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次在沉睡中驚醒,李詩情大口的呼吸著新鮮空氣,似乎能借此緩解剛才“夢中”爆炸的窒息。
但因為驚醒時的動作太大,甚至連帶著旁邊同樣在睡夢中的肖鶴云一同醒了過來。
看到身邊這個學生模樣的小姑娘一臉冷汗,像是做噩夢一樣,肖鶴云打開包準備拿紙巾出來,給她擦汗。
結果胳膊擺動間,從李詩情胸前一蹭而過。
看著這個動作,劉小麗頓時瞪大了眼睛。
跑到監視器后面再三確認了一下,只是借位拍攝,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接觸這才沒有做聲。
而公交車內兩個人的表演還在繼續。
肖鶴云張著嘴,一臉慌張的解釋起來。
然而李詩情卻只是愣愣的看著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直到她突然一把抓起了對方的手,將手放在自己的胸前高喊:
“抓流氓啊!”
“咔”
洛珞先是喊了一聲,隨即立馬小跑下車,在監視器里重新看了兩遍這里的鏡頭后才宣布:
“這條過了”
因為大部分場景都集中在公交車上,所以《開端》并不用像其他電視劇一樣,各種跳躍性的拍攝,把一個場景集中拍完,再拍下一場。
他們可以完全按照時間線,一場循環一場循環來拍攝。
這種拍攝方式可遇不可求,對于演員的情感調動,是非常有幫助的。
尤其是像劉藝菲這樣的新人,本身沒有老戲骨那種“隨時隨地大小演”的能力,這樣循序漸進的方式,可以讓她一直跟隨著劇情走。
既是演員,也是觀眾。
情緒自然而然的就在里面了。
對于這一點,劇組的其他人也都佩服不已,只能驚嘆洛珞的天才。
“洛神是真厲害啊”
圍觀的人群里突然傳出低聲的贊嘆。
聞言,羅近無語的翻了白眼:
“說點我們不知道的”
洛神厲害用你強調啊。
“不光是演的好啊,沒想到他做導演居然也這么牛。”
朱亞文辯解道。
“確實”
羅近這才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在圍觀的人群里他們兩個稚嫩的大學生并不怎么顯眼,因為今天表演系近半的同學都來了。
明明暑期將近,又是臨近期末考試的時候。
但是一說來給洛神的新戲當群演,連老師都不反對,痛快的批了假期。
所以,他們這身后還有一大幫人呢。
有的是還沒見過拍戲,單純好奇的過來看看,還有的就像他們來,在戲里客串肖鶴云的兩個朋友,也是一同創業的搭檔。
因為籌備的速度很快,再加上洛珞和北電方面都沒有大張旗鼓的宣揚,所以外界原本都不知道有這么一部戲悄無聲息的開機了。
但隨著北電的許多學生,甚至老師都過來劇組湊熱鬧,洛珞自編自導自演的處女作正在拍攝的消息不脛而走。
大批的媒體記者聞風而動,準備奔赴片場。
洛珞主演的《隋唐》熱播,他本人自然也是聲名大噪,風頭正勁的時候。
但作為演員不過是個新人,他在這時候突然自己拍了部戲,顯然是個很勁爆的新聞。
不過他們的愿景卻注定落空,洛珞卻并沒有接受采訪的打算。
倒不是有宣傳的機會他不用,而是在等一個合適的契機。
現在的關鍵是《開端》的拍攝,而且絕對不能把劇情提前泄露出去。
別說記者了,就連那些北電來客串參演的許多同學,都沒有見到劇本長什么樣,后面的拍攝更是直接清場,沒能看到。
于是記者們也只好拿一些正出席活動,還跟洛珞有交集的其他演員們采訪一下了。
“洛珞自己做導演拍戲我一點不意外,他在拍攝《隋唐》時,就幫譚導分擔過許多導演的工作。”
“別看他是新人,但論起演戲,整個劇組都沒人敢說穩穩能壓住他,甚至可以指導別人演戲,尤其是動作戲。”
正在山東衛視參加活動的黃海兵如此說道。
“雖然我們合作的時候他才剛出道,但第一場戲就給我們整個劇組都驚到了,他是我見過最有天賦的演員。”
“他這次自己編劇做導演,我覺得一定會成功,因為他真的學什么都非常的快,我覺得做導演也是一樣。”
滬上電視劇風云榜的典禮上,蘇友朋面對記者的提問回答道。
無獨有偶,幾乎所有跟洛珞合作過的演員,對于他竟然能自己籌拍一部電視劇的事,沒有感到太過意外。
甚至有些還旗幟鮮明的覺得他必定大獲成功。
這讓記者有些無奈,觀眾們想看的可不是這樣的新聞。
得有爆點,得開撕,得瞧不起才有熱度啊。
他們就想不通了,一個剛19歲的新人演員,自己異想天開的執導一部戲,怎么你們就覺得他一定能成功了?
