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者何人!?”
文丑強自鎮(zhèn)定,還能怒吼以威懾敵軍,意在告知他已是知曉有埋伏。
不過對方似乎也不打算埋伏,馬蹄聲逐漸駁雜,且踏蹄的速度又慢至快,不多時已自大霧之中清晰。
文丑看到一匹飄逸無比、鬃毛柔順如影的黑馬狂奔而出,馬背上那人手持長槍,腰挎寶刀,神武非凡。
身旁一人持粗壯大槍,體魄雄健,兇神惡煞,另一人手臂如猿、身姿矯健。
三人之后是無數(shù)的黑袍騎軍結(jié)隊殺出,文丑看到的瞬間愣了愣神,但很快就想到了來人。
“許,許澤?”
他怎么會在黎陽戰(zhàn)場!
來報的軍士不是說他如今正在清河交戰(zhàn)嗎?!
奔襲時,絕影似乎在狂奔時在此提速,仿佛口吐白云、目有靈光,許澤持槍含胸蓄勢,快要接近時如靈蛇吐信般刺出,文丑奮力抵擋住,卻已無氣力擋下來。
長槍劃過了他的刀把,直取脖頸,瞬間洞穿。
一個回合,兩個呼吸間,文丑撲通倒地,緊接著騎兵一擁而上,將文丑兵馬殺得四散逃逸。
清晨,關(guān)羽、張飛聞訊趕到,幾人合兵一處,許澤左右看了看地形道:“二哥、三哥,此處距離黎陽城已經(jīng)不遠(yuǎn),文丑所領(lǐng)殘部已被我斬殺,其余奔逃者不知此情,或許可以設(shè)計騙開黎陽城門。”
“好,命人換上文丑親衛(wèi)的甲胄,扛著將旗逃去黎陽。”
“即便是黎陽城門不開,亦能騙出不少援救,如此亦可有所斬獲。”
關(guān)羽、張飛立刻下令,死士幾百人換上甲胄,到黎陽城門之前大喝,言文丑遭伏擊,求城上守將立刻出兵救援。
守將蔣義渠乃是冀州蔣氏族人,明白守黎陽還得靠文丑將軍,于是和韓猛、審恪商議,派一支兵馬前去援救。
同時留下五千將士守城,在緊急軍情之前,他們還是保持了冷靜,并未開黎陽城門全數(shù)營救,畢竟也明白此刻軍略乃是退守,需要靠城池固守。
于是蔣義渠帶兵而去,不出半日被關(guān)羽斬于馬下,且懸頭顱于長矛之上,至黎陽城下示威,帶出去援救的兵馬部分被斬,其余皆潰散而逃。
黎陽立刻緊守大門,但當(dāng)天夜里,曹操大軍合兵而來,曹仁以三萬大軍圍困黎陽之上,這座重鎮(zhèn)等不來援軍,死守三日后,城門破開,余部歸降。
進(jìn)得黎陽城,曹仁立刻派人去各處收取小城關(guān)隘,同時迎己方各部兵馬在城外駐扎,又下令徐晃、許定從進(jìn)山倉將糧草逐步運往黎陽。
渡河之戰(zhàn),自取得黎陽開始,便算是大勝了。
至于清河能否再有斬獲,那就要看曹昂、劉曄、子龍仗打得如何了。
黎陽城內(nèi)。
許澤趕到的時候,曹仁都帶著親信將領(lǐng)在外迎接。
“子泓啊!你可當(dāng)真是功不可沒。”
曹仁依舊健碩,身上肌肉虬結(jié),這么多年過去就是胡須更濃密了些,不笑時候嚴(yán)肅威儀,笑起來便有親和力,說話亦是緩慢律動,說明這幾年在軍中養(yǎng)成了大人物的氣質(zhì)。
“還是叔你厲害,第一時間趕來馳援黎陽。”
這種超大規(guī)模作戰(zhàn),在戰(zhàn)場曹仁像是能聞到功績的味道一樣,嗅覺極其靈敏,許澤請求援軍的消息剛送出去不久,曹仁已經(jīng)帶兵來了。
且取下黎陽之后,也不貪功,把功勞歸結(jié)于許澤、劉備,自己只占一個馳援的功績,請曹操入主黎陽,重新布防。
曹仁攬過了許澤的肩膀,邀在身前輕笑:“之前是我不對,不該說你那些壞話。”
“說我什么壞話了?”
