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拾光映畫一間中型排練廳被臨時改造成了劇本圍讀會場。
巨大的落地窗拉上了厚重的遮光簾,營造出室內偏冷的氛圍。
長條會議桌上,鋪滿了密密麻麻貼著標簽的劇本,紅、藍、黑三色記號筆隨處可見,保溫杯、筆記本、錄音筆也依次排開。
空氣中彌漫著速溶咖啡的香氣和一觸即發的創作能量,正是開機前夕·最后一場大型劇本圍讀會。
洛珞坐在靠近投影屏的位置,劉藝菲一身簡潔的職業裝坐在對面,戴著屬于法醫高亞楠的金絲眼鏡,眼神專注。
上一次時佳雪是無框眼鏡,這次在洛珞的建議下給她換成了金絲眼鏡。
用洛珞的話說:金絲眼鏡很斬男,她是法醫高亞楠……還一套一套的。
舒唱則坐在劉藝菲旁邊,手里拿著周舒桐的筆記本道具,記錄得很認真。
男二號周巡這個靈魂人物,早在之前就定好了秦浩來出演,這也是洛珞的提議。
他對秦昊在《隱秘的角落》和《無證之罪》里的印象很深,周巡這個暴躁的刑警隊長,他一定可以勝任。
而且兩人的年紀相差不多,要是找個年紀太大的演員,即便洛珞打扮的裝束再成熟,也會顯得有些古怪。
所以拾光內部的演員符合這個要求的就所剩無幾了,尤其是洛珞的老搭檔張嘉譯更是第一個被排除在外。
且不說年紀如何,就那副一臉正派好警察的長相,就跟匪氣十足的周巡絲毫不沾邊,更別說在電視劇中期要誤導觀眾,讓大家以為周巡是反派了。
張嘉譯正面角色演的太多,角色定位就不合適。
于是,劇組果斷找了秦昊。
這時候的他,還名聲不顯,除了因為《青紅》走了一次戛納外,就沒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了,對于能接到拾光的項目邀請十分激動。
尤其是在聽說他是男二號,而男一號居然是洛珞后,這種情緒更是達到了頂峰,片酬待遇一樣沒問,直接就跑過來試戲了,現在也是如愿加入了劇組。
至于其余主要配角——警局從警員到局長、法醫助理、酒吧???、嫌疑人們——都已到位。
執行導演吳桐主持,圍讀會正式開始。
沒有寒暄,直接從第一幕開始:
“津港市刑偵支隊,接警中心電話此起彼伏……關宏峰走進辦公室,目光掃過忙碌的警員……”
洛珞的聲音低緩沉穩,每一個字都像帶著重量敲在桌面:
“周巡,西郊那個滅門案,卷宗再給我看一下?!?/p>
沒有任何戲劇化的強調,那份刻在骨子里的凝重和若有若無的疲憊感,瞬間勾勒出關宏峰的形象輪廓。
還不是那個影帝秦昊的周巡立刻接上,壓力驟增。
圍讀有條不紊地進行。
當劇情推進到發現關鍵尸體的現場——
“案發現場,一股濃烈的**氣味彌漫……高亞楠提著工具箱,穿著白大褂走進警戒線,身后跟著緊張的實習警員周舒桐……”
老陳念完場景描述。
劉藝菲開口了,聲音不高,透著一種職業性的冷靜和抽離感:
“現場溫度18攝氏度,濕度偏高,加速了尸體**,初步目測,死亡時間至少在48小時以上,創口邊緣有生命反應……死者最后時刻應該還活著?!?/p>
她的語速適中,清晰地將那些冰冷的法醫學詞匯——“尸體**”、“生活反應”、“創口形態”——平穩地說出來,毫無違和感。
甚至在對身旁“舒唱”念臺詞時,微微側頭解釋了一句專業術語的概念,語氣耐心但不容置疑。
這份融入角色的專業感,讓在座的編劇和導演都悄悄交換了贊賞的眼神。
過去的“仙氣”和“活潑”被一層薄霜覆蓋,一種新的、屬于法醫高亞楠的質感正在成型。
相比于原本的劉藝菲,她走出了一條新的路,雖然是在洛珞身邊學習的,但最終呈現出來的,卻不像是洛珞這種完全的“體驗派”。
要說起來的話,倒是跟王志聞的表演方式有些類似。
王志聞擅長將自己完全融入角色,讓角色的思想、情感、習慣成為自己的自然反應,觀眾看到的仿佛就是角色本身在生活,而非演員在扮演。
劉藝菲雖然還遠遠沒有達到這種境界,但她也有了自己的特點,看起來“不像在演戲”。
摒棄了夸張的肢體動作、刻意的表情設計和戲劇化的腔調,追求一種近乎本真的、自然流露的狀態,這一下反倒是讓她提升了更多。
舒唱扮演的周舒桐,聲音里帶著一絲強自鎮定的顫抖和敬畏:
“高……高法醫,這么大的刀口,兇手是不是……力氣非常大?”
