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點四十,蔡京京背著書包來到校門口,等待著保安開門,
現在距離早讀開始還有四十分鐘,但他并不是唯一一個等候在校門口的學生。
陳輝已經離開蓉城二中,但他帶來的改變卻永遠留在了蓉城二中。
原本這樣一所普通高中,要說沒有學習氛圍那也是不可能的,但要說有多濃厚的學習氛圍,自然也不可能。
隨著陳輝的事情在同學們中口口相傳,一些潛移默化的改變,終究還是悄無聲息的發生了。
索性蓉城二中并不像其他學校一樣,無論刮風下雨,只要沒有到點就不會開門。
見到學校門口等待的同學們,李天華過來開了門,今天正好該他值夜班。
“咦,那是什么?”
等待開門過程中,忽然有同學抬頭看向校門口上方。
那里原本掛著三條橫幅,但現在,似乎又多了一條,不過現在天色還有些暗,橫幅掛得又太高,他們沒看清上面的字是什么。
“祝賀我校陳輝同學在數學頂刊《數學年刊》上發表論文!”
同學中也不缺眼力好的天賦型選手,他瞇著眼睛,用力的向上看,一個字一個字的念到。
“數學年刊是什么?”
“能跟CMO、IMO相提并論?”
數學年刊的名氣雖然已經破圈,但對于這些成天淹沒在題海中的高中生來說,依舊是陌生的事物,只是不知道當他們從網絡上查找到相關消息后,還能不能保持現在的淡定。
“這才過去多久,門口又多了一條橫幅,校門口上面的空間已經不多了,也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
有同學嘖嘖稱奇。
此時學校大門已經打開,蔡京京向校門口上方看了一眼,背著書包走進學校,眼神更加堅定了幾分,他知道自己比不過那個妖孽,但只要自己努力,也能收獲成功,他能做到,自己也一定能!
同學們陸續散去,隨后又有同學們陸續從四面八方走來,隨著天色大亮,校門口那條嶄新的橫幅也愈發鮮艷,蓉城二中的同學們今日飯后談資又多了一件。
早上九點,在辦公桌后坐下,趙德峰直到現在都有些沒回過神來,回想起這些年聽過關于陳輝的傳言,一時有些恍惚。
數學年刊!
這才多久,那個原本成績墊底的小家伙都發數學年刊了!
“老趙,想什么呢?”
這時,安成章走進辦公室,滿臉狐疑的問道,“敲你門半天了都沒反應。”
“陳輝發數學年刊了,你知道嗎?”
趙德峰反問到,也算是回答安成章的疑問。
“知道啊。”
然而,他并沒有從安成章臉上看到驚訝。
“你怎么知道的?”趙德峰心中有些酸澀,果然,陳輝還是跟安成章更親近些,安成章竟然比自己先知道這個消息。
“校門口那么大個橫幅,我想不知道也難啊。”
趙德峰恍然,“那你一點都不驚訝?”
“有什么好驚訝的,我早就料到會有這么一天了,只是沒想到會這么快而已。”
安成章一副古井無波的高深模樣,實際上他早就在辦公室手舞足蹈半天了,當然,他不會告訴趙德峰。
“果然還是你們有眼光!”
趙德峰輕嘆一聲,然后看向安成章,“什么事?”
“有個學生要辦理住宿,簽個字。”
“這事兒你找我?”
“著急!他們家租的房子,房東要賣房,提前把他們趕出去了,現在沒地方住,家長我們管不了,但孩子可以先在學校住著。”
“拿來吧。”
趙德峰伸手,從安成章手中接過申請表,簡單看了一眼后就簽了字,“拿去找范榮,先給孩子把住宿辦好,手續什么的后面再補也行。”
“這不就是來要你這句話的嘛。”
安成章說完轉身就匆匆往辦公室外走去。
趙德峰卻神色一動。
范榮!
