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村悄悄做著預防天干的準備。
有些婦人也回娘家提個醒,至于信不信,那就在于個人了。
沒過多久,不知道從哪里傳出,說是要大旱三年,今年是第一年,后面的日子苦著呢。
為了能夠活下去,有好些人都往水源豐富的地方遷移。
尤其是那些沒河的村子,今年是一點收成都沒有,也開始準備要去逃荒了。
這讓大家都吃驚不已。
雖然大半年時間沒下雨,也不至于要鬧到逃荒的地步吧?
可事實就是如此。
好在高山村有條大河,只要你勤快,莊稼還是有收成的。
村長又開始家家戶戶的通知,要是沒啥事,盡量別出去。
還有,趁著現在還有水,盡量想辦法多囤水。
別到時候河水都干沒了,連吃的水都成問題。
話是這樣說,這古代又沒有水泥之類的,可以做蓄水池。
靠泥土坑,根本就囤不住水。
一個個家里有井的,都巴望著這水一直有,不要斷。
可是怎么可能呢?
以前的水位都快滿到井口了,現在下去了好幾米。
要是再這么干下去,沒水都是遲早的事情。
村里有幾戶犟牛,不管村長說啥都不以為然。
糧食他們都沒囤,現在村長又說要囤水,他們更是嗤之以鼻。
哪怕你把家里的缸啊盆啊都裝滿,那也維持不了幾天。
到時候沒水,還不照樣沒水。
王曼聽到村長的話,頓時腦子就活泛開了。
她們家人多,牲口多,用的水肯定也多。
照井里下降的水位來看,再這樣繼續干下去,照樣沒水。
尤其是冬天,本來就很少下雨,再這一干,那就更不用說了,搞不好連大雪都不下。
王曼思來想去,都沒有想到好辦法。
想說用石頭壘一個很大的池子,可是石頭也裝不住水呀!
至于水泥,她沒這個能耐做出來,只能放棄。
家里那個小魚塘,里面的水只有一半了,想要用它來裝水,根本就不可能。
王曼這兩天不但在屋里轉圈,也在儲物間里轉,看能不能想到一個極好的辦法。
別說他還真想到了一個。
那就是挖坑,用油布做隔離,將水裝在油布里面,這樣水就不怕漏了。
可是這樣,油的需求量就有些大了,而且還要很寬,很厚的那種。
不知道鎮上有沒有?
不行還是得去府城看看。
事不宜遲,現在就得去府城。
別到時候連油布都買不到,那可就麻煩了。
麻六嬸見王曼趕著馬車要出門,趕忙上前攔住:
“曼丫,這天都要黑了,你要去哪里?”
王曼這才想起,是啊,現在太陽都下坡了,離天黑也不遠,即便到了府城也進去不了。
于是她又把馬車趕了回去。
“娘,我去大伯他們那里說點事。”
說完不等麻六嬸問話,便跑沒影了。
麻六嬸嘀咕:
“這丫頭,啥事兒這樣急,連話都不說完。”
王曼到了汪一達家,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
汪一達還沒開口,呂氏卻一拍大腿:
“曼丫這個主意好!
就是這要用多少油布?油布可不便宜。”
汪一達吧嗒了兩口旱煙說道:
“再不便宜也總比出去逃荒的好。
趁著還早,去把老二老三他們都叫來,看看他們怎么說。”
“剛才我碰到鎖頭,讓他去通知二伯三伯了,想必他們很快就來。”
王曼攔住要去叫人呂氏說道。
果然,王曼的話剛一落,就聽到汪一婁有些急喘的聲音響起。
“這是出了什么事兒?干嘛這么急?”
鎖頭去叫他們的時候,說是有急事讓他們快點。
問是什么事,鎖頭也說不出,嚇得他一邊跑,一邊打發孫兒去叫汪一方。
“二伯先坐下休息會兒,等三伯來了咱們再說,不急。”
見汪一婁還想問,王曼又說到:
“放心吧,不是多急的事兒。”
呂氏看了眼王曼,很想說不急才怪。
很快汪一方帶著余氏他們都來了。
等人到齊了,王曼便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
大家都很贊同,說是不管油布多貴,但凡能買到,就多準備些。
銀子哪有命重要?
就這樣說定了,明天由王曼帶著江廣去府城買油布。
汪家的其他人就不用去了。
主要是家里幾個得力的漢子都在外面幫人盤炕。
大點的孫兒們又要燒炭,帶著一些女人去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反而還占了車廂的位置。
這回大家都很大方,一戶人家出了一百兩。
王曼半夜子時的時候,帶著江北風出發了。
兩人一人趕了輛馬車。
江廣留在家里,在院子邊上開始挖坑。
幾個嬸子也沒閑著,都幫忙提泥巴。
王曼他們趕著馬車到了府城時,天已經放亮。
城門外,那些要進城做生意的,賣東西的,排了長長的隊,都等著城門一開好入城。
王曼他們趕忙排在后面,謹防別人插隊。
聽到前面的人都在說這天氣異常的事。
一個挎著籃子的婦人,愁苦著一張臉說道:
“聽村里的老人說,今年怕是有天干,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哎呀,什么叫怕是要天干,都已經天干了。
你是沒聽說好多地方的糧食都沒有收成嗎?
人家都準備拖家帶口出門逃荒了。”
“不是吧,有這么嚴重嗎?我們村倒還不覺得,也聽說。”
“你們村不覺得,那肯定是有河,要不就有湖。
我們表姑一家,村子里就沒河沒湖,已經出門逃荒好幾天了。
說是往江南一帶的,也不知道怎么樣了?”
“照你們這么說,那都是真的了?
我們村也沒聽說,連一點動靜也沒有。”
“肯定是真的呀,糧價都上漲了好幾文,你還不知道嗎?
趕緊要買的買一點吧,別到時候有銀子也買不到。”
“天呀,照你這么說,那還真是挺急的。
我這身上也沒帶銀子,不行,我得回去通知家里人,趕緊買點糧食才是。”
那人說著隊也不排了,轉身就往回走。
見他這樣,接連又走了好幾個人。
顯然,都是想回去拿銀子買糧食的。
開城門的門卒恰巧就聽到這些話,板著臉斥道:
“都胡說八道什么呢?可不許亂炒謠言?
要是被知府大人知道了,通通拉去打板子。”
他這樣一吼,大家都不敢再提了。
低著頭慢慢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