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武帝瞇起眸子,“你的意思是,有人教唆太子?”
“父皇,太子年輕,儲君應該學的是治國之策,學習如何像父皇一樣,成為一代明君,可東宮不知從哪,多出幾個幕僚來,太子是儲君,儲君何須幕僚?”
這話倒是不錯。
養(yǎng)幕僚,心難免會歪。
姜武帝哼的聲,“你少拍馬屁,別以為夸朕兩句,朕就會饒了那個逆子。”
姜南梔:沒想讓父皇饒了他。
“父皇,我為長姐,對太子也有規(guī)勸引導之責,兒臣請旨,去東宮督促太子,絕不再叫他做出有損儲君身份的事來。”姜南梔不偏不倚的說。
姜武帝擺手,“你想去就去,告訴那個混賬,若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來,朕就廢了他!”
“兒臣遵旨。”
目地成功了一半。
末了,姜武帝又補充一句,“將太子身邊的人料理干凈。”
等的就是父皇這句話。
南梔勾唇,“兒臣明白。”
計劃達成。
借父皇的手,斷太子臂膀,還能名正言順的入東宮查探,真太子的下落。
從御書房出來,靜香便問,“公主,我們現(xiàn)在去東宮嗎?”
姜南梔搖頭,“不,先去見母后。”
母后定然是在等她的。
太子被禁足東宮,母后肯定著急。
姜南梔深吸一口氣,有些事,也該讓母后知道了。
“去,讓南梔來見本宮。”
姜南梔剛到鳳儀宮外,就聽見了母后的聲音。
母后向來是沉得住氣的,這次卻明顯焦躁了。
“母后,我來了。”南梔進殿。
周皇后確實心急,她一到南梔面前便問,“你弟弟被人針對,你可知情?”
母后眼中,有懷疑。
對她的懷疑。
南梔看的分明。
她頷首,“我知道,風聲是我放出去的。”
周皇后眼神一變,臉上帶著怒氣和不敢置信,“給本宮一個解釋,太子是你親弟弟,你不幫他,反而踩他一腳,南梔,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嗎!”
“母后,你冷靜些。”姜南梔想安撫她,可皇后不讓她碰。
南梔無奈,“我有話與母后說,陳嬤嬤,讓所有人退下。”
陳嬤嬤是母后身邊的老人了。
嬤嬤看了眼皇后。
皇后怒氣未消,嬤嬤也只得叫人退下。
“寢殿四周,不許有耳朵。”姜南梔補兩句。
“是。”
陳嬤嬤辦事嚴謹,公主說不許隔墻有耳,她便會盯緊。
“母后,您難道沒發(fā)覺,太子同以前,不大一樣了嗎?”南梔語氣平穩(wěn)。
皇后卻聽的心頭一顫,“你這話何意?”
姜南梔抿唇,目光平靜的凝視母后,“您當年送走的那個孩子,找到了嗎。”
周皇后瞳孔一震,“你……”
“女兒知道,母后還有一個兒子,我還有胞弟。”南梔說。
皇后從震驚,到錯愕,最后慢慢平靜下來,跌坐回鳳位上,望向姜南梔的眼神,復雜極了,“他……你弟弟,還好嗎?”
母后聲音都啞了。
南梔知道,母后問的是送走的那個。
她說,“他很好,而且就在我們身邊。”
周皇后再次怔住,隨即像是明白什么,“東宮……”
“是他。”南梔面色凝重了些,“真正的太子,只怕被他幽禁起來了。”
周皇后心揪了起來,忍不住落下淚來,“本宮最擔心的事,還是發(fā)生了。”
“這些年,我與你父皇一直沒放棄尋找那孩子,可音訊全無,我擔心,他會不會遭人利用,怨恨我們,擔心他在外受苦,到底是本宮的兒子,竟能在我們眼皮子底下,冒充太子。”
皇后雖心痛,但也很快冷靜下來,那孩子必定是心中有怨,才會對太子下手。
南梔詫異,“父皇也知道?”
皇后點頭,“那也是你父皇的孩子,他如何能不知,送子離宮,你父皇也是默許的,畢竟是自己的血脈。”
“雙生不祥,愚昧傳言。”南梔道。
皇后嘆氣,“如今說這些還有什么意義,南梔,此事還有誰知曉?你父皇他……”
“父皇不知道,我沒告訴他。”南梔說。
皇后也就明白了,為什么太子會行事出格。
為什么他性子越來越乖戾。
那孩子,是想毀了太子的前途啊。
“南梔,你父皇信你,本宮也信你,但只有一點,不要傷他性命。”
母后何其睿智通透。
只要她明白是怎么回事,就不會阻攔南梔行事。
因為母后知道,冒充太子,為禍東宮的后果有多嚴重。
稍有不慎,真假太子都保不住。
“他畢竟也是你親弟弟。”母后說。
南梔頷首,“我來就是讓母后安心的,女兒會盡力保全他們。”
皇后愁容不減,她在后宮,一舉一動都有人盯,所以,不可輕舉妄動。
南梔住在宮外,行事總要方便些。
周皇后鎮(zhèn)定下來,舒了口氣,“本宮聽聞,你接了世子妃去府上休養(yǎng)?”
“是,世子妃身子不太好了。”南梔道。
皇后擰眉,“你那表兄也是個混賬,他忘了當初自己是怎樣求來的。”
頓了頓,母后又說,“周逸云縱有千萬個不是,看在你舅舅的面子上,你幫著勸勸葉婉兮,周家好,她才能好。”
這話,姜南梔沒接。
且這話,她不贊同。
周家好,未見得葉婉兮就會好。
如今是周家很好,葉婉兮卻不好。
“母后,舅母這個時候去祈福,是否也有意默許表兄納妾呢?”姜南梔隨口問。
看的出來,母后不好回答這問題。
也罷。
她理解母后的用心,母后希望自己母家好,這沒什么不對。
只是,葉婉兮的意愿和委屈,不該被忽略埋沒。
“小輩的事,母后就別操心了,那都是他們的因果。”南梔開口勸慰說,“母后要穩(wěn)坐后宮,只有母后好,我們才能好。”
周皇后也就不多說了。
東宮。
姜南梔帶人去了東宮,宮人想攔又不敢攔,“公主,您等奴婢們先去稟報太子殿下……”
她這算是闖宮的架勢了。
東宮的侍衛(wèi)很快就攔住了路。
南梔停下腳步,她儀態(tài)端方,貴氣天成,說話氣定神閑道,“九貍,將東宮眾人收押,一個不留,若有反抗者,以抗旨論處,格殺勿論。”
“是!”九貍拔刀,一人提刀上前開路,面對東宮侍衛(wèi),氣勢絲毫不輸。
“我看誰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