是啊,陳輝的叔叔嬸嬸還在學校,范榮的宿管倒還好,活很輕松,但李天華的保安,每天早晚巡邏,可算不上輕松。
一念及此,趙德峰拿起辦公桌上電話,撥通了門衛室的號碼。
但在電話響了一聲后他就又掛斷了電話,而是起身,走出辦公室,往門衛室走去。
十幾分鐘后,趙德峰出現在門衛室中,看著坐在門衛亭中的趙大勇,問道,“李天華呢?”
“考試去了,他昨晚跟我換班了,不算礦工。”趙大勇不忘解釋一句。
“考試?考什么試?”
“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考試。”
趙德峰這才想起來,自己給陳輝畫大餅的時候似乎說過這件事,但他沒想過李天華真的會去參加考試,據他所知,李天華只有小學水平吧。
“嗯,知道了。”
趙德峰不動聲色,邁步向實驗大樓走去。
以前李天華想要當實驗室管理員,自然是需要考試的,不然他也不好交代,但現在,他可沒有那么多顧慮,想必也不會有人找他要什么交代。
走到實驗大樓,正好迎面撞上從大樓中走出來的李天華。
“趙校長。”
李天華率先打招呼。
“天華兄,我正好要去找你。”
“找我?”
“學校后勤那邊缺個人,你有沒有興趣過去?也就學校有采購和發放任務的時候需要清點一下,平時只要注意庫房安全就行。”
趙德峰笑盈盈的說道。
李天華卻面露難色,“那個,我考得還不錯。”
他可還記得陳輝給他說過,實驗室管理員每個月能多一千塊的工資,他為此可準備了很長時間,這場考試對他來說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趙德峰有些詫異,原本他以為李天華不可能通過考試的。
“后勤工資不比實驗室管理員低,并且每學期發書那幾天,會有額外的補貼……”趙德峰低聲暗示,他給李天華安排的工作,自然有他這么安排的道理。
“實驗室管理員雖然也很輕松,但也要承擔一定責任……”
“沒關系,我做事還是很細心的。”
李天華堅持。
他當然知道趙校長的一番好意,但保安的工作是陳輝給他爭取到的,而這個實驗室管理員,是他憑借自己的雙手努力得到的,想必沒有人能說閑話。
他不想因為自己的事情影響到趙德峰,更不想讓陳輝因為受人恩惠而束手束腳。
“好吧。”
趙德峰點頭,既然李天華堅持,他也沒辦法,不過實驗室管理員的位置,當然必定是李天華的。
……
荷蘭費爾德霍芬,阿斯麥首席執行官克里斯托夫·富凱站在會議室中,看著大屏上投影的畫面。
【有為P80,使用有為新一代麒麟芯片,墨玉麒麟一代,單核性能達3600分,多核15000分,性能提升65-70%%,功耗降低25%-30%,續航提升15%-20%……】
“Jesus!”
“這些華夏人是真能吹牛!”
阿斯麥首席技術官,馬丁·范登布林克笑著說道,“蘋果3nm芯片單核跑分也就3200左右,他們連5nm芯片都都無法工業化,除非他們親吻了上帝的腳趾,否則不可能做到的。”
“我們是不是可以舉報他們虛假宣傳?”
宣傳部老大馬克笑著說道,根本沒把大屏上展示的消息當回事。
“我們已經拿到樣機了,馬丁,你拿去評測,不能小看那些華夏人,他們最擅長的,就是創造奇跡。”
克里斯托夫緊皺眉頭,看著嬉笑的眾人,心中陡然生出一絲危機感。
這些人吃了太久的技術紅利,已經變得自大傲慢在這樣的人的領導下,阿斯麥想要維持自己的輝煌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放心吧,克里斯托夫,華夏人的確很精明,但我們之間的代差足有3代,他們就算技術有所突破,也不可能立馬趕上我們的,這所謂的單核3600分,簡直就是個笑話。”
馬丁根本沒當回事,無所謂的說道,“我早就讓人去評測了,現在結果應該已經出來了。”
似乎是為了印證他的話,會議室房門忽然被敲響,總裁秘書站在門外,在他身后則是跟了個技術部的骨干。
克里斯托夫不記得他,但他對這人有印象。
“進來匯報吧。”
不等秘書請示,克里斯托夫徑直招手。
那位技術部骨干受寵若驚的走進辦公室,將手中的一疊資料第一時間遞給馬丁。
雖然會議室中克里斯托夫才是當之無愧的老大,但他知道誰才是自己的老大,這可千萬不能犯錯。
馬丁滿意的拿起資料,漫不經心的掃了一眼。
下一刻,他的眼神變得銳利起來,身子也不自主的坐正,速度極快的翻動材料,一直到最后一頁。
“直接說結果。”
克里斯托夫不悅已經寫在了臉上。
馬丁有些茫然的抬起頭,“是真的!”
