。
他的手臂因為常年搬運重物而結實有力,眼神卻依然沉靜如水。
他早已不再是那個簡單的幫工,而是裁縫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林老板娘待他如同家人,林玉對他也從最初的客氣疏遠變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這種親近讓秦天誠心中萌生了一種復雜的情感,但他很快就將這種情感掐滅在了萌芽狀態。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位置。
林玉出身書香門第,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舉手投足間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雅致。
而他只是一個粗鄙的農村青年,除了一身蠻力,一無所有。
即使在這間小小的裁縫鋪里相安無事地共處幾年,也改變不了他們之間天然的鴻溝。
他能做的,只有默默守護,確保這對母女能夠安穩度日。
每當有人前來提親,秦天誠都會站在角落里,臉色陰沉地看著那些西裝革履的年輕人,心中暗暗評判他們是否配得上林玉。
但每一次,林老板娘都會婉言謝絕,理由各不相同,卻都不容爭辯。
有時,秦天誠會在夜深人靜時聽到林老板娘和女兒的低聲交談,雖然聽不清內容,但那種憂慮的語氣讓他明白,她們的拒絕背后必有隱情。
日子一天天過去,生活逐漸步入正軌,秦天誠幾乎要相信這種平靜會一直持續下去。
然而命運總是喜歡捉弄人。
那年冬天,一群地痞流氓找上門來,說是要收取“管理費”。
起初,林老板娘只是默默地付了錢,但漸漸地,這些人的胃口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過分。
秦天誠曾試圖出面阻攔,卻被幾個壯漢痛打一頓,最后連林老板娘都出來求情,才讓那些人住手。
直到某天,一個穿著考究的中年男子出現在店門口,提出要買下這間店鋪。
他開出的價格遠低于市場行情,卻用一種不容拒絕的語氣宣布這是他的“善意”。
林老板娘婉言謝絕,表示這間店鋪是祖傳的產業,不會出售。
那人冷笑一聲離開,第二天,那群地痞流氓就帶走了正在回家路上的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