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武器研究所
王康又一次來到了這里,不過這次他可不是來看坦克大炮、研究新式步槍的。
而是為了一款神秘的飛行器——空軍“飛鷹計劃”的最新成果。
自打從海外招攬了大批頂尖人才,軍方就像開了掛似的,一口氣啟動了好幾個重磅研究項目。
其中,被張元初親自命名的“飛鷹計劃”,從一開始就備受矚目。
剛走下飛機,王康就迫不及待地拉著張宗靈說道:“老張,你是不是老跟我念叨,傘兵空降風險太高?在叢林里跳傘,非戰斗傷亡大得嚇人。
這事兒啊,可不只是你頭疼,空軍部的大佬們天天開會討論,就連總司令都早有盤算。
老早之前,咱們就啟動了‘飛鷹計劃’,目標就是搗鼓出一款多功能飛機,專治你說的這些‘疑難雜癥’。今天帶你來,就是讓你開開眼!”
張宗靈聽得一頭霧水,撓了撓腦袋:“部長,再怎么研究,跳傘的風險也沒法徹底消除吧?
難不成真有啥飛機,能讓咱們像坐電梯一樣,平平安安落地?咱們現在訓練都在大平原,以后要是在山地作戰,這問題不還是得冒出來?”
“誰說沒辦法?”王康坐進汽車,臉上露出神秘的笑容。
見王康賣關子,張宗靈也不再追問,心里卻好奇得不行。
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終于抵達武器研究所。
王康熟門熟路,帶著張宗靈直奔機場。
遠遠望去,停機坪上停放著一架造型極為怪異的飛行器。
頭頂支棱著巨大的螺旋槳,機身方方正正,尾部還拖著個小螺旋槳,活脫脫一只機械蜻蜓,跟平日里見到的飛機完全不是一個畫風。
“王部長,您可算來了!”一名穿著白襯衫的中年人快步迎上來,正是主持飛機研究的李啟樘教授。
這位48歲的花旗國歸國高材生,雖然眼角滿是疲憊,但眼神里透著興奮。
王康上前握住他的手:“前兩天就聽說直升機造出來了,我這心里跟貓抓似的,趕緊跑來看看。教授,能不能先把數據給我過過目?”
李啟樘點點頭,從助手手中接過一份薄薄的報表:“這款直升機我們叫它‘飛鷹1號’,目前只是個樣機。
前兩日,我們剛測了些大致數據。理論數據報表上都有,但實話說,這次只能算勉強及格,主要是發動機拖了后腿。”
說著,李啟樘朝試飛飛行員招了招手。
飛行員利落地爬進駕駛艙,隨著“轟隆”一聲巨響,頭頂的螺旋槳開始瘋狂轉動,卷起的氣流吹得地面塵土飛揚。
“統帥部給我們下的死命令,是要能搭載十二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再加上兩名駕駛員,總共十四人。”
李啟樘提高嗓門,指著直升機喊道:“可咱們這發動機功率不夠,就算對它‘大改造’,現在最大升力也只能塞下七個人,差得遠呢!”
回顧直升機的發展歷史,初期主要卡在兩個大難題上:
一是穩定性,早期直升機遇到大風就跟喝醉了似的,直打晃;二是升力,也就是最大起飛重量。
不過,李啟樘團隊在研發“飛鷹1號”時,早就把穩定性列為重中之重。
畢竟這是載人上天的家伙,要是在空中“翻跟頭”,那可就是人命關天的大事。
所以,在穩定性方面,“飛鷹1號”還算爭氣,但升力問題卻成了攔路虎。
王康看完數據報表,遞給張宗靈,轉頭對李啟樘說:“教授,讓它飛一圈,我們看看實際效果!”
很快,“飛鷹1號”緩緩拔地而起,穩穩懸停在空中,接著做出原地滯空、快速拉升等高難度動作。
王康指著直升機,對張宗靈說道:“瞧見沒?這就是你們傘兵未來的‘專屬座駕’。
一直以來,統帥部和空軍都把傘兵定位在島嶼登陸、叢林作戰上。為了讓你們安全又高效地投入戰場,才催生出了這架直升機。
我們設想的是,以后你們大規模裝備直升機,直接超低空機降,就像下公交車一樣,落地就能投入戰斗。
當然,‘飛鷹1號’離我們的要求還差得遠,但我相信李教授,肯定能造出完美的直升機!”
張宗靈盯著報表上的數據,又看看空中靈活穿梭的直升機,眼睛都亮了:“好家伙!這簡直是為我們傘兵量身定制的!
要是能超低空機降,非戰斗減員的問題能解決一大半,而且落地后部隊編制也不會亂。”
王康跟張宗靈正聊得熱乎,李啟樘卻皺著眉盯著直升機打轉。
“教授,昨天沒瞅出來,今天咋覺得這玩意兒晃得厲害?”助手抱著記錄本,瞅著天上的直升機直撇嘴。
李啟樘推了推眼鏡:“記下來,穩定性得回爐重搞。”
他撓了撓頭發,又嘆了口氣:“可這升力才是大麻煩,咱國內發動機技術就到這兒了,咋都擠不出更多馬力。”
說著說著,這老爺子又犯了科學家的軸勁兒,盯著直升機尾巴直發呆,要不是試飛員喊他,怕是能對著螺旋槳琢磨到天黑。
等直升機停穩,李啟樘才猛地回神:“王部長,咱得在穩定性上動大手術。”
王康拍了拍他肩膀:“改!趕緊改!不過圖紙先給我們,咱先讓工廠憋出幾架試試水,總不能讓傘兵弟兄們干等著吧?”
“得嘞!”李啟樘點點頭,眼里閃著光。
這可是他的寶貝疙瘩,改不好能睡不著覺。
與此同時,研究所另一頭的火炮試驗場更熱鬧。
幾個技術員圍著根粗鐵管比劃,旁邊堆著跟長茄子一樣炮彈,尾翼還閃著光。
一個毛頭小子扛起鐵管,“哐當“塞進炮彈,瞇著眼對準百米外的靶子。
“砰“地一聲,炮彈拖著火尾巴飛出去,“轟“的把靶子炸成了碎木頭渣。
“嘿,這威力夠勁兒!”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大手一揮:“去拉輛報廢坦克來,試試能不能掀了它的天靈蓋!”
沒一會兒,一輛破破爛爛的 T34坦克哐當哐當地開過來。
技術員扛著鐵管站在百米外,只聽“嘭“的一聲,坦克肚皮上炸開個大洞,黑煙直冒。
好家伙,直接給炸成了廢鐵。
中年人跟撿到寶似的咧嘴笑:“總算沒白忙活,這火箭筒夠給小鬼子喝一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