兩人一愣。
曹仁嘴角抽了幾下,尷尬道:“就,就說你目無軍紀(jì),日后必成大患,沒想到今日立了大功了。”
“子泓真乃是福將也,竟真讓你找到一個與你相仿的年輕將領(lǐng)。”
許澤咧嘴而笑,搖頭道:“運氣好,運氣好。”
“哈哈哈,”曹仁也不多言,他占住了黎陽,無需多爭都可占住些許功績,只待丞相到來,定然是各有贊賞,他的心情也是十分輕松。
“黎陽之兵馬,不可只緊守城內(nèi),”許澤忽然話鋒一轉(zhuǎn),說起了戰(zhàn)略。
曹仁收起笑容,忽而正色,謙和的問道:“子泓有何想法?”
“袁紹失黎陽,則內(nèi)黃大營岌岌可危,應(yīng)當(dāng)會逐步后撤,或是大軍集結(jié)至黎陽北,欲奪回失地,可如今疑兵遍布,會讓他難以判斷,”許澤思索片刻,道:“文丑和蔣義渠這些將領(lǐng)身死,定會讓他大受打擊。”
“子孝叔若是將兵馬布至外,虛開黎陽關(guān)隘,以驕兵示之,或許可引袁紹不斷進(jìn)攻,如此便可用埋伏攻其來犯,若是不來,則可極盡譏諷之能事,再下檄文以楊威。”
曹仁聞言,登時轉(zhuǎn)頭看他,咋舌道:“你是不是,早就想好了,要拿下黎陽以羞辱之?”
什么疑兵擊援,不太可能。
如今正是將入冬之時,大戰(zhàn)至此應(yīng)會停息,丞相不會再繼續(xù)進(jìn)軍了。
只是趁著道路還能行的時候,先調(diào)遷屯民屯駐兵馬,以逐步達(dá)成穩(wěn)固。
“嗯……”
許澤被說穿了心思,稍稍有點臉紅,繃不住對曹仁笑了笑。
“好,依你之計。”
曹仁也是無可奈何,誰讓他現(xiàn)在對許澤越發(fā)欣賞呢。
勞軍士隱蔽布防,虛置關(guān)口兵馬,示敵以傲,或許也是一種嘗試。
……
內(nèi)黃大營。
袁紹在得知文丑身死的消息之后,已說不出話來,如遭雷擊。
再聽聞黎陽失陷,便想立刻出兵去奪回。
可敗兵又報,乃是許澤領(lǐng)兵攻破黎陽。
一句話擊垮了袁紹的全部心神。
“許澤,許澤在黎陽?那攻入清河的是誰?!”
“不知是何人,但聽聞也是許澤?!”
“許澤!”袁紹踹翻了案牘,怒喝道:“世上難道還能有兩個許澤不成?!”
“定然有一人是假的!”
此刻,人群中傳來一聲輕嘆:“可,如許澤這般英才,皆歸于曹氏麾下,難道是命也?”
袁紹聞言肩膀頹然垂下,仿佛被重物壓垮,神情落寞似又老了十歲,喃喃道:“真乃是命也。”
“許澤一人已讓我頭疼,曹操麾下竟還有猛將?”
“而我上將顏良、文丑,皆戰(zhàn)死沙場?”
“我敗在何處?”
袁紹自己都陷入了迷茫,被一個后生如此牽扯,仿佛玩弄孩童一般任其調(diào)兵。
“本來魏郡局勢尚還能夠?qū)χ牛俏易约赫{(diào)走了半數(shù)兵馬……”
袁紹隨意的坐在了坐榻上。
已然沒了氣力。
旁邊這些文武想勸,卻都覺得說不出什么話來。
“主公,許澤命敗兵攜一封書信而來。”
袁紹抬頭看了來人一眼,喉結(jié)滾動,心里竟然有一絲懼意,他肯定要極盡譏諷……
兵敗者,自當(dāng)受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