即便他是公認的天才洛珞。
不過在他們想不通的一片叫好聲中,倒是有一個唱衰的聲音。
“演戲和做導演可是兩回事,不是感覺自己戲演的還行,就可以執導一部戲的拍攝了。”
同樣參加活動時,聶元不輕不重的吐槽了一句。
顯然還在對于自己羅成的角色被搶一事,耿耿于懷。
本來這事都過去了,他也沒有那么想演這個角色,但隨著前段時間《隋唐》的大火,他又不忿起來。
那本該都是他的熱度啊,卻被洛珞突然竄出來搶走了。
但洛珞在《隋唐》里的表現確實驚艷,即便以他挑剔的眼光來看,也可圈可點。
“是個有點天賦的新人”
他也沒法睜著眼說瞎話去批判洛珞的演技。
但做導演和演員可是兩碼事,他自己戲演的也很好,他還想自己拍戲呢,但可能嗎?
他沒這個能力,同樣也不相信洛珞就有。
不過他也深知這種話不能說的太重,因此只是輕描淡寫的評價了一句。
只是在一片叫好聲中,已然很違和了,被媒體記者們抓住大肆報道了一番。
而洛珞因為一直在半封閉的狀態下拍戲,再加上那些所謂的報道也都是些娛樂小報,沒有掀起太大的風浪,因此聲音也沒有傳到他的耳朵里。
一個月后,《開端》片場內:
監視器里的光影定格在劉藝菲蜷縮的指尖——那是李詩情發現肖鶴云脖頸浮現血絲的瞬間。
洛珞盯著畫面沉吟兩秒,突然轉身對燈光組打了個響指:
“老陳,把側逆光再壓暗10%,我要她瞳孔里的反光像碎玻璃。”
他最終還是選擇用【掃描儀】快速的學了些導演、攝影、美工等相關的知識。
好在這部分知識只是比較專業,但并不深奧。
起碼在系統的判定里是這樣,因此林林總總好幾本書加一塊,也才用了一百二十積分。
沒錯,就是采用了這些。
磨刀不誤砍柴工,他愈發覺得這些導演的相關知識沒有白學,相比于他拍戲的收獲根本不值一提。
畢竟是一勞永逸的學習,以后他還會自己拍戲,都能用的上的。
至于【流形重構】、【劇本游戲】這種只針對單一劇本或者戲份的道具,他就沒舍得用。
即便他現在的積分庫存真的有些雄厚了。
作為目前他拍攝的最接近現實年代的劇,這部戲既沒有像《倚天》和《隋唐》那樣對他的身體素質,武術功底有顯著提升。
也沒有像《國家使命》那樣,讓他解決了個重量級數學難題。
不要說拍那些高難度的動作戲時,系統獎勵的道具了,在這部戲里連技能的獎勵目前都沒見到一個。
可以說拍到現在,他除了積分,一無所獲。
但他這唯一的收獲,卻讓他樂開了花,短短一個月的拍攝,就拿到了足足一千積分。
這效率,簡直吊打前面的三部戲。
這也是他為什么覺得自己做導演,哪怕花點積分也值了的原因,這可真是一分付出,十分回報。
他自己做主的感覺也太爽了,瘋狂的為難自己,給自己加油有難度的戲份,然后系統就各種觸發任務。
積分就是這么賺來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