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你們動靜鬧的夠大啊,連小童自己都沒想到,本以為是去幫個忙,結果成了最大的受益人。”
電話那頭,孫琳感嘆著說道。
從那年暑假到現在,她跟洛珞一直沒有斷了聯系,只不過她那邊的話劇團同樣很忙,今年一直在全國巡演,要不然公安局長的角色,洛珞原本想找她出演的。
不過即便錯過了這個角色,但孫琳對于學生執導的第一部電視劇還是格外關注的。
跟其他人一樣,她也深知洛珞的天才,只是沒想到他能憑一部這么短的劇,就掀起這么大風浪。
《開端》徹底火了,作為中國少見的時間循環題材,這樣的設定一經播出就引發了好奇與討論,代入感十足。
新奇的設定、高能的劇情、緊張的節奏等,激發了觀眾高漲的追劇熱情。
而且不只是洛珞自己跟劉藝菲兩個人的火,劇中的每一個主角配角,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劇中所涉及的人性、救贖、小人物群像、真實情感也獲得了諸多共鳴和認同,讓這部劇在懸疑獵奇性之外,又收獲了一大票來自劇情層面的熱議和支持。
她指的小童自然是張嘉譯。
除了男女主之外,首當其沖的便是作為劇中正面人物的刑警隊長張嘉譯了。
這位在行動中奮不顧身,有勇有謀的刑警隊長,不知道收獲了多少人的喜愛。
而且在劇中,他是唯一一個相信李詩情和肖鶴云的人,甚至有不少觀眾都覺得,他有沒有可能真的相信的循環,甚至參與了進去。
“這個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大家,沒有。”
發布會上,面對記者和觀眾十分關心的這個問題,張嘉譯沒敢直接回答,而是把目光看向了洛珞。
洛珞也沒有故作玄虛,直接回答道。
這部劇里,只有他們兩個進入了循環,沒什么好隱藏的。
今天是他們在江蘇衛視舉行的發布會。
雖然這部劇才剛剛播出不久,但因為劇集較少,所以后續的幾個上星衛視的發布會,都會在這幾天里集中舉行。
整個劇組也是忙到飛起。
王勁嵩和幾位北電的教授老師,不是每次都有空,所以發布會的固定成員便由洛珞、劉藝菲以及張嘉譯三人組成。
恰好,這也是觀眾們最希望看到的三個人。
前兩位自然不用多說,而當面對李詩情:
“如果有一天,您收到一個陌生人發來的短信,上面說,有一輛公交車馬上要在二十分鐘后爆炸,需要您的幫助,您會相信它,然后馬上出警嗎”
“我會毫不猶豫的出警”
這堅定的一句話不知道俘獲了多少觀眾的心。
“您不會覺得,這是什么惡作劇,或者是報假警嗎”
“我們一定會把他揪出來,讓他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如果這個事情是真的,我們出警,就可能挽留一車人的性命,對嗎。”
“相信不光是我,我所有的同事,都會這么選擇,這也是我們做警察的意義。”
張成的話如同炸雷一般在所有觀眾的腦海里響起。
“您當時說完這句臺詞,我在家里都快跳起來了,真的太帥了。”
在現場有粉絲直接表達了對張嘉譯的喜愛。
可以說張成隊長的這份初心,是李詩情能成功救下乘客們的關鍵。
“謝謝,謝謝”
臺上的張嘉譯忙不迭的道謝。
戲外的張嘉譯跟戲中那個刑警隊長很像,也是一臉的正氣,這都是他多年工作的氣質養成的。
其實他對于自己居然有了粉絲擁躉,能獲得這么多觀眾的喜愛這件事,是十分意外的。
他從十多年前從北電畢業,就進了西影工作。
十年來大大小小的戲拍了二十多部。
類型呢卻都大差不差,基本是以官方衛視制作為主的正劇,電視劇電影都有,后者呢又以劇情片為主。
通常都是臺里有什么需要,或者上面有什么要求,他們就按那個類型拍。
十幾年來,農民,工人,老師,商人,包括去年跟洛珞首次合作《國家使命》演的軍事科學家。
警察也不是沒演過,2000年,他主演的劇情電影《睡不著》里,飾演的便是一個派出所所長。
不過數遍過去他演的那么多角色,卻從來沒有一次像現在這樣,受到這么多人的喜愛和追捧。
他之前就想過要不要轉型的問題,近兩年也開始脫離西影,適當拍一些生活氣息更濃郁的電視劇。
原本他還有些猶豫不定的想法,隨著《開端》的熱播,逐漸堅定了起來。
洛珞此刻還不知道,隨著他的改變,又一個人的人生隨之偏離了原本的軌跡。
除了部分喜歡張嘉譯的粉絲,大部分的觀眾當然還是把注意力放在洛珞和劉藝菲的身上。
鎂光燈閃爍中,洛珞與劉藝菲并肩站在舞臺上,身后大屏幕正播放著《開端》中公交車爆炸前,李詩情抓住肖鶴云手腕高喊“抓流氓”的經典片段。
引得臺下爆笑連連。
還有不少舉著“開端”、“肖鶴云,李詩情”、“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燈牌的觀眾,激動的揮舞著手臂。
“茜茜,李詩情從孤立無援到成為‘資深玩家’,你如何把握這種成長層次?聽說你在片場會主動要求重拍,是真的嗎?”
