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
對于風起云涌的大秦而言,足以發生太多變故。
但在南安郡,這三個月,卻像是一場,由神明親自執筆,描繪出的,創世史詩。
曾經,這里是帝國版圖上,一個偏遠、富庶,卻又充滿了六國遺恨與士族頑疾的普通郡縣。
而現在,這里,已經變成了整個大秦,一個無人知曉,卻又足以讓任何知情者都為之膽寒的……戰爭堡壘。
云陽城外,十萬畝良田,阡陌交通,溝渠縱橫。
墨班,這位墨家的最后傳人,在這片土地上,找到了他畢生的大道。
他沒有再去研究那些精巧的機關,而是將所有的智慧,都投入到了,與土地的搏殺之中。
一種由他親自改良,被命名為“墨子犁”的曲轅犁,被推廣到了每一片田地。它比大秦官府制式的直轅犁,省力了不止一半,耕作的深度和效率,更是提升了數倍!
同時,一種“三圃輪作法”被強制推行。每一塊土地,都被分成了三份,輪流耕種不同的作物和休養,以保持地力的生生不息。
墨塵甚至,還根據后世的記憶,指導匠人,燒制出了一種,能改良酸性土壤的“草木石灰肥”。
當第一季的粟米,獲得前所未有的大豐收時。當那些曾經只能勉強果腹的農戶,看著自家糧倉里,堆積如山的金黃色糧食,激動得相擁而泣時。
他們,不再信奉天神,也不再祭拜鬼神。
他們,開始在自家的神龕里,悄悄地,立上了一個,用泥土捏成的,年輕人的牌位。
牌位上,只有一個名字——墨塵。
在南安郡,墨塵,已是……人間的,神。
如果說,農部,是這座新興王國的“血肉”。
那么,工部,便是它,無堅不摧的“筋骨”。
南安郡境內,所有被查抄的礦山,都在王翦麾下那支“工程兵團”的開采下,日夜不息。
一座座,比咸陽那座原型爐,還要巨大數倍的立式高爐,在山谷中,拔地而起。它們,如同沉默的鋼鐵巨獸,吞噬著海量的鐵礦石和焦炭,吐出的,則是源源不斷的,閃爍著死亡光澤的……“考工鋼”!
而那條,由王翦親自督造的,通往西蜀的“超級馳道”,更是一項,足以讓始皇帝都為之震驚的奇跡工程!
數萬名“新生營”的匠人,用“水泥”澆筑橋墩,用“考工鋼”加固棧道,用“杠桿”與“滑輪”撬動萬斤巨石。他們,在這崇山峻嶺之中,硬生生地,開鑿出了一條,寬達三丈,平坦如鏡的,鋼鐵巨龍!
它的建成,將讓西蜀的天府之國,與南安這片戰爭堡壘,徹底,連為一體!
云夢商會,則成了這個王國的“血脈”。
陳掌柜,這位曾經的糧商,如今,已經成了南安郡,乃至整個荊楚之地的,地下錢王。
他手中流通的,不再是沉重的銅錢和金餅。
而是一張張,印制精美,蓋著“考工司”與“云夢商會”雙重印信的……“計功券”!
它,比黃金更可靠,因為它能換來糧食。
它,比權力更誘人,因為它能換來技術。
它,已經成了,這片土地上,唯一的,硬通貨。
而就在顧家,還在為了那虛無縹緲的“西域黑石”,在遙遠的西域,瘋狂地揮灑著金錢時。
陳掌柜,已經用這些“計功券”,悄無聲息地,控制了整個南安郡周邊,所有的商業命脈。
他們,在用一種,顧雍,乃至李斯,都無法理解的方式,進行著一場,降維打擊般的……經濟戰爭!
這一日,南安郡,郡守府。
墨塵,正與趙清寒,以及所有核心成員,站在那副,已經擴大了數倍的沙盤之前。
沙盤之上,南安郡,已經不再是一枚孤零零的棋子。
它,已經變成了一座,擁有了自己完整“農工商”體系的,堅不可摧的……神城!
就在這時,兩份來自不同方向的密報,幾乎在同一時間,被送到了墨塵的案頭。
一份,來自江東。
是甘寧的親筆信。
——“顧家,已是強弩之末。其為尋‘黑石’,變賣家產,府庫空虛。又因仿制‘工裝甲’不得其法,耗費巨大,作坊內,工匠離心,怨聲載道?!?/p>
——“另,其長子顧昭,已于半月前,率三百家奴,攜重金,前往西域,至今,杳無音訊?!?/p>
——“敢問東家,收網之時,是否已至?”
墨塵看完,只是淡淡一笑。
他知道,顧家這條魚,已經,徹底廢了。
他將目光,投向了另一份,來自北方的密報。
這份密報,來自咸陽。
來自,丞相李斯的心腹。
信上的內容,很短。
卻讓整個密室的空氣,都為之……凝固。
——“扶蘇公子,已至函谷關。隨行,有北地精銳三萬,太原新軍三萬,共計六萬大軍?!?/p>
——“公子,仁德。然,其身邊,多有舊日儒生、六國之后。沿途之上,常有士子,上書,言‘考工司’為‘淫巧之術,亂國之源’,言‘商稅一體’為‘與民爭利之惡法’?!?/p>
——“公子,雖未表態,但,左右之人,言語之間,對墨先生您,頗有……微詞?!?/p>
——“丞相大人,讓屬下,問先生一句——”
“帝都,已為您備下,斷頭臺與封侯臺?!?/p>
“君心,難測?!?/p>
“先生,歸來,是為臣,還是……”
“為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