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峰看了一眼時間,八點整已經到了,當下他也沒有再等還沒來的村民,直接拿著一個記了簡易發言稿提綱的本兒就從屋里出來了。
“小岳書記來了!”
不知道人群里誰嚷了一聲,原本嘈雜的小廣場,立馬安靜下來。
岳峰掃了一眼今天到場的人員,心情不錯。
今天至少七成以上的村民到場了,這可比上回強多了。
岳峰把自己的發言稿提綱往小桌子上一放,然后清了清嗓子。
“興安村的老少爺們兒們,大家晚上好,現在大家安靜一下,開始開會!”
幾聲招呼下去,最后一小部份嘈雜的聲音也都消失了,小廣場陷入了寂靜中。
岳峰繼續說道:“今天晚上召集大家來,主要是有幾件事情需要跟大家通知匯報!
第一件事,我在后山那邊,承包了一塊大概五百畝左右的山林地,當做中藥種植的實驗基地!
為了防備山上山牲口的禍害,所以需要將這片區域,進行圍欄式的保護!
現在這個時間節點,地里也沒啥活兒,有愿意上山干活掙工資的,等開會結束之后,可以到我這邊來報名。
工資標準,大致為成年勞力男人一天一塊五左右,成年婦女,一塊二左右。
活兒有限,需要的人也有限,根據實際情況擇優錄取,工錢每日一結,啥時候干完,啥時候結束!
主要的工作,是刨坑,埋桿子,拉鐵網。
活兒不算累,但也不輕快,中午山上管一頓見肉的飯菜跟白面饅頭!”
話還沒說完呢,下面立馬炸開了鍋。
就在山上刨坑埋桿子扯網子這種活兒,一個工就值一塊五毛錢,這錢也太好賺了吧?
而且還管飯,白面饅頭跟肉菜,普通家庭也不是想吃就吃的,那得逢年過節才行!
要知道,現在林場那邊的正式工人,一個月工資也發不到四十塊,這在村里來說,絕對算得上高工資了。
當然,這個收入跟進山采集野菜比,不算太高。
有些手里攥著自留地的山民,一天可以靠著賣山貨賺到五到八塊甚至更高的收入。
只不過這樣的情況不具備廣譜參考性,普通人進山采山貨,忙活一天可能也找不到多點收獲,還有被蛇咬,被野獸襲擊的風險。
這時候,后街一個跟岳峰家關系還不錯的鄉親問道:“小岳書記,你攔地方打算種什么中藥啊?不能帶著鄉親們一起種嗎?”
岳峰抬頭看了對方一眼,笑著解釋道:“中藥種植的事兒,等我后面說,有這方面的計劃,但是現在時間不合適!
到時候肯定會通知鄉親們的,你們如果愿意干,我還是一樣的路子,給大家開工資,風險我來承擔!”
“能說說,種啥嘛?是不是種林下參啊?人家河東那邊,就有村子早幾年開始種參了,家家戶戶收入都不錯!”
岳峰笑著搖搖頭:“不種人參,咱們周邊的山林地脈,種人參不一定合適!
我的第一批實驗藥材,是種黃精!
等到了十月份,我會在購銷點那邊加入鮮黃精收購的類目,到時候將大家采集到的根塊科學處理后,栽植到指定的區域人工擴大種群范圍!”
聽到黃精兩個字,大多數村民都沒了聲音。
這玩意兒是一味不錯的中藥,但是分布比較廣泛,鮮貨收購價格不貴。
見沒人繼續往下問,岳峰掃了一眼提綱繼續說道:“好了,第一件事兒說完,我跟大家討論第二件事兒!
我打算,成立一個打井隊兒,改善咱們興安村老少爺們兒日常用水的問題!
現在咱們村子前街一口井,后街一口井,村民日常用水,全都依賴肩挑手扛打水!
如果能把水井,都打到每個村民院子里,再統一做好壓水用的壓井頭,這樣只需要半瓢引水,就能輕松將地下水壓上來!
這樣不管夏天還是冬天,就都能解決用水問題了!”
聽到第二個問題竟然不是掙錢的事兒,而是打井,下面的村民們,頓時又嘈雜起來。
“如果按照你說的,給自家打一口壓水井,大概要多少錢?”
“靠一瓢引水就能壓上水來?這也太玄乎了吧?”