記者率先問道。
跟洛珞之前的判斷一樣,這部戲無論誰來演,最出彩的位置一定都是在李詩情的身上。
也就是他是導演,才能在圈內人眼里更受關注。
至于觀眾,他們才不會管劇本誰寫的,電視劇誰拍的,他們更關心劇中的角色。
“我覺得李詩情的堅韌來自她對生命的敬畏,每一個生命在她的眼里都有著不可代替的意義,而事實證明她是對的。”
劉藝菲的回答迎來了全場的掌聲。
如果說《開端》播出時,憑借的是他們從沒見過的創意,時空循環的題材來吸引觀眾。
那么隨著劇情推進,讓他們沉浸在里面的,則是劇中的每一個人。
尤其是兩人明明已經逃下公交車的那段,卻依舊想要回去救人,最讓人動容。
原本有點自私的肖鶴云也被李詩情說動。
經歷過十幾次的循環,車上的每一個人對他們都有了新的意義。
他們吃過馬國強的西瓜,聽過焦向榮的故事,接受過阿姨的藥和大叔給的衛生巾。
而在這個過程中,《開端》也陸續的把車上的每一個人背后的故事講了一遍。
他們這才發現,原來這部劇并不是淺顯的講一個創新的科幻故事,甚至不是一個老套的英雄主義。
它不僅是科幻懸疑劇,還是一部生活小品集。
正是因為車廂的乘客太過普通,生活的世界太過真實,所以在真正的社會規則的約束下,他們沖破循環反而更加困難。
相比于“時間循環”的設定,主角和乘客們的生死抉擇更能引起思考,與屏幕外的觀眾們達成共情。
“洛導給了我很大信任,他鼓勵我提出想法,劇組平等的創作氛圍讓我更敢表達,就像戲里詩情逐漸學會主動掌控循環一樣”
對于自己在這部劇里的表現,劉藝菲沒有居功,而是如此說道。
“但這次確實讓大家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你,在這部戲里的轉變很大,大家都十分喜歡你的李詩情,自然不做作,但又富有愛心。”
有觀眾如此說道。
他們從劇中看到的李詩情更加真實。
面對爆炸也會害怕,也有過猶豫,但最終還是堅定了下來。
“謝謝大家的喜歡”
劉藝菲微微鞠躬致謝道。
從這部戲開播,她就一直關注著網絡上媒體上的消息。
她也是第一次感覺到大家對她是如此的喜愛,這跟她演《金粉世家》,以及接下《天龍八部》時,外界的質疑紛紛完全不同。
“洛珞是怎么想到寫出這么一個劇本的呢?”
隨著劉藝菲的回答,記者也把注意力放在了洛珞身上,要問洛珞的問題可就太多了。
“受到了一些之前作品的影響和啟發,就想到寫一個關于時空循環的題材。”
洛珞說道。
“我們看這部劇的時候,感覺你的角色其實跟藝菲的相比,似乎她才是主角,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
這也是很多記者一直好奇的問題。
從觀感上來說,他們都覺得李詩情的戲份更重。
但洛珞是編劇也是導演,這么大方的嗎,自己的角色設計的有點小自私,給劉藝菲的角色卻這么光偉正。
“確實如此,在整個救援的過程,李詩情都是主導的一方,如果沒有她的堅持,肖鶴云在第一次獲救時,說不定就會一走了之。”
洛珞很想表示,這已經是我盡量給自己加戲的結果了,但主線劇情沒法改啊。
這劇本又不是真由我寫的,要是我自己寫,肯定把99%都設計給自己,賺他個幾千積分。
不過當著媒體自然要找點好的理由,就像他曾經說的:
“看似是李詩情和肖鶴云對萌萌父母的救贖,實際上是李詩情對包括肖鶴云在內所有人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