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
洛塵的壓力并沒有李夢琳想得那么小。
兩萬對十五萬,而且還是步兵打步騎混編。
即便洛塵有全圖視野,面對這種級別的劣勢,一樣不能硬碰硬。
首先是在江北的揚州肯定不能守了。
兩萬人死磕揚州,最好的結局就是一換三,然后全軍覆沒。
而且固守揚州,水兵能發揮的優勢也只是轉運物資,很難作為戰略力量使用。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放棄江北,依靠長江天險打防守反擊。
【光昌二十年,二月。】
【洛塵收攏北邊潰兵的同時,宣布放棄包括揚州在內的江北城市,所有人退守長江天險。】
【有投降派世家官員和不愿意抵抗的商人民眾紛紛拒絕撤離,想要留在揚州,提早投降匈人。】
【為了滿足他們的愿望,洛塵不僅沒有強制帶他們離開,還貼心地把他們家眷從江南送到了揚州,以免他們的家眷日后因為江南的堅決抵抗而受到牽連。】
【經過一個月的撤離整合,洛塵成功將兩萬的洛家軍主力,以及三萬愿意聽從洛塵號令的江北雜牌軍全部撤離到了江南,并在渡江節點布置防御。】
【光昌二十年,四月。】
【匈人左右賢王的主力騎兵日行百余里,沿途燒殺擄掠,僅用一個月便從徐州打到了揚州。】
【揚州城內只有世家的私兵駐守,沒有抵抗意志,不等匈人勸降,便主動開城投降。】
【因為一路上都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所以匈人認為南人軟弱可欺,行事更加肆無忌憚。】
【匈人入城后,不論當地人的出身和家世,一律屠殺,并焚毀房屋,擄掠財物,一連洗劫了半個月。】
【由于匈人窮怕了的心理作祟,匈人在洗劫完揚州以后覺得還不過癮,又把兩淮區域,其他州府也洗劫了一遍。】
【至于那些投降匈人的降軍,對自己人下手也不手軟,殺掠效率甚至要遠遠超過這些靠劫掠起家的草原匈人。】
【這場規模浩大的洗劫,一直持續了兩個月。】
【期間江北沿岸伏尸百萬,曾經人口密集的村莊城鎮在匈人的洗劫下已經十室九空,而往北方轉運戰利品的馬車卻全部超載】
【所有匈人都沉迷在了這場意外之喜的收獲中,甚至都忘了繼續渡江作戰,把匈人部落散漫的固有模式展示的淋漓盡致。】
【直到兩個月后,遠在洛塵的匈人大單于催促他們盡快渡江殲滅江南最后的抵抗勢力時。】
【左右賢王才開始約束部眾停止洗劫,征募船只,準備渡江。】
匈人在江北發家致富這兩個月,給洛塵創造了寶貴的喘息之機。
在這兩個月里,洛塵成功將收攏的江北潰兵整合成了勉強一用的軍隊。
現在算上雜牌軍以及自己的嫡系,洛塵已經可以指揮六萬的兵力。
雙方的實力對比,直接從二比十五,變成了六比十五。
雖然差距還是不小,但作為防守的一方來說,已經足夠充裕。
而且除了兵力的增加。
洛塵在這兩個月內,還找人搞來了少量的硝石和硫磺,制造了少量的火藥用作火攻的材料。
而江南的百姓在知道匈人在江北所作的惡行后,也有一部分民眾自愿參與到防御建設中,協助洛塵鞏固防線。
【光昌二十年,六月。】
【成功消化了江北財富的匈人大軍,再次開動起了前進的車輪。】
【匈人靠著從民間搶來了兩千艘的民船,以及在北方繳獲的戰船百余艘,悍然對江南發起了突襲。】
【他們放話將用橫掃江北的態勢,把江南也一并橫掃,從而使這片大地的易主。】
【洛塵通過地圖判斷匈人要在采石磯登陸,便調集所有精銳在采石磯筑防。】
【面對已經在登陸點設防的洛家軍,自大的匈人選擇分東西中三路同時強攻。】
【東路以數百戰船水上強攻,西路利用民船送匈人鐵騎強渡潭頭,中路則是既有戰船,又有民船,依靠人數優勢起到決定性的勝利。】
【面對匈人的三路強攻,洛塵在東路以水軍對水軍,依靠精銳優勢,擊敗了匈人的二流水師。】
【西路,洛塵則在灘頭布置三層拒馬,并安排強弩實行密集射擊,匈人鐵騎受限于拒馬不能展開隊形,在強弩的射擊下損失慘重。】
【至于實力最為龐大的中路軍,洛塵使用海鰍船群以狼群戰術包圍匈人大船,用鐵鉤、長矛破壞其桅桿,待到大船不能作戰,江南水軍再派出戰船前來阻截船身低矮的民船。】
【匈人大船被毀,小船還容易被江南水軍撞翻,而匈人基本都不會游泳,只要被撞翻小船,基本就意味著一船士兵的陣亡。】
【在江南水軍的封鎖下,匈人接下來損兵折將數千人,可依然無法突破江南水軍的封鎖,并在灘頭登陸。】
【實在搞不到大船的左賢王,在看結網的蜘蛛時,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小船容易被撞翻,是因為體量太小,若用鐵索將民船都連在一起,那么江南的大船就不可能再把他們的船隨意撞翻,而且一艘船受損,船上的士兵還可以靠著鐵索跑到另一條船上。】
【匈人積極準備了一個月,在遇到順風的時候,指揮連船出戰強渡。】
【洛塵看到對方搞出的新奇玩意后,當場就笑了。他命人把自己裝滿火藥的小船送入匈人的鐵索連船中間,使用火攻來攻擊刺穿。】
【火船在匈人的鐵索連船邊上爆炸后,直接點燃匈人的連船。】
【匈人的民船都被鐵索相連,一艘船起火,其他船無法脫離,只能任由火勢不斷蔓延。】
【最終,不等匈人登上灘頭,匈人的鐵索連船,就變成了鐵索火船。】
【匈一個多月連攻不克,損失船只兩千余艘,士兵四萬余,士氣徹底崩潰。】
【匈人各部落因為是否繼續進攻而爆發矛盾,支持繼續進攻的左賢王被部將刺殺,隨后右賢王帶領匈人北撤放棄了繼續進攻。】
【此戰,洛塵以兩萬洛家軍正面殲滅四萬匈人,粉碎了匈人一舉滅亡唐人的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