“成立打井隊,技術從哪學?我第一個報名,但是我沒錢交學費!”
在東北農村,這種手壓井還沒有普及,絕大多數人都沒見過,更沒用過,所以大家對岳峰說的這個玩意兒,認知完全缺乏。
岳峰解釋道:“手壓井結構挺簡單,就是一個鑄鐵的井頭,然后加一根膠皮筏子,外加一個鐵框架就行,下面整一根硬質塑料管子接到井里,就能壓上水來了!
至于造價的話,暫時我還沒去詳細詢問,預估材料費用不超過二十元!咱們村民如果用的多,集中采購的話,這個成本還可以壓的更低!
這件事兒,我給大家承諾,本村村民,我不賺一分錢,完全是給老少爺們兒改善生活!
到時候,所有相關賬目,會在村部公告欄公開!
至于打井的技術以及人員,技術問題我來負責,打井的工具,我來準備!有想參加打井隊兒的,可以報名!
具體待遇收入問題,后面再討論!”
給村子普及壓水井,可是個僅次于修路的大好事兒。
甚至岳峰沒說的,成立打井隊兒,也是天大的好事兒。
一旦興安村的壓水井普及開了,周圍其他村子肯定也會跟風效仿。
但是,外面人沒有設備跟技術,只能用興安村的人。
到時候,銷售壓井的配件,打井隊兒打井等,可都是賺錢創收的好門路。
畢竟,給自己村老少爺們兒干這些可以成本價,對外面的人來說,還是要賺錢的嘛!
這個項目,對重生而來的岳峰來說,絕對屬于穩賺不賠而且雙贏的買賣。
“一套下來要二十塊?那也太貴了!挑水喝也不是沒法過日子,打井打不起!”
“是啊,能不能便宜點,大家手里沒有那么多錢,二十塊可不是一筆小錢了!”
“我要報名打井隊兒,書記說咋整,我就咋整,無條件支持!”
“我也報名參加!就算不給工資,也要參加!”
有眼界低的村民,自然就有眼界寬的聰明人,在好多婦女吐槽價格高的時候,已經有聰明人起身舉手要參加打井隊兒了。
前面第一批跟著書記弄山貨購銷點的村民們,可都賺錢了,尤其是李銀花,現在在購銷點可是正兒八經的經理管著購銷點的大小事情,比以前單純的開小賣部要強多了。
岳峰這個村書記,雖然沒提打井隊待遇,但肯定不會虧待大家。
退一萬步說,就算后面做事兒不厚道,大不了再退出也來得及,先占上機會比什么都強。
面對‘窮’病,岳峰愛莫能助。
二十塊錢確實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但是現在都分地第二年了。
村里又辦起了購銷點,但凡稍微正干一點的家庭,攢下二十塊錢比以往生產隊模式,容易了不是一星半點。
哪怕春天化凍之后,天天勤快點去采野菜,這個錢也能賺出來。
當然,岳峰的計劃里,像后鄰李奶奶家這種類似情況的老弱病殘家庭,打井跟安壓水井的事兒,岳峰也沒打算收錢。
山貨購銷點那邊的盈利,可以拿出一部分來貼補這些花費。
岳峰任由村民們討論了一會兒,這才伸開手臂下壓了幾下繼續說道:“打井跟安裝壓水井的事兒,大家自愿,拿不定主意的,也可以等我家先把水井弄好了,你們看過之后,再做決定也行!
第三件事兒,我給咱們村爭取了最多三個養殖大戶的名額,有計劃大量規模養豬或者養雞的村民,可以等會議結束之后,來村部找我,了解具體的政策情況!
這個屬于第一批試點,最好是有經驗的村民進行嘗試,政策沒法完全覆蓋風險,大家理性看待!
如果試點能算的上經濟賬,拿的出成績,我會上報鄉里,在全村,甚至全鄉范圍內推廣!
今天晚上,村民會議的大概情況,就這么多。
有村民打算出工掙錢的,或者加入打井隊,申請養殖大戶試點的,等散會之后,都可以來我這做統計!
今天會議暫時就到這里,散會!”
散會之后,大量婦女兒童拿著馬扎起身離去,但還有許多村民,迫不及待的圍了上來。
“我要報名進山修圍欄!”
