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
當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07教研室再也無法淡定。
根據他們的經驗,某些爆料越是離譜,就越可能是真的。
光看截圖還不過癮,他們點進師弟分享的鏈接,進入這個話題的討論。
“從往屆選手的參賽軌跡看,真正具備數學天賦的人確實存在速通的可能,本次公布的完整解題過程邏輯嚴密,部分創新解法甚至比標準答案更簡潔,這恰恰證明了選手的真實水平,有這種水平的人沒有作弊的必要。”
“所謂‘創新解法’存在明顯的知識斷層,某些高階數學工具的使用與其公開的高中學歷背景嚴重不符,建議組委會公布選手的完整解題草稿和思維過程記錄。”
“某些人自己看不懂解題過程就說是作弊,建議重修初中數學[吃瓜]承認別人優秀這么難嗎?”
“這屆網友真難伺候,不公布答案說黑幕,公布了又說造假[攤手]坐等決賽直播解題,到時候某些人臉要腫成饅頭了[doge]”
“阿里這波營銷翻車了吧?上次姜圣事件后還敢硬推新‘天才’,真當網友是金魚記憶?”
這個話題的評論區早已經吵成了一團,奇怪的是竟然并沒有人質疑四個小時交卷的主題。
也就是說,這個爆料很可能是真的!
四個小時,拿到98分,預賽第8名!
方文感覺呼吸有些困難,樂觀如他也有些笑不出來了。
“四小時抵別人十年功?建議查查選手家是不是住在組委會辦公室隔壁[吐]上次姜圣至少還演了中專逆襲,這次連基本人設都懶得編了是吧?“
“最新內部消息:第八名那四小時里有三小時在抄答案!監控拍到中途上了三次廁所,建議化驗排泄物看有沒有微型耳機[陰險]別問哪來的消息,老子二舅在考場當保安!”
“樓上的睿智,預賽是無限制答題,有個屁的考場。”
“剛扒完往屆選手履歷寒毛直豎!前十名里其他九位都有國際賽事獎杯陳列柜,唯獨這位就拿了個高聯省賽一等獎,突然開掛騙鬼呢?[心碎]資本造神適可而止吧!”
看到下面這些評論,原本還有些心塞的方文不由得怒火中燒。
跟這些網友們不一樣,他是見過陳輝,也見過陳輝答卷的,他相信這個成績必定是真實的。
并且什么叫就拿了個省賽一等獎?
這些人到底懂不懂高聯省賽一等獎的含金量?
能拿到蓉城這種競賽強省的省賽第一,說是數學天才也不為過的。
并且就陳輝那張省賽的答卷,說是堪比CMO金獎也不會太牽強。
他雖然羨慕陳輝的天賦,但對于這種天才,他還是很服氣的,學數學的,往往比其他學科更加崇拜天才,他也不例外。
現在看到這些人這么污蔑陳輝,他自然憤怒。
“太可惡了!”
“這些人怎么這樣?”
還不等方文跟網友對線,就聽旁邊小師妹一邊怒罵,一邊噼里啪啦的敲鍵盤。
不止是小師妹,一時間教研室里鍵盤聲此起彼伏,合奏成一首憤怒的交響曲。
從敲鍵盤的節奏來看,方文可以肯定,大家至少不是在寫論文。
劉洪濤走進教研室看到的便是這一幕,都不用去看自己這些學生的屏幕,他也能猜到他們在干什么。
“喲喲喲,這么熱鬧,大家的論文應該沒問題了吧?”
方文無奈一笑,教研室這陰陽怪氣的風氣源頭很明顯。
但他還是決定幫師兄姐弟妹們解釋一下,“導,陳輝參加巴巴里阿數學競賽了,預賽第八!”
“陳輝拿到第八又怎么了?”
劉洪濤不明所以,但很快他就反應了過來,“你說的,是我們知道的那個陳輝?”
“對!”
方文點頭,“這是他的答卷,導可以看看。”
“發我微信。”
劉洪濤沒湊到方文屏幕前,而是去到自己的位置前,打開電腦。
果然是陳輝的風格!
看到第四題那天馬行空的李代數同態,劉洪濤仿佛看到了高聯省賽最后一道題陳輝的解答。
簡潔而優雅!
這樣的解法是天才的專利,是平庸者一輩子無法企及的高山。
每次看到這種靈氣滿溢的答案,心靈都會受到巨大的震撼。
但更讓他困惑的是,巴巴里阿數學競賽涉及的知識都是高等數學,甚至是近代數學,這根本不是正常高中生會接觸的東西。
有些定理理論還極為生僻,已經屬于細分領域里比較深的內容了,比如萬物皆壓縮不動點定律,它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壓縮映射定理,這是實變函數和度量空間拓撲領域的定理,很多其他領域的研究生都不一定知道。
而同時陳輝對李代數的運用又極為絲滑,說明他在群論和抽象代數上也有很深的造詣。
這套題還涉及空間幾何和概率論,陳輝都做得不錯。
他才十六歲啊!
看完答卷,劉洪濤猶豫片刻,打開了微信,找到老師,將這篇答案發了過去。
這些天他也很忙,不知道自主招生進行到哪一步了。
但他覺得,這樣的人才,不容錯過!
……
蓉城二中,高一七班,
“ok,接下來我們先做個隨堂小練習。”
劉小花站在講臺上,將一迭試卷遞給第一排的同學,讓他們依次往后傳。
整個教學過程都沒有多看陳輝一眼,她現在已經能夠做到無視陳輝教學的地步了。
坐在陳輝前面的同學更是連試卷都沒給陳輝分,直接交給李海,讓他往后面傳。
陳輝更是頭也沒抬,看著課本上的習題。
設 R是一個交換環,I和 J是 R的兩個理想。證明:
1.(I J)(I∩J)包含于 IJ。
2.如果R是諾特環,且I J=R,證明 IJ = I∩J。
只看了一眼,陳輝就翻向了下一頁。
第一問只需要從理想的基本運算性質出發,利用元素的表示形式進行推導就能證明。
第二問在諾特環的條件下,結合I J=R這一關鍵信息,通過元素的分解和理想的運算就可以證明等式成立。
這種難度的題,陳輝相信只要看過前面課本的同學都能很輕松的做出來。
甚至連動筆推導的價值都沒有。
他現在做題早就不再事必躬親,每一道題都推導一遍。
他有信心能夠進入巴巴里阿數學競賽決賽,而決賽在六月底舉行,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如果每道題都完完整整的做下來,一堂課可能只能做三四道題,但若只是思考解題思路,一堂課就能做十道題,甚至更多。
學習效率不可同日而語。
【你的數學等級由 2級 37%提升至 38%】
剛翻開下一頁,眼前就彈出一條彈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