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那好像是長春宮的秋月。”
云挽過來后,茯苓注意到消失在轉角的黃色身影說道。
“看她行色匆匆,應該是看到您與陸國公見面了。”
她神情凝重,壓低嗓音詢問:“需要奴婢做些什么嗎?”
秋月是陸妃的人,而陸國公又是陸妃的親兄長,如今她家小殿下身世公布,毫無疑問是再次與長春宮成了對立面。
茯苓擔心秋月回去后同陸妃說些什么,給自家娘娘和小主子惹來麻煩。
只要主子吩咐,她自有辦法讓秋月開不了口。
云挽盯著轉角的方向搖頭:“不必,她告知陸妃正合我意。”
這對兄妹嫌隙越大,誤會越深,便對她與阿綏越有利,何況還有個崔家在邊上虎視眈眈。
云挽眼底浮現淡淡的笑,伸手拍了拍茯苓,無奈道:“小姑娘家家的,莫要動不動就喊打喊殺。”
她清楚,隨著自己位份漸升,手中權力越大,作為她的貼身大宮女之一的茯苓也壓力倍增,為了鎮住底下人不給她添亂,性子也變得比從前強勢潑辣不少。
云挽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好,只是希望茯苓能遵守本心,莫要泯滅良知,她也不過是個十七八歲的姑娘而已。
茯苓噌得一下臉色發紅發赧,不好意思地朝她笑笑。
沒辦法,她這些手段都是跟小德子學的,至于小德子怎么會的,自然是從他師父江公公那里學的。
別看江公公白白胖胖整天笑得彌勒佛似的,真要論起來,宮正司那幾個常年審訊犯人,令人聞風喪膽的太監可都是江公公手把手教出來的。
學了一肚子手段還未用上,見了鬼鬼祟祟的秋月一時蠢蠢欲動,如今經云挽一提醒,頓時嚴肅認真起來。
她不該因跟著娘娘水漲船高成了別人口中的茯苓姑姑,便草率對待旁人的命。
“娘娘,奴婢知錯了。”茯苓鄭重道,面色羞愧。
云挽欣慰拍拍她的肩頭:“下不為例。”
......
長春宮,秋月一回去,便果斷將回來路上所見所聞告訴了陸妃。
陸妃皺眉:“你確定是云挽和大哥?”
秋月點頭:“奴婢親眼所見,且宮道上人來人往,娘娘若不信隨意打聽下便知奴婢是否撒謊。”
她也沒必要撒謊。
陸妃最后一絲疑慮打消,面色陰沉如水。
“大哥到底想做什么?先是收走本宮手上的人,如今轉頭去討好云挽那個賤人的兒子,怎不見他給三皇子送糕點?”
自從中秋夜她設計將云挽送上龍榻后,大哥便再未予她好臉色,就連母親患風疾癱瘓在床的消息都僅僅是托人捎了個口信,再無后續。
大哥變了,陸妃深刻地意識到這個事實。
而這一切,都和那個紅杏出墻、不守婦道的云挽脫不了干系!
她覺得云挽簡直與自己犯沖,有她在自己準沒好事。
秋月張口欲言,但對上陸妃惱恨的表情還是選擇噤聲。
陸國公未嘗沒有送過,只不過娘娘嫌宮外的吃食和小玩意不干凈,又認為國公爺敷衍了事多此一舉,便替三殿下拒絕了。
從那以后,陸國公再未給長春宮送過任何吃和玩的東西。
但這些,娘娘顯然都忘了。
陸妃這廂卻靈光一閃,驚現主意:“秋月,如今陛下只稀罕云挽那個賤人,你說要是讓陛下知曉她私見外男.........”
她眼底閃爍著惡意,交疊的雙手上護甲尖銳如寒光。
瞬間領會她的意思,秋月脫口而出:“娘娘不可!旁人便也罷了,可那人是國公爺,他若是被圣上生疑責罰,對您與三皇子都不利吶!”
陸妃狠狠皺眉,神色不悅。
意識到自己反應太過激烈,秋月垂下頭聲音漸弱:“何況這滿宮上下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盯著那位,說不定、說不定陛下已經知曉了呢?”
景宣帝的確已經知道陸元鐸打著給阿綏那小子送什么破糕點的名義,和夫人說了一刻鐘話的事。
他面不改色摘下玄旒冕,扔在桌案上,隨口道:“他們說了什么?”
小太監猶豫道:“離得遠,奴才不好近聽,怕被娘娘發覺。”
景宣帝不語,只一味地撥弄旒珠,手勁兒略重。
江福盛看得膽戰心驚,在旒珠險要被扯斷前,他躬身上前,低聲詢問:“陛下,要不奴才找茯苓前來問問?”
話落便遭到了景宣帝的駁斥:“背著夫人審問她的宮女,你是想害朕么?”
他眸光幽幽,語氣涼涼。
江福盛頭顱低垂,“是奴才考慮不周。”
“不過說幾句話而已,大驚小怪的,你們是吃飽了閑得慌?”景宣帝不悅道。
“傳令下去,誰再無端議論此事,毀夫人清譽,掌嘴百余,不論身份!”
意思就是也不準后宮嬪妃拿此事說事了。
蒙獲赦令,小太監起身出去傳旨,腳步飛快,甚至忘了這是江公公的活。
被搶了活兒,江福盛暗自咬牙,卻也不敢貿然退下。
他望著末端在景宣帝手中已經化為齏粉的旒珠,心頭顫然。
這真的是大驚小怪嗎?
思慮再三,他咽了咽唾沫,一拍腦門笑哈哈道:“陛下,奴才有罪,忘了同您說。”
感受到頭頂的視線,他言簡意賅道:“昨夜宮宴散去,回宮的路上小殿下偶遇陸國公,便同其說了會兒話,并贈與了一柄傘。”
“許是那時小殿下提過宮外的五香齋,今日國公爺便順道送來了,恰好撞見了娘娘,二人說了小片刻話。”
聞言景宣帝哦了聲,語氣平平:“小事罷了,毋須同朕說。”
不然說這么多顯得他有多不信任夫人似的,夫人眼里心里有誰,他清清楚楚。
阿綏那小子貪嘴,陸元鐸不過是獻殷勤,夫人禮貌說聲道謝罷了。
江福盛覷了眼主子越發冷峻緊繃的臉龐,不敢吱聲。
正因為小事他才更要說,否則誰知道轉眼是不是就成了大事?
恰好,天籟之音傳來,守在門口的小德子遙遙一望,臉上帶著喜色進來通稟:
“陛下,昭娘娘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