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華蓋殿。
早朝把正事都商量完了以后,李善長便一個人單獨出列,“陛下,臣還有事要奏!”
而華蓋殿的上方,此時坐在上面的朱元璋,聽了李善長的話后,也不禁是皺了皺眉頭。
畢竟……
方才不是已經(jīng)把事情給商量得差不多了?
這正準(zhǔn)備抬起來的屁股,此時也不得不重新又坐了回去。
“左丞相,你還有什么事要奏?”
李善長也是一臉高興的表情道:“陛下,禮賢館,昨日似乎是來了一位賢才。”
這話題朱元璋自然是感興趣,畢竟他如今連六部的官員都還湊不齊呢。
哪有古代的皇帝,自己立國了,結(jié)果卻是連官員都湊不齊的。
當(dāng)即便激動了起來,“你快說說,誰來了?”
朱元璋這么一問,其他人也都好奇了起來,尤其是這浙東文人這邊。
李善長便道:“這個人,可能陛下并不認(rèn)識。”
“哦?”朱元璋方才那么一問,肯定是以為某個江南的隱士出山了,可聽了李善長這么一說,頓時又感覺有點不是很對。
李善長哪里不清楚朱元璋的心思呢,便又道:“此人,目前還很年輕,約莫,也就是二十歲,據(jù)他自己所說,他未曾有讀過什么書,甚至連字,都寫不好,但臣以為,此人的才略,就是比之在座的,恐怕也不遑多讓。”
就愛賣關(guān)子,就愛賣關(guān)子!
整得朱元璋接下來都有點急了,問道:“你說了那么多,所以此人到底是誰?”
李善長便道:“回陛下,此人名叫李可。”
“李可?”
不知情的人都開始面面相覷,議論紛紛。
“你認(rèn)識?”
“不認(rèn)識。”
“這名字確實沒有聽說過。”
李善長又道:“陛下,陛下可曾還記得,前幾日,您還讓我們一起商議這遷都之事?”
坐在上面,一臉姿貌雄偉,奇骨灌頂?shù)闹煸氨愕溃骸笆怯羞@么一件事。”
李善長便又道:“當(dāng)時,幾乎所有人都發(fā)表了各自的意見,但是,聽了以后,都讓陛下覺得不是那么地滿意。畢竟他們所說的,大多都不過是老調(diào)重彈。臣一開始看了此人的文章,也是一驚……”
好吧!
朱元璋受不了了,“左丞相,你趕緊說,可別在這賣關(guān)子了。”
李善長只好道:“此人提出,不管是南京,還是北京,皆可以成為京師。”
“這里的南京,就是如今的應(yīng)天府。”
“而北京,則是如今的大都。”
“至于長安、洛陽、汴梁這些地方,則全部被他否定了。他的理由也很簡單,長安、洛陽,隋唐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沒落了,每年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漕運,才能把十分之一的糧食給送到長安,洛陽興許好一點,但洛陽比長安土地更加地狹小,若是將來不想沒飯吃,學(xué)隋唐當(dāng)逐糧天子,就不應(yīng)該定都在此二處。”
朱元璋聽罷也是問道:“那汴梁呢?”
李善長道:“汴梁,李可在文章中說,那本是宋太祖、宋太宗北伐的軍營,那地方本就不適合作為國都,只是燕云十六州一直沒能要回來,最終才不得不把國都臨時建在那,這不是說這個地方好,而是,對當(dāng)時的大宋而言,能選的,也只有這么一個地方了。”
朱元璋聽了以后,又問道:“那南京呢?就是應(yīng)天府,他說應(yīng)天府適合作為國都?這又是什么道理?”
李善長便道:“這就不得不提到他所提到的塞王體系了。”
朱元璋:“什么玩意?”
李善長:“回陛下,是邊塞的塞,王者的王,塞王體系。簡單地說,就是以南京為首都,再把陛下的兒子分封到陜西、山西等北方地區(qū),在長城一線,汴梁-山東一線,以及南京的西部一線,分別設(shè)置各種王府,讓他們一起共同抵御外敵入侵。其職責(zé)包括,但不僅局限于巡視邊關(guān)、修筑防御工事、組織軍隊訓(xùn)練等。”
這邊身為御史中丞的劉基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口水唾沫都快要被他噴出來,“那這樣豈不是要變成七國之亂?陛下,這行分封之事,萬萬不可啊!”
朱元璋看了看劉基,也覺得有道理,“咱還以為你這人能多有才呢,這不是弄得七國那么地亂?李善長,你這不會是糊涂了吧?”
李善長一點都不慌,因為一開始,他也是這么認(rèn)為的。
隨后李善長便道:“文章中,對如何限制塞王的權(quán)力,也做出了解釋,可以限制塞王手底下士兵的人數(shù),藩王之間,也可相互制衡,文章里說,保大明五十年,應(yīng)該沒什么問題。”
所有人:“……”
朱元璋頓時就不樂意了,問道:“那五十年后呢?”
李善長便道:“這有兩種可能。”
朱元璋:“什么意思?”
李善長便道:“文章中說,定都南京,有利于大明成為海上強國,反之,定都北京,則大概只能成為陸上強國。”
朱元璋眉毛都不禁是皺起:“什么海上強國,陸上強國?”
李善長道:“文章里說,定都南京的好處是可以方便溝通海外,到時候,大明的財力,會遠勝兩宋,而且,說不定還能打下海外的領(lǐng)土,令海外萬國臣服,便是唐朝盛世的萬國來朝,都未必能夠比得上。”
劉基閉眼跟著思考了片刻,緊接著便道:“這塞王都不一定能穩(wěn)定,大明如何去謀劃海外?”
李善長便又道:“文章中說,南京的財富若是能十倍、百倍于塞王各地,有錢了,那還怕收拾不了塞王嗎?打仗,打的就是錢糧,憑借海上的利益,南京可以成為全國最有錢、糧食產(chǎn)量也最高的地方。其他單個塞王,哪能是朝廷的對手?”
“不過文章也指出了,這必須代代明君,而且代代君主都有相當(dāng)?shù)钠橇Γ帽葕^六世之余烈的秦國,條件相當(dāng)苛刻,才有可能不至于亡國,所以,定都南京,分封塞王,李可并不怎么推薦。”
得!敢情你說這么多,你最后給我來一個不推薦!你這是在玩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