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節不收禮”
在新聞結束廣告跳出來的第一秒,張曉燕便十分熟練的按下了音量鍵,隨著兩個卡通老人的聲音越來越低。
他轉過頭來,看向一旁的兒子:
“你拍的那個戲這么厲害?”
“嗯~昂”
洛珞答應的并不是很痛快。
說實話看到新聞的第一刻,他也有點懵。
雖然傳播醫療尤其是急救常識,也是他這部戲的初衷之一,但是他真沒有想到這么快就會被人用上。
救人的男生還一個勁的提到了《良醫》和他的名字,這未免也太巧了吧。
巧的簡直像是有策劃的一場宣傳行動。
“昂~是什么意思?”
張曉燕卻對兒子支支吾吾的反應不甚滿意,一部戲的傳播直接救下來一個鮮活的生命,而這還只是一開始,還只是剛報道出來的一列。
未來還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因為他們家兒子的這部《良醫》而受益,這簡直是功德無量的好事,你含糊個什么呢?
“那什么,我先打個電話去。”
洛珞一邊說著一邊跑回了臥室。
是他的沒有推脫的必要,但不是他的,他也沒有那么厚的臉皮無功受祿。
拿起手機調到通話記錄里的第三位,撥了過去。
“喂,洛總。”
電話只響了兩聲便被接通,那頭傳來了一個清冷的女聲,正是溫嵐。
“溫姐,你看新聞了嗎?”
洛珞開門見山的問道,甚至連是哪個新聞都沒提,如果溫嵐看到了自然會知道他說的是什么。
果然,電話那頭都沒有絲毫停頓:
“剛看完,正準備給您打電話呢,您就先找我了。”
溫嵐如實的說道。
“哦?那你是找我是打算?”
盡管是疑問的語氣,但洛珞似乎已經猜到了溫嵐打算干什么。
“洛總,您的劇起了這么大作用,這可是個天賜的宣傳機會,我們要不要推它一把,加一加熱度。”
果然,不外乎是借機宣傳的事。
她說的沒錯,這確實是個很好的宣傳機會,不過是天賜還是人為的,洛珞還要打個問號。
“這件事,不是你們策劃出來的吧。”
洛珞突然狐疑的問道。
盡管他覺得應該沒這個可能,但以防萬一還是確定一下的好。
“當然不是,誰敢瞞著你干這么大事。”
溫嵐連忙否認,偽造這種新聞雖然效果很好,但要是被發現,那反噬可不是一般的大。
以拾光映畫有《開端》珠玉在前,《良醫》眼看著又是個大爆款,這種蒸蒸日上的好情況,她犯得著冒這么大險嘛。
“那就好”
聞言,洛珞也是徹底放下了心,只要別是他這邊的人干的就好。
“你再問問央視那邊,別是他們的人為了《良醫》盡快發酵,有個好口碑,精心策劃了這一出。”
不過隨即他便想到,除了他們拾光映畫,還有一方也有可能干出這種事。
見識過種種奇葩新聞的他,可不會對央視有任何神圣的敬畏感,也不覺得他們就干不出來這么荒唐的事。
“好”
溫嵐痛快的答應一聲,掛了電話便構思了一下措辭,準備給央視那邊的負責人打過去。
如果換個人告訴他,央視親自下場自導自演這么一場大戲,居然是為了給一個私營的影視劇公司出品的一部戲打造正面形象。
她必然嗤之以鼻。
多大臉啊,讓央視給你干這種事?
然而說這話的是洛珞,那還真不是沒可能。
只不過他這邊給央視打去電話,核實一下新聞的真實性,得知這確實就是個巧合。
雪花飄落在央視大樓的落地窗上,跟溫嵐對接的購片主任一臉苦笑的搖著頭,新聞當然是他們發的,但事情可不是他們策劃的。
現實就是比書里說的還巧,跟溫嵐想的一樣,雖然為了洛珞和《良醫》這部劇,他們肯定愿意不遺余力的宣傳。
但實在沒必要做這種畫蛇添足的事情。
而另一邊,得到溫嵐肯定答復的洛珞也放下心來。
真的是巧合就好。
然而,事實上,這還真不是什么巧合。
當然也不是人為策劃。
而是一場注定發生的急救案例。
在互聯網時代待得太久,洛珞還是忘記了在這個信息稍微閉塞的時候,他的這部熱播劇能帶來多大的影響。
教育部大樓會議室,投影儀正播放著近幾天爆發的幾場堪稱教科書式的急救案例。
距離《良醫》已經播出半個多月,從各地的新聞來看,因為這部劇受益的遠不止火鍋店那一個案例了。
“水中窒息要先查口腔”
救下溺水游客后,在第一時間掰開女孩下顎取出水草的工人英雄徐培文如此說道。
“《良醫》第三集溺水急救流程”
播放完這段新聞后,操作的工作人員如此加了一句,隨即便播放下一段。
“俺這沒有干凈的紗布,這臟衣服包上怕萬一感染了就麻煩了,就試試電視里看的那個法子,把衣服卷起來塞到他腿后面,然后使勁讓他圈著,還真管用。”
面對工友被鋼筋劃傷小腿大出血的危急情況,農民工老潘把衣服卷起來墊在了傷員的膝窩處,然后把他的腿盡力屈曲,借層墊物壓住動脈,達到了止血的效果。
“第十三集,屈肢加墊止血法。”
工作人員繼續說道,顯然又是一個《良醫》里演過的案例。
“心肺復蘇.”
“燙傷處理.”
一個個新聞和《良醫》里相對應的案例在投影儀上不斷播放著。
醫學教育司司長推了推眼鏡:
“真該讓那些照本宣科的學校看看,什么叫沉浸式教學。”
《良醫》火了。
雖然有洛珞執導并領銜主演,李兵兵,任權等當紅明星主演,更有李學建、王學圻等大牌影帝視帝加盟,這部劇本就熱度很高。
一月份首播,收視率便居高不下,以2004年的數據看,直接竄到了前三。
不過盡管有洛珞這么嚴謹的執導拍攝,系統多項技能的嚴格把控,但這部劇的本質其實并不驚艷。
起碼比起《開端》來說,劇情上沒有那么的吸引人。
但隨著一個個病例的展開,觀眾能在熒屏上看到類似投影一樣的器官3D圖,頗有看劇學科普的意思。
還能學到很多實用的知識。
這就是前期《良醫》給觀眾的印象。
要問所有看過的人,對這部劇的評價,絕對都豎起大拇指,表示這是一部好劇。
但要說是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看,那還真不一定。
畢竟作為醫療劇,它的受眾在那擺著呢。
注定沒有大制作的武俠劇,劇情狗血的肥皂劇來的吸引人。
奈何隨著那些得益于這部戲獲得正確急救的新聞放出,《良醫》以另一種方式火了。
即便是許多對醫療劇不感興趣的觀眾,看著那一個個的新聞,也不禁大感好奇:
“我倒要看看,里面那些知識是不是真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