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邊孟慶堂拿著藥和飯盒快速跑回牛棚的時候,蘇祁山已經燒糊涂了,也不知做了什么噩夢,雙手不停的在空中揮舞,好像要試圖抓住些什么。
孟慶堂趕緊上前握住他的手,安撫的拍了拍。等對方慢慢安靜下來后,趕緊沖藥喂藥。
喂完藥他也不敢走,拿著飯盒轉身去了廚房,先把面條拿出來晾著,然后又開始生火熬姜水。
鹿知青說,多喝水有助于排毒,他打算試試,外公晚上吃了他帶來的粥,這些面條他打算留著等明早再下。
期間又回屋看了兩次,感受到熱度在慢慢下降后,他才有心思考慮鹿聞笙今晚的舉動。
細細想來處處透著怪異,別的不說,就呂浩大半夜的出現在葛大爺家門口這件事兒就很可疑……
還有鹿聞笙說的那些話和那瓶治心臟病的藥,她怕是知道些什么。
想到前幾次他來外公這里時,就隱約感覺有人跟著他,如果他沒感覺錯的話那這個人大概率就是鹿聞笙了,可是為什么呢?她是沖著自己來的還是沖著外公來的?
“有必要談一談了……”
————
就在鹿聞笙、沈玲玲、呂浩坐在門框上要睡著的時候,終于聽見了隔壁門的開合聲
鹿聞笙推了推旁邊的沈玲玲和呂浩道:“韓沐辰回來了,趕緊起來。”
呂浩睡的迷迷瞪瞪的,隱約聽見人喊他,忙睜開眼睛,又用袖子擦了擦口水:“嗯?哪兒呢?”
鹿聞笙無語道:“在你家,快去把人叫回來,我們吃個宵夜。”
呂浩答應一聲就去翻院墻……
沈玲玲看了看手表:“都三點半了,我去把面條下了。”
不管怎么說,她提著的一顆心也算是放下了。
鹿聞笙也跟著去了廚房:“我給你燒火。”
沒多大一會兒韓沐辰就跟著呂浩進來了,小小的廚房頓時熱鬧了起來,迎著灶臺里的火光和桌子上的煤油燈,鹿聞笙看見韓沐辰滿臉笑意:
“怎么才回來?”
韓沐辰回道:“路上不好走。”
然后從兜里掏出一卷錢遞給她:“這是賣野豬的錢,一共九十六,我留了五十,剩下的這些你收著當我們的伙食費。”
鹿聞笙剛要推拒就聽韓沐辰繼續道:“你如果不收的話,我就帶浩浩單獨開火了。”
呂浩立馬哀怨的看著她:“鹿姐我不要……”
鹿聞笙無奈,只好把錢收起來:“行,我先收著,以后我們賣了東西也都拿一部分出來當家用。”
三人齊齊點頭:“嗯嗯嗯。”
沈玲玲:“你先去洗洗,一會兒就開飯。”
韓沐辰:“好。”
他一邊在外走一邊想,這樣被關心被照顧的感覺真的很好,本來他以為這么晚了,大家肯定都睡下了,所以就干脆騎自行車回了隔壁。
可是當呂浩那小子翻墻回去的時候還真給他嚇了一跳:“大半夜的你在隔壁干嘛?”
呂浩無辜道:“等你回家呀,快走跟我回去吃飯。”
也沒等自己說話,呂浩直接上前拽著自己的胳膊往墻根那里走。
“辰哥我先上,你在下面托著我點兒哈,這墻有點高,我一下還上不去,要不干脆在墻上開個門好了……”
韓沐辰一邊托著呂浩的屁股往上送,一邊聽著他絮絮叨叨的說個不停。
這人怎么這么多話……
吃過飯后就已經四點多了,倆人又翻墻回去補覺,鹿聞笙想到她還讓沈卿塵來吃早飯!現在恨不得抽自己倆嘴巴子……
“玲玲你困不困?”
沈玲玲搖頭:“不困,怎么了?”
鹿聞笙提議道:“那什么,我昨晚不是讓沈卿塵來吃早飯嗎?這都快天亮了,咱倆要是睡了一時半會兒肯定醒不了,不如咱把東西給沈卿塵送去,然后再回來睡?”
沈玲玲想了想點頭:“也行,我去烙兩張餅。”
鹿聞笙趕緊攔住她:“不用,就把那個小鍋給他,再裝點兒面條和咸菜,讓他自己煮得了。”
沈玲玲睜大眼睛:“這樣會不會不太好?”
鹿聞笙:“沒什么不好的,我去給他寫個紙條你先收拾一下啊。”說完就一溜煙的跑進屋寫紙條去了。
不過片刻,沈玲玲就收拾了一個背簍和一個小竹筐,等鹿聞笙出來就看見背簍里是小鍋和柴,甚至上面還有滿滿的兩壺水,另一個籃子里是搟好的面條和小青菜,還有一碟一涼拌黃瓜和兩個雞蛋。
“好家伙!你是真周到……”
她本來想的是就給一個鍋一把面條就得了唄……
鹿聞笙背著背簍,沈玲玲提著籃子,二人有說有笑的往大隊部去。
等到招待室門口后,輕手輕腳的把東西放下,又把紙條放在里面,就回去睡覺了。
鹿聞笙:“估計這一覺得睡到日上三竿……”
沈玲玲:“差不多吧,明天中午你想吃什么?”
鹿聞笙想了想道:“包水餃吃吧,好久沒吃了。”
沈玲玲點頭:“行。”
她好像是受到了某種啟發,回去后就唰唰唰的寫了一張紙條貼在堂屋門上:
“你倆去公社割點肉,笙笙想吃水餃!”
至于給誰寫的,那不一目了然嗎?反正那倆會爬墻……
————
凌晨五點
沈確準時醒了,睜開眼睛下意識的摸了摸旁邊的位置,已經沒有人了。
沈確老氣橫秋的嘆了口氣就開始穿衣服。
沈確:請叫我老確,謝謝!
等他收拾好出門的時候,就見他小叔在門口拿著張紙發呆:
“小叔,你看什么呢?”
沈卿塵淡定的把紙折起來仔細的放進襯衣口袋回道:“沒什么,趕緊打拳去。”
沈確:“哦……”
他就知道逃不了!認命的走到院子中間拉開架勢就開始打拳。
沈卿塵慢慢的把背簍里的東西拿出來,心里還在想紙上的內容:
“姐們兒昨晚去干了一票兒大的,你晚點來哈,我得睡覺,中午請你吃大餐!”
沈卿塵看著籃子里的東西勾起唇角:“好吧,我等你的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