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追兇》殺青宴的酒杯還未涼透,懷柔影視基地的臨時倉庫里已然換了天地。
溫嵐踩著細高跟穿過滿地纏繞的電纜,不銹鋼移動板房改造成的《流浪地球》前期籌備中心彌漫著硝煙味——不是槍炮,是圖紙、模型和焦頭爛額的電話鈴聲組成的無形戰場。
“溫總,又卡住了!”
道具組長老王頂著一頭亂發沖進來,手里攥著一沓皺巴巴的文件,聲音帶著熬了幾個通宵的沙啞:
“模型工廠那邊撂挑子了!行星發動機渦輪葉片的內部蜂窩結構,精度要求太高,就連國際的3D打印廠都做不到微米級的細節復刻!”
他把一疊高清設計圖拍在桌上,那是公司提供的初稿。
《流浪地球》這么一個大項目,當然不可能所有問題都一股腦的推給后期特效去做,道具和布景需要面對的問題一點都不比前者少。
圖紙上,如同史前巨獸心臟般的行星發動機渦輪核心區域,布滿了細密如蜂巢的散熱結構紋路,充滿了精密而粗糲的未來工業質感。
洛珞對道具的要求同樣高的離譜,這哪還是道具啊,感覺做好了可以直接拿去用了。
模型工廠的負責人指著圖紙角落放大的細節,在那邊大聲的嚷嚷:
“這玩意兒是要放進攝影機里懟臉拍的!一點瑕疵在立體鏡頭下就是災難!溫總,不是我們不接,是真啃不動這骨頭!”
他又不是放著錢不賺的傻子,拾光的要求高報價同樣也誘惑力十足,但這種事不是說硬接下來就行的,后期做不好違規的賠償能讓他把自己都搭進去。
他可不敢冒這個險。
溫嵐眉頭緊鎖,指尖敲著桌面,發出急促的嗒嗒聲,這已經是第三家實力頂尖的模型公司拒絕了。
“告訴他們,精度可以再協商,價錢不是問題……”
“真不是錢的事兒!”
老王苦笑:
“人家直說了,有這加工能力的廠子,全在‘國字頭’手里攥著,人家接的都是什么訂單,咱這‘電影道具’?不夠格遞單子。”
空氣一時凝滯。
窗外,一輛重型卡車轟鳴著駛過,拖拽著為“地下城”布景準備的巨大管道支架,揚起一片塵土。
技術難題卡在了工業實力的天花板。
洛珞為這部3D巨制繪制的藍圖正被一個小小的模型部件拖住了腳步。
與此同時,時光科技公司大廈內。
總經理辦公室的門被推開,進來的是負責概念設計和技術協調的項目組長,臉上沒了往日的技術狂熱,只剩凝重。
他身后的投影幕布亮起,展示著龐大的行星發動機外部噴口結構動態模擬圖。
“張總,中科院力學所的風洞實驗室數據剛傳過來。”
他聲音低沉:
“發動機噴口的等離子流束形態、超高溫尾焰與周圍極寒真空環境相互作用的數據……太復雜了。”
“單靠我們現在的河圖引擎算法,想模擬出符合物理規則、又能在IMAX巨幕上震撼人心的視覺效果——算力缺口太大!我們需要超算中心的資源,大批量的機時!”
超算中心?張嘉文心里咯噔一下。
那是國家級戰略資源,立項審批流程漫長,無數尖端科研項目排隊等候。
“中科院那邊怎么說?”
他問道。
組長一攤手:
“很客氣,但也很明確,基礎數據支持沒問題,共享一部分非核心的流體力學模型也沒問題。”
“但要大規模調用他們合作的高性能計算中心資源?牽扯太多,需要更高級別的協調。他們的原話是:‘需要看到更明確的國家任務屬性’。”
他苦笑一聲:
“我們拍電影,在他們看來,優先級還遠遠不夠。”
然而困難還遠不止此,幾天后,難題像滾雪球般擴大。
拾光映畫溫嵐的辦公室里,制片助理小趙臉都快皺成了包子,敲門進來:
“溫總,地下城最重要的主場景——那個巨大的、帶有濃郁前蘇聯重工業遺跡風格的礦坑基地……審批又黃了!”
“地質勘探報告說山西那個最理想的礦坑有煤層應力不穩定風險,國土部門出于安全考慮不放行!地方上推薦的幾個備選……要么規模太小,要么太新,要么……”
她聲音帶著無奈:
“……旁邊全是新建的旅游區,別說封路布景,放個煙餅都能上熱搜!跟劇本里那個荒涼、壓抑、人類文明掙扎求存的氛圍完全不搭!”