“宣傳上那些數據是真的!”
“這怎么可能?他們怎么做到的?”
說完他目光凌厲的看向來送材料的技術部骨干,“你們是不是哪里沒測準?儀器出問題了?”
“儀器沒問題,方法也沒問題,我們特地拿了水果公司的新品來做對比實驗,有為這款新機,性能更高,功耗更低,只是芯片體積略大一些。”
克里斯托夫大概猜到了些什么,徑直走過去,拿起評測報告看起來。
其他人也都收起了嬉笑的神色,別看他們剛才一副輕松的模樣,但要說心中沒有半點擔心也是不可能的,華夏人一向擅長創造奇跡,并且,一旦被他們領先,就永遠不可能超過他們了。
如果那些華夏人當真研發出了更先進,甚至能媲美他們的芯片,阿斯麥的未來恐怕……
“逆向工程!”
“馬上啟動逆向工程!”
看完報告的克里斯托夫神色嚴肅,看向馬丁,“三天內我要拿到結果!”
馬丁面露難色,“芯片的逆向工程哪有那么簡單。”
“不說手機芯片,就說顯卡芯片,4060顯卡使用的是5納米芯片,3070使用的是8納米芯片,華夏如今是擁有7納米芯片工業化能力的,可他們造得出3070顯卡嗎?
不要說3070,他們連12納米工藝的2080都造不出來!”
“他們又怎么可能沒想過要啟動逆向工程,但芯片的逆向工程,太難了,幾納米的芯片,得用最先進的電子顯微鏡才能看清楚……光是看到芯片細節就很困難了,更別說要去逆向它的架構……一張芯片上可是有七百多億顆晶體管……”
“閉嘴!”
克里斯托夫怒吼一聲,“現在,立刻,馬上,去給我進行逆向工程!”
“三天內要是沒有讓我滿意的結果,你就給我滾蛋!”
他當真是出離的憤怒了。
這些家伙拿著天文數字的高薪,遇到點困難就開始畏懼,那些華夏人在被全方位封鎖的情況下都能造出這種性能的芯片,他們有什么理由畏難?
“好的,我這就去。”
馬丁臉色有些難看,克里斯托夫當著這么多人的面斥責他,讓他面子上有些掛不住,但在面子和工作之間,他還是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文森特,你怎么看?”
馬丁走后,克里斯托夫看向首席運營官。
會議室中眾人神色也變得嚴肅起來,要知道,蘋果最新機型的芯片采用的是3納米工藝!
華夏人竟然搞出了比蘋果芯片性能更高,功耗更小的芯片,他們不敢想象到底發生了什么?
“如果繼續封鎖,我們可能會徹底失去華夏市場。”
文森特悲觀的說道,在此之前,華夏市場占阿斯麥銷量的50%,若不是因為阿斯麥的關鍵零部件,
比如光源系統有處于米國的子公司Cymer提供,高精度光學鏡頭是與德國蔡司共同開發,但部分技術依舊來自米國,芯片設計過程中最關鍵的軟件,依賴美國EDA工具等都涉及到米國,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因素,他們不得不聽從米老大的指揮。
他們自然不愿意放棄這么大一片市場,即便如此他們也都還能接受,因為他們知道,華夏終究還是得靠他們,比如通過跳板協議購買DUV,他們只是利益受損,自然能夠接受。
可現在,如果華夏真的自研出了能媲美3納米工藝的芯片,他們還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甚至不止是華夏市場,以華夏的工業化水平,可以預料的是,三五年之后,全球市場都會被華夏人占領,阿斯麥已經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