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省水,夏瑜沒有直接刷鍋,而是又借著炒臘肉剩出來的一點鍋底油炒了個茄子,里面放了些豆腐塊。
主食是蒸米飯,沒有湯,大家就喝了碗熱水。
今天小武終于能坐一會兒了,百里凡就把他從屋里抱出來放在院里的長條凳上。
三個人簡單吃了頓午飯。
百里凡和小武仍然都吃得非常盡興。
他們覺得夏瑜做什么都好吃。
茄子還是普通的茄子,但因為吸滿了油脂,加上豆腐特有的香味,整道菜都透著無法言說的美味。
燒臘肉就更好吃了,肉片切得很薄,炒出來的肉片是半透明的,加上蔥的加持,增香又解膩,伴著噴香的白米飯吃進去,整個人都幸福地冒油。
“這辣味是因為你放了辣蓼草嗎?”百里凡很詫異,“可是這里也沒有一點辣蓼草的痕跡啊。”
“那是辣椒醬。”夏瑜也不藏著。
“什么是辣椒?”百里凡很好奇。
“是我們家鄉的一種植物,反正老家的人都這么叫它。”
“我能看看嗎?”
“已經做成醬了,看不出來原來的形狀了。”
百里凡只好放棄了,不過這種辣椒吃起來真的很有趣,渾身都暖洋洋的。
他敏感地覺得這一定是一種不曾被記入醫書的藥材。
趁著刷鍋的時候,夏瑜又偷渡了一些缸里的水進空間的水缸。
百里凡眼里還挺有活兒的,他看缸里的水少了,趕緊又去打水,現在干旱,盡量隨時保持水缸是滿的。
下午,夏瑜發了一大盆面,打算蒸點饅頭。
就今天這種情況,想要出去買現成的吃食肯定是不行了,如果在路上她忽然拿出這些東西,不就露餡了嗎。
所以她就趁著有時間多蒸一些。
和好面之后,先發酵著。
夏瑜想要趁著天晴做一些咸菜,雖然她之前也買了咸菜,但那些大咸菜疙瘩實在是太齁得慌了。
現在她還有很多蔬菜,就打算把買的那些拉秧的黃瓜扭做成腌菜。
姜和大蒜都有,現在最缺的就是辣椒了。
夏瑜暗暗下決心,以后要是能有塊地,她一定會種很多辣椒。
她給小武和百里凡派活兒,讓他們剝蒜。
夏瑜把黃瓜和姜扭洗凈,切成條,晾曬在大匾籮里。
洗黃瓜的水也不會浪費,放在一邊沉淀,可以用來刷鍋洗碗。
這時候蒜也剝好了,她把姜切成片,蒜也切成兩半,一同晾在大匾籮里。
她燒熟了一鍋醬油,盛出來放在一旁晾涼。
舍不得放辣椒,她就拿出一個干辣椒,把里面的籽留出來,再起鍋燒油,放里面放了一點花椒和干辣椒皮,炒出一點香味兒后,放了半盆醬油,還有醋、糖。
一鍋完美的料汁就做好了,盛出來放一邊晾涼。
只要等著黃瓜、蒜、姜被曬干了表層的水分,倒在一起就齊活了。
這時候面已經發好了,夏瑜熟練地把發好的面揉好,切成方形一個個放進屜布上。
百里凡自告奮勇來燒火。
過了十來分鐘,掀開鍋蓋的一瞬間,面香撲面而來。
百里凡不顧燙,立馬就吃了一個:“你這個比外面賣的那種好吃。”
但是面香還是飄了出去,立刻就有人來敲門討要吃的,都被百里凡嚇走了。
百里凡回去收拾他那一堆藥材,夏瑜就回到自己屋里,把饅頭和以前買的包子、雜糧餅都拿出來晾涼。
畢竟在路上她總不能時時刻刻拿出來熱乎乎的干糧,那樣的bUg就太明顯了。
下午黃瓜扭已經曬干了,抽了一些水分,變得很有韌性,這樣腌的咸菜才會清脆好吃。
夏瑜拿出個大壇子,把黃瓜扭和姜片蒜片一層層碼進去,最后把料汁一倒,封口即可。
她先不放進空間呢,等在外面稍微發酵一下,腌入味兒了再放進空間。
晚飯她就簡單做了個蔬菜疙瘩湯,用小菘菜熗了個鍋,倒水進去燒開。
然后把面粉攪拌成小絮狀顆粒攪拌進鍋里,再打個雞蛋,放幾片臘肉,醬油、鹽巴。
濃稠的一鍋疙瘩湯就做得了。
主食就是饅頭,她還給添了一碟老咸菜疙瘩、一碟老醋花生。
三個人呼嚕呼嚕吃飽喝足,百里凡和小武滿足地捂著肚子,感嘆疙瘩湯好吃。
外面的人在挨餓,他們能每天吃得這樣好,真是太幸福了。
尤其是小武,自從流浪以來,總是饑一頓飽一頓的,這幾天是他這幾年里過得最安穩的幾天了。
晚上,夏瑜進了自己的房間,把晾涼的一簍子饅頭和包子都裝進了空間。
今天的月亮終于恢復了平常的顏色,但氣溫還是很高。
夜很深了,四處都靜悄悄的,忽然,有個人頭從夏瑜家的墻頭上冒出來。
他四下看了看,對下面的人小聲喊:“再使點勁兒,往上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