溫嵐聞言抬起食指輕輕捏了一下緊皺的眉心,這幾天下來,她的眉頭就沒松下來過。
道具、算力、場地。
每一個環節都像一條冰冷的鎖鏈,捆縛著這個承載著國產科幻電影星辰大海夢想的項目,使其難以挪動分毫。
這還是她上任拾光總經理后第一次遇到這么大的困難。
以前公司的項目,無論是跟誰合作,是他們家的藝人出去拍戲,還是外面的藝人進了他們的劇組,任對方的公司再怎么強勢,藝人再怎么大牌,也老老實實和和氣氣的跟他們合作。
各種潛規則耍大牌的事,更是一件都不允許出現,洛總在公司成立之初定下的鐵律目前都還良好的運行著。
至于籌備和拍戲之中的困難,當然也有,但從來沒有給她造成過太大的困擾。
無他,拾光的名聲在影視圈乃至整個娛樂圈都已經叫的響了,別說那些影視圈的龍頭企業,就是和中影合作,拍央視督導的項目,他們都能做到平等合作不卑不亢,絲毫不會畏首畏尾。
這一份對外的恢弘氣度和對內的嚴格要求,不知道吸引了多少想初心還在的藝人和各種人才。
每一個進入拾光的人,都是抬著頭昂著胸,無比自豪的。
更別說她這個拾光的掌門人了,一路走來順利的不可思議,以至于她有時候都渴望遇上點問題讓她來解決,否則也顯得她的存在太可有可無了。
畢竟,她來拾光可不是單純為了如今在影視圈的地位,也不是圖走到哪里人家都得客客氣氣的喊她一聲溫總的。
要知道,作為拾光最早的元老,她來的時候,這里還叫洛珞工作室呢。
這份眼光和孤注一擲的決心,還有對公司的盡心竭力,才是洛珞信任她,把她從經紀人總監的職位上拿走,放到了總經理的座位上的原因。
她同樣想要自我價值的實現,以及對洛珞信任的回報。
所以,這幾天里,她是最忙碌的一個。
她試過了所有她能想到的商業途徑和人脈資源。
她親自飛往長三角尋找替代的模型制造商,得到的回應大同小異,最高的報價也無法解決問題,核心技術卡在工業能力的瓶頸;
她發動了在中影和影視圈多年積累的關系,試圖迂回疏通超算中心的關節,電話打了一圈,最終換來的是對方負責人委婉的嘆息:
“溫總,真不是錢的事,規矩卡在這兒,大家都有任務排著隊呢。”
至于場地,她甚至提出了天價的場地改造和安全保障方案,地方上的回應依舊禮貌而堅決——安全無小事,尤其這種大型作業。
這種事壓根就不是錢能合法解決的,她越加價,對方反而越不敢同意。
她的桌面上,還攤開著一頁被劃得密密麻麻的通訊錄,上面記錄著幾十個她嘗試聯系過的單位和人名,絕大多數后面都打上了刺眼的紅色叉號。
拾光映畫再成功,在國家級工業體系、戰略科研資源和社會安全管理層面,影響力終究有限。
辦公室里只剩打印機偶爾的低鳴和空調的噪音。
溫嵐雙手撐著額頭,精心打理的頭發垂下一縷,貼在汗濕的鬢角,即便空調正在努力運轉也于事無補。
一股巨大的無力感和深重的自我懷疑涌了上來。
洛總賦予她的重任,她曾自信滿滿能扛起的未來希望,此刻似乎觸手可及卻又遙不可及。
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在通往那個宏大未來的路上,商業的邏輯和影視圈的規則,在真正的壁壘面前是如此蒼白。
她曾經不止一次的想象過,面對問題時,她要如何漂亮的解決,才能不辜負洛珞的信任和期待。
然而現在尷尬的是,問題發生了,她卻沒有絲毫的辦法,她感覺自己的職業經理人盔甲正在寸寸碎裂。
此刻她的辦公桌上,巨大的《流浪地球》項目海報在空調的冷風中簌簌作響,海報上恢弘的行星發動機光柱刺破蒼穹,與現實中籌備組的焦灼形成了無聲的諷刺。
溫嵐面前攤開了那份積壓了數日、遲遲未能形成最終解決方案的問題匯總報告。
每一個“待解決”后面,都緊跟著一個或多個國家級機構的名字:
裝備發展部、航天科工集團、自然資源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國家超算中心……
每一項資源的調動,都遠超一家電影公司的能量邊界。
她想起了洛珞在宣布啟動3D計劃時的眼神,那種穿透迷霧、鎖定目標的銳利和篤定。
現在,她撞在了自己無法撼動的墻壁上。
沉默持續了許久,溫嵐終于深吸一口氣,像是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拿起那份厚重冰冷的報告,紙張在手里顯得格外的沉甸甸。
是該去敲那扇門了。
第二章來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