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斯拉夫國的大胡子也清楚赤塔的重要性,它是中東鐵路的連接處,一旦丟失,天朝就只能用卡車運送物資.
幾千公里的路,物資運輸跟蝸牛爬似的,根本跟不上前線消耗。
于是他咬了咬牙,從中亞軍區、烏拉爾軍區抽調大批兵力增援東方,其他地區丟了也就算了,赤塔堅決不能丟。
為了加急獲取物資,大胡子甚至央求天朝用運輸機先運一批武器過去。
天朝自然不會拒絕,畢竟斯拉夫國現在是妥妥的“大客戶”,每天消耗的物資堆成山。
于是大量的天朝運輸機,源源不斷飛往歐陸。
大胡子看著送來的李恩菲爾德步槍和維克斯重機槍,雖然嫌棄,但也只能捏著鼻子接受,畢竟關鍵時刻,有武器總比沒武器強。
不過大胡子也不含糊,為了長期合作,派人送來了莫辛納干步槍圖紙、雅克1型戰機圖紙,急得連壓箱底的寶貝都掏出來了。
與此同時,天朝國內更是一片瘋狂景象。
斯拉夫國的訂單如暴雨般砸來,商人們跟打了雞血一樣,把工業部的門檻都踏破了,全是來求購機器設備的,畢竟這些訂單比米字國的還要多上數倍。
好在張元初早有準備,從系統內提取了大量機器設備,商人們一來,工業部就蓋章讓他們去倉庫領取。
米字國的訂單曾刺激了天朝經濟和工業發展,而斯拉夫國的訂單直接讓天朝經濟和工業騰飛。
以前是每月都有工廠動工,現在變成每天都有。
東北、華北等地成了建廠熱門,就連被小鬼子炸毀的盛京兵工廠原址,也在熱火朝天地重建。
不過,這也導致了全球第一人口大國鬧起了“工荒”。
工廠老板們揮舞著鈔票到處招人,最后不得不跑到桂省等西南地區搶人:“去東北建廠,管吃管住,工資翻倍!”
一時間,大批勞動力涌向北邊,解決了用工難題。
..........
盛京的陽光斜斜鋪在街道上,霍允坐在轎車里,望著車窗外正在拆除的和式建筑,嘴角扯出一絲冷笑。
自打張元初的部隊收復這里,這些帶著榻榻米和木格子窗的房子就跟過街一樣,一棟接一棟被掀了頂。
天朝的地界兒,咋能讓小鬼子的破房子杵著礙眼?
而作為從江南發家的商人,霍允這兩年靠給米字國倒騰紡織品和罐頭賺得盆滿缽滿。
最近斯拉夫國的訂單下來后,他看到了賺錢的機會,揣著半打銀行本票就往盛京跑。
這年頭,賺戰爭錢得趕早,尤其是軍工廠,那簡直是印鈔機。
“老爺,前面就到了。”下人的話剛落,霍允就看見街角拐過幾個金發碧眼的身影。
男人胡子拉碴,女人抱著孩子瑟瑟發抖。
霍允眉頭一皺:“停車!下去問問,咋這么多老毛子涌進城里?”
按理說東北和斯拉夫接壤,偶爾有斯拉夫商人不稀奇,但眼前這些難民破衣爛衫,眼神惶惶,一看就是逃難的。
下人轉了一圈后,回來說道:“老爺,打聽清楚了!這些老毛子都是從遠東逃過來的。
小鬼子在那邊燒殺搶掠,他們熬不住,拼了命往咱這兒跑。也怪了,咱邊界的守軍不但沒攔,還派火車把他們往盛京送!”
霍允聽后有些愕然,看著這些五大三粗的老毛子搖搖頭,他也只是好奇而已。
驅車從城里出來,準備去工地看看的時候,卻發現城門口排起了長毛子隊。
幾個穿灰布衫的政府雇員正趴在木桌上登記,旁邊還貼著張褪了色的告示。
他正想湊近瞧瞧,忽見人堆里鉆出個圓滾滾的身影——竟是老熟人趙佶。
“趙老板,你怎么也來盛京了?之前你不是說在皖南嗎?”霍允看著趙佶笑道。
“喲!我說誰呢!老霍,你能來我怎么就不能來了?這可是賺錢的地方!”趙佶看到霍允有些意外。
“趙老板這是改行當慈善家了?”霍允眼尖地看見趙佶手里攥著本皺巴巴的花名冊:“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您老居然關心起難民來了?”
趙佶鏡片后的小眼睛瞪得溜圓:“老霍你可別埋汰我!政府貼了告示你沒瞅見?
這些老毛子可不是隨便放進來的,最低得識得幾個字,中學文化打底!”
他神神秘秘地拽著霍允往邊上躲,袖口還沾著半截俄文報紙:“咱邊界守軍跟用火車將他們送到盛京,為的就是咱們這邊好招人。
你看,現在這政府正在那邊登記呢,只有登記了的老毛子才能進城,咱們之后招人也必須要招城里邊的,招了之后去政府拿他們的信息檔案!”
霍允挑眉:“中學文化?老毛子個個都是秀才不成?”
在江南招工那會兒,能寫自己名字的工人都得供起來,更別說系統讀過書的了。
趙佶白了霍允一眼道:“您老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政府派了識字的大兵在邊界篩查,能看懂報紙的留下,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的,直接勸返!”
他指了指登記處前的鐵皮箱子:“看見沒?里頭全是他們的文憑,聽說還有在遠東兵工廠當過技工的!”
霍允突然想起自己正在籌建的輕武器廠,圖紙還攤在工地上,最缺的就是懂機械的技工。
他看著登記處前井然有序的隊伍,突然看見幾個穿工裝的漢子被衛兵帶走,登記官舉著張紙直搖頭:“連扳手和螺絲刀都分不清,當咱這兒是難民營呢?“
“瞧見沒?”趙佶捅了捅他:“政府這還有二次把關呢,混子壓根兒進不來。咱要是動作慢了,伊萬、娜塔莎們可就被別的廠子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