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敢啊”
周圍的同行這一刻紛紛投來敬佩的眼光,哥們你是真敢問哈,沒看到嘉賓席上坐著多少領導是吧。
此刻如果從舞臺上往下看,便不難發現,隨著這個記者的提問,不少人都變了臉色。
不過倒是被質問的洛珞神色如常,絲毫沒有意外的樣子。
前世見多了類似的場面,有的媒體致力于伸張正義,也有的媒體大吃人血饅頭。
雖然他目前的人設很穩,但也不會盲目覺得全國上下都一致認同他了。
畢竟,他的學識再淵博,立的功再高,研究成果再了不起,還能高的過袁老去?
有人質疑早在他意料之中。
“感謝你的提問”
洛珞輕抬眼眸,側臉在鎂光燈的照射下像一道鋒利的弧線。
無論這個記者是真心覺得他造成了醫療資源的浪費,還是被人當槍使跑不過攪局,他都無所謂。
正好借此機會,給《良醫》正名。
與其說對方想打他一個措手不及,不如說這個質疑正中下懷。
只見洛珞走到一旁負責控制大屏幕的工作人員身旁,低聲說了句什么。
“原本是打算邊播出邊放,今天給大家提前看了。”
洛珞輕笑著說道。
隨即身后的屏幕畫面一轉,他們準備的第二波預告放了出來,跟第一個預告不同,這是一個現場急救的醫療案例。
依舊是既不只靠精彩集錦刻意烘托氛圍,而是一步步剪輯了整個醫療和故事發展的簡化視頻,區別在于這次還有一個急救的過程。
隨著視頻里一個老人摔倒在地,畫面一晃洛珞和李兵兵兩人已經身著白大褂從急救車上跑了下來。
輕拍患者詢問.觀察胸部起伏觀察瞳孔
在確定患者呼吸微弱后,立馬開始心肺復蘇。
只見洛珞雙手飛快交疊在患者胸前,掌跟置于兩乳連線中點,垂直向下按壓,深度5-6cm,速率100-120次/分鐘。
而李兵兵則是采用抬頭提頦法給患者開放氣道,每30次按壓,給患者吹氣兩次。
循環30:2的按壓與通氣,一套流程可謂是行云流水。
很快老人便恢復了意識,被抬上了救護車,送往醫院進一步診斷治療。
但如果沒有這么及時的急救措施,即便有好心人給他送到醫院,他能否撐到那一刻呢?
這顯然是個未知數,沒有人能預料這樣的后果。
然而現實不會每次都像電視劇演的那樣美好,警匪劇里壞人被繩之以法,醫療劇里病人被搶救回來闔家團圓,愛情劇里有情人終成眷屬。
事實上遺憾才是常態。
“如果路上堵車,如果病人情況危急沒能撐到醫生到來,如果事發位置偏僻壓根就沒有醫生,會是怎樣的悲劇?”
“但如果你剛好會對應的急救措施呢?”
“其實很多急救措施的難度并不高,甚至是一學就會,但仍然有太多人對此不了解,也沒有專業的學習過。”
“我不敢說有多少人會因為看了《良醫》學會的知識,從而救下多少人,但哪怕只有一個人因此獲救,哪怕只是一個拖延時間撐到醫院的機會,我覺得都是值得的。”
洛珞說完之后沒等記者回復,便看向了臺下的嘉賓席:
“柯院長,以您專業的眼光看來,我們剛才的心肺復蘇還算標準嗎?”
坐在一群白大褂中間的,赫然是北醫大三院的柯弘文院長,左手邊是神外主任田茂輝,右手邊則是協和的副書記。
“非常標準,可以列入教學案例的水準了。”
柯弘文接過話筒如此說道,評價高到了極致。
此話一出,臺下頓時掌聲雷動。
沒有人懷疑北醫大的院長專門跑這來撒謊給洛珞站臺,這種又不是多高端的急救手段知道的人其實不少。
根本就沒必要撒這種低端的謊,否則一播出豈不是直接露餡。
只是他們沒想到,洛珞拍這部戲居然還有這樣宏大的愿景,科普醫療知識這哪是個普通商業片導演應該有的思想。
你不應該想盡辦法拿著作品賣錢嘛?
不愧是能參與設計殲-11的超級學霸,未免也太正能量了點吧。
鞏固完國防力量,又來建設和諧社會了?
不只是把臺下的觀眾和記者,就連主創團隊里,也未必都是人人清楚,李兵兵便是如此。
回頭看向屏幕里定格的最后一個自己和洛導搶救成功的畫面,轉回身來是臺下觀眾送給她和洛珞仍然沒有停歇的掌聲。
她不由想起了當初拍戲時為了練習這些操作吃過的苦。
洛珞當時可真是嚴格啊,讓他們一板一眼的按照要求練習,不達標堅決不能拍攝。
當時他們還不理解,總覺得洛珞有些矯枉過正,小題大做了。
如今看來,誰也沒有他看的長遠。
想到這里,李兵兵望向洛珞的目光有些意味深長。
她不清楚洛珞是已經料想到了這個局面,所以提前布局,還是真就是抱著這樣一個宏大的目標去創作的這部劇。
但無論哪一種,這個站在聚光燈下的男人,此刻都有種別樣的魅力。
隨即,洛珞干脆一口氣把后續的幾場預告全放了出來,讓觀眾意外的是,每一場居然都是不嚴重,但格外實用,日常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外傷止血燒傷處理氣道異物梗阻骨折與扭傷.中暑急救
任權、張嘉譯、何冰,等幾位演員接下來也陸續出現在畫面里,給各種情況的傷病進行緊急治療,每一位的動作都十分標準,完全不次于剛才的洛珞和李兵兵。
看到這一幕,大家才知道在這部劇里,洛珞居然花了這么多心思,竟然就是為了推廣這些急救措施。
否則很難找到一個理由說服他們,洛珞為什么要這么做。
醫療劇又不是第一次拍了,以前那些用替身的,一帶而過的,甚至壓根就不描寫醫療場景,光打著個醫療劇的幌子談戀愛的。
也沒見誰的收視率因此低了,如果只是為了賺錢,那洛珞大可不必多此一舉。
想到這里,大家望向那名出頭的記者,目光已經有點不對了。
“這你是怎么好意思站出來質問的?”
“可是.”
那名記者似乎還想說點什么掙扎一下,奈何眾怒難犯,看著周圍幾道鋒利的目光,他也只得訕訕坐下。
“劇中所有醫療場景均在工作間隙拍攝,專家累計參與時長不足他們年接診時間的0.3%。”
洛珞再次解釋道。
如果說剛才只是在表示這部戲的作用未必會比那些醫療專家去救人來的小,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那么這次就真的在解釋,他并沒有主次不分的去過多占用醫療資源,我們都是趁著醫生護士們閑暇之余才拍的。
如果這你都有意見的話,那些醫護人員都不會干:
“我們休息時間想干啥就干啥,要你管!”
“況且,在我看來,真正的醫療資源浪費,是急診室里擠滿把普通感冒當絕癥的患者、是全民健康素養落后導致的過度醫療、是互相不理解的緊張的醫患關系.”
洛珞忽然提高聲調,背后的手術刀模型應聲亮起幽藍冷光:
“而《良醫》要治的,也包括這份認知層面的頑疾。”
話音一落,觀眾席爆發出零星掌聲,很快匯成雷鳴。
看著大家被洛珞打動的一幕,劉藝菲攥著羽絨服毛領的指尖終于緩緩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