她把一個菜鳥刑警面對死亡現場的恐懼與求知欲演得頗為傳神,目前整個劇組準備時間最長的就是她了,實在是很刻苦,其次是秦昊。
“創口深度和力量有關,但與兇手的體格未必成正比,刀身角度和動作軌跡更重要?!?/p>
劉藝菲語氣依舊平靜,仿佛在闡述一個客觀事實,目光專注地盯著虛空中的“尸體”,又補充了一句:
“周舒桐,遞給我組織鉗,我需要看創口內部?!?/p>
……
圍讀漸入佳境,每個人物都在臺詞交鋒和情境復盤中活了起來。
洛珞飾演雙胞胎的切換,語氣、節奏、眼神變化都開始在臺詞間隙展現,他不需要過多的外在動作,聲音的控制就足以區分關宏峰的沉穩克制和關宏宇的桀驁外放。
房間里只有紙張翻動的聲音和角色們投入的臺詞:
“關隊,這指甲縫里的纖維,跟第一個被害人外套成分一致……”
“停一下”
洛珞的聲音響起,打斷了飾演某刑警的演員,語氣平靜但不容置疑:
“這里是法醫鑒定中心,高主任的報告還沒出完,臺詞里的‘外套成分’表述太模糊了,應該是‘微紅色腈綸纖維,初步比對與被害人A外套袖口內側織補線成分高度吻合,建議現場復勘重點篩查袖口破損的衣物’?!?/p>
他看向劉藝菲:
“亞楠,補充到你的報告里?!?/p>
劉藝菲立刻拿起筆記下:
“好,微紅色腈綸纖維……”
老陳在旁連連點頭,迅速在劇本上標注修改意見。
“看吧,我跟你說什么來著?!?/p>
吳桐小聲跟旁邊的執行導演交流:
“你是沒跟洛總合作過,有那個閑工夫擔心洛總那里出現狀況外的問題,倒不如多擔心一下咱們自己的分內工作,洛總的洞察力可不是開玩笑的?!?/p>
“要是被他發現太多問題,有咱們好看的了。”
執行導演剛來拾光不久,見此情形都驚了,他只是知道洛總執導的時候要求嚴格,怎么做演員也了解那么全面嗎?
大佬你演的是個刑警隊長,對法醫的流程也這么熟是要干嘛!
圍讀繼續。
洛珞時而扮演關宏峰提出刑偵邏輯的疑問,時而代入關宏宇糾正混社會的氣息,對關鍵證據鏈條的鋪設近乎苛刻。
劉藝菲則在高亞楠的專業臺詞中不斷調整,力求每個術語都準確,語調冷靜但并非毫無溫度。
舒唱努力跟上節奏,在周舒桐“軸”勁兒和“學生氣”之間尋找平衡。
窗外的暮色四合,會議室里依舊燈火通明。
打印機忙碌地吐著剛改好的劇本頁。
溫嵐拿著日程表低聲和制片助理確認著明天開機的交通、餐飲和安保細節,道具師的影子在走廊匆匆掠過——正在為某個爆炸場景做準備,對著技術小組比劃著。
洛珞合上劇本最后一頁,看著圍坐的眾人,眼神掃過舒唱的緊張但專注,劉藝菲已然進入的沉靜氣場,秦昊的周巡,還有每一個為角色投入的演員們。
他站起身,拿起自己的那份劇本:
“今晚,都早點休息,明天早起,片場見?!?/p>
沒有豪言壯語,卻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空氣中沉淀下來。
大家默默地收拾劇本、筆記,互道“明天見”,帶著各自角色的分量和即將到來的挑戰,離開了會議室。
“準備的怎么樣了?”
到最后,只剩下劉藝菲時,洛珞側過頭問道。
“沒問題,準備的很充分。”
劉藝菲笑著說道。
這三天的時間,她和舒唱一塊上了三天的法醫課,見識了各種形形色色的案件和現場照片,從一開始的極度生理不適,到現在已經能平靜面對,進步很大了。
從剛才的圍讀中便能體現出來她的專業性提升很大,勝任高亞楠這個角色完全不成問題。
至于那些“案發現場”確實讓她有些膽怯,但現在也算勉強適應了。
雖然他知道自己家這位,對于拍戲的要求嚴格,但拍戲畢竟是拍戲,他咋也不能把“真家伙”搞出來,所以拍戲時稍微堅持一下就好。
起碼她是這么認為的。
“唔~那就好。”
洛珞聞言很是贊嘆的點了點頭,不過在劉藝菲眼中卻怎么看都有種促狹的感覺,似乎有些不懷好意呢。
不過她又想到之前去《良醫》,探班時的場景,當時也有很多從醫院退下來的器材,甚至有些逼真的道具,她也沒覺得怎么樣。
這次應該也差不多吧。
不過,這個想法甚至都沒有保持了一天。
開機的第一場戲,就給了她一個暴擊,讓她第一次明白……什么叫話說的太早了。
先一章,這兩天加更加的有點累,我先構思一下劇情,之前沒打算拍《白夜追兇》,臨時加的,所以我盡快捋一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