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進入茶陵客家人居住的林區小山路,走著,走著,前面忽然會出現一個小房屋。
這就是客家人的涼亭。
涼亭有五米高,上面蓋有彬樹皮,兩邊有厚厚的泥墻,山路從中間穿屋而過,兩旁還有一排長長的木凳。
這是專門為行人而設置的休息場所。
以前客家人居住在原始森林中,與外界聯系的,就是一條畸曲的山路。
這樣的山路非常難走,不僅路陡,而且還經常塌方,山上有石頭滾落下來。
最關鍵的是,有時還不能按時回家。
漆黑的夜晚,在山高林密的小路行走,是非常危險的。
因為遠古居住的森林里面,有虎、狼等猛獸,這些野獸經常襲擊人類。
據傳,山寨里曾發生一起群虎傷人事件。
一天,一個山寨闖進二十多頭饑腸轆轆的猛虎。
當時,山寨里的大人都去深山干活去,留在家里都是老人和孩子。
在村東頭,有一個七歲的小孩正在玩耍,幾頭猛虎立即撲了上去,把他撕得粉碎。
孩子的慘叫聲驚動了屋里的老人。
他們見老虎來了,立即關上了房門,然而還是晚了。
有幾戶人家的屋被老虎闖了進去,除了咬人,這些還咬豬牛雞等物。
一時間,山寨里哭聲震天,慘叫連連,整個山寨鬧得雞飛狗跳。
據事后統計,老虎咬死五人,咬傷四人,山寨里的豬牛基本被咬死,可以說,山寨是尸橫遍地,慘不忍睹。
還有山寨里的羅婆婆也被老虎咬死了。
但她不是在山寨里,而是死在森林里。
一天清晨,羅婆婆走出山寨,去山上打柴。
這個地方離山寨有點遠。
按理來說,山寨外面就是山,到處是柴火,沒必要去遠的地方。
其實不然。
正因為離得近,所以很多人就近取柴,天長地久,幾十年,上百年過去了,柴就變得越來越少,所以砍伐經久耐燒的柴,還是需要離山寨四、五公里的地方才有。
羅婆婆經常來地方。
這地方有野豬,但猛獸很少見,這天,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偏偏出現了一只老虎。
她第一時間看到了這只老虎。
老虎也看到了她。
她慌忙扔下木柴,迅速朝山路邊跑去。
很快她跑到了山路邊,老虎也從上面躥了下來。
路邊放有一捆捆干柴,她迅速推倒干柴,想給老虎制造障礙,然而,還是遲了。
老虎朝她撲來。
她被倒在地,被老虎撕咬血肉模糊。
她凄厲的呼救聲和慘叫聲,驚動了附近的山民。
他們聞迅趕來時,老虎已經跑了,但羅婆婆已經命喪虎口。
她的一家得知消息后,哭得稀里嘩啦,撕心裂肺。
大家都扼腕長嘆!
羅婆婆的兒子是山寨首富。
于是,為了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他建議除了加強山寨建設外,在客家人經常出現的山路上,建一個亭子。
一是可以借行人休息。萬一回耽擱,回不了家,晚上也可以在這里睡覺。
二是防野獸侵襲,即使野獸來了,也有一個躲避的地方。
他的建議得到大家的肯定。
他率先拿出了一部分建設費用,其他的山民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然而,涼亭建設很不順利。
主要是有一個人不同意。
因為涼亭是建在山路邊,而這個山路權卻是這個人的。
他說道:"要建亭子可以,先拿買路錢。"
大家自然不干。
畢竟是公益事業,如果助長此類風氣,以后公益將無法推行。
其實,建這個涼廳,對他家有利,因為就在他家山上,堆放東西,躲避風雨和猛獸都是好地方。
既然他不同意,大家商議之后,就修改了地方,在另一個比較遠的地方建亭。
此地離山寨有點遠,但一樣可以方便大家的出行。
亭子建好之后,這個人的報應也就來了。
一天,這個人的母親在自家的山上砍柴,遇到一頭野豹,她頓時嚇得魂飛魄散,拼命向路邊跑去。
她知道前面有一個亭子可以躲避,于是直奔而去。
可惜需爬一段山路,且山路凹凸不平,她氣喘吁吁爬過山坡,剛趕到亭邊時,野豹也趕來了。
野豹一口就咬住她的脖子,痛得她嗷嗷直叫。
當時亭內有山寨村民在休息,見野豹傷人,立即揮舞著木捧趕來相救。
雖然及時趕走了野豹,但還是晚了。
野豹咬斷了她的脖子。
她當場死亡。
消息傳出,大家都非常惋惜,都說,如果亨子建在她家山路上,就不會出現這個悲劇了。
這個故事在客家山寨間廣為流傳,以后建涼亭,再也無人阻攔。
其實,涼亭不僅能擋野獸,而且還能救命。
一年冬天,有一個在外做生意的商人回山寨。
當時,天上正下著鵝毛大雪,眨眼間,天地山林間變得白茫茫的一片。
同時刺骨的寒風在空中肆虐,森林中不傳出樹木被折斷的聲音。
這個商人開始出發的時候,天上并沒有下雪,進入林區山路,開始飄起了大雪。
結果雪越來越大,堆在山路上有一尺之厚,同時,寒風凜冽,刮得他的眼睛都無法掙開。
他跌跌撞撞在山路上爬行,越爬路越難走,一不小心,翻在路坎下。
最糟糕的情況出現了。
他的左腿扭傷了,站不起來,也就是說,他無法行走了。
在這個冰天雪地的林區,回不了家,只有凍死在這里。
正當他異常絕望的時候,他看到了前面有一個涼亭,于是,拖著傷腿,在雪地里爬了過去。
經過不斷地努力,他終于爬到了涼亭邊。
這里沒有雪,而是干凈的泥地,而且靠墻邊還有幾張木凳子。
他坐在凳子上,休息片刻,然后找來枯枝葉,點燃了一把火。
在亭邊會有人放上一些木柴,供行人烤火用。
他用上了。
外面雖然寒風刺骨,由于有了火,他的全身暖哄哄的,再不懼嚴寒了。
他在這里度過了四天四夜,由于是回家,他的身上帶上很多吃的,所以熬到了雪停的一天,直到有人路過,才把他接回了家。
所以,客家人的涼亭不僅是遮風避雨的亭子,而是客家人的救命亭。
它在客家人心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