“我要報名打井隊兒!”
“小岳書記,咱這個養殖大戶,具體給啥扶持政策啊?”
……
面對村民們的踴躍回應,岳峰耐心的給大家做著登記記錄。
整體來說,進山修護欄的村民相當踴躍,當場就有三十多個男女壯勞力報名。
打井隊這邊,人員也不少,只限老爺們的情況下,報名人數超過了11個。
最后對養殖大戶感興趣的,就少得多了。
只有村南的一戶姓周的村民,想要試試養豬。
實際上,養殖大戶這個所謂的‘政策’根本就不是岳峰從上級單位爭取來的。
而是從購銷點的利潤當中,取出了一部分資金來做這方面的嘗試。
想要讓村民們致富,直接撒錢是沒用的,只能讓他們變得好吃懶做。
但貼補引導一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岳峰面對詢問,直接給出了一個非常優渥的條件。
如果一次性養殖育肥豬超過20頭,就可以一次性報銷一半的豬羔子購買費用,同時,還能額外獲得五畝菜地。
在肥豬出欄之后,還可以協調豬肉銷售情況,政策層面保證絕對合法。
除此之外,岳峰還打算利用自己的人脈,花錢從外面邀請專門的養殖技術員來村里‘技術下鄉’,幫忙培訓基礎的養殖、消毒、常見病預防治療等專業內容。
周校臣聽完岳峰的政策,立馬意識到,這可是個非常好的機會。
學習專業養殖技術,還能獲得一半買種苗的錢,還能獲得種菜喂豬的地,等豬養大了,還不愁銷售以及違法風險,怎么看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行,我干了!就按照你說的二十頭肥豬的規模先試試!前期還需要我準備點啥?”周校臣連跟媳婦商量都沒,直接拍板應了下來。
岳峰大致心底一盤算:“養二十頭肥豬,自家的茅樓肯定是養不開,大概需要半開放式的欄舍40到50平方!”
“這么大的面積?蓋豬圈要花多少錢?我……”聽到這個數字,周校臣面色一滯。
岳峰也知道,蓋豬圈可屬于大投資了,五十平方面積的豬圈成本都快趕上蓋幾間磚瓦房了。
這個問題岳峰在開會之前就考慮過了,岳峰回答道:“這個錢,我可以以村部的名義,暫時先借給你,等你肥豬出欄了,再分期償還!
蓋豬圈的地方,村里也可以給你批地!這玩意兒氣味比較重,最好是不要影響到村民們的日常生活!”
聽到可以跟村部借錢,周校臣皺緊的眉頭放松下來。
“行,我干了!明天我就找人盤算大概的用料!地方就在我們家外面就行,那邊人少,氣味也影響不到鄰居!”
“好!”
……
面對村民們踴躍響應,積極參與的報名,岳峰每個人都耐心的記錄接待了下來。
等所有村民都離去,時間已經不知不覺十一點了。
當村官兒要想干點實事兒,起步階段是真難呀!
第二天一早,岳峰就忙活了起來。
發動自己的朋友關系。
先通過煤礦那邊的老朋友,幫忙聯系專業的焊工,再采購制作壓水井的井頭壓桿等部件。
這些玩意兒,岳峰腦子里都有清晰的結構跟模樣,畫好草圖,大致規整好尺寸,就可以進行小批量的打樣生產。
相比壓水井的井頭,打小眼井用的鉆桿等工具,籌備跟制作起來,難度要大不少。
不過這也難不住岳峰,他直接求到了林業局杜崇來杜副局長的頭上。
有林業局出面幫忙協調,定制采購這玩意兒對他們來說不是啥問題。
岳峰把尺寸,規格,簡單的一規整,直接走流程上報,最快一周的時間就能到位。
在等待鉆井桿子到位的時間里,岳峰將報名的干活村民集中起來進行了分組,每六個人分成一個小組,然后讓孝文孝武還有小濤哥仨帶著進山,安排具體的工作。
一車一車的防護網拉上山,然后清點數量,分配工作,圈地的活兒,先浩浩蕩蕩的干了起來。
一周之后,定的兩套鉆井桿子到了。
岳峰安排車將工具拉回了自家的新房,隨后跟幾個骨干成員按照記憶里打小眼井的方式組裝好工具,立馬實戰測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