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面大確實大,卻不像“殿”。
房子的正中設的不是須彌座,而是一把簡簡單單圈著扶手的紫檀木座椅。
兩側的四根大柱呈正方等距,約有兩丈,兩邊都堆滿了竹簡文書。
右通廣內,左達承明。
廣內是漢朝宮廷的藏書之所,象征著皇帝的書庫,承載著帝王的書庫之重。
承明,則是天子左右路寢的雅稱,因承繼明堂之后而得名。
廣內殿的藏書之豐富,堪比古今圖書的寶庫。
而承明殿更是群英薈萃之地,皇帝在此接見文武百官,聚集文人墨客,所以,又稱“著作之庭”,大雅宏達之士在此聚集,校理秘文,啟發篇章,說是人才殿堂一點都不為過。
大司馬不在,中朝以莊助為首引著尚書臺、侍中、給事中等加官排成一行在左邊站定。
公孫弘引著公卿排成一行在右邊站定,然后,公孫弘一人慢慢走到靠近御座右側繡墩上坐下。
這便是姜尚之后,丞相的威儀,百尺竿頭。
蘇文高聲道:“陛下駕到!”
聽到龍行虎步的聲音,公孫弘這時才帶頭山呼:“臣等恭祝陛下——”
“萬歲!萬歲!萬萬歲!”所有的人整齊地俯首稱臣。
劉徹走到御座邊,沒有坐下,只是用一只手扶著御座一側的扶手,漠漠地望著跪在地上的人,“平身吧。”
“謝萬歲!”
劉徹的目光望向了郎官桑弘羊,“說說看,有些什么上奏?”
桑弘羊立刻走入殿中央,朗聲道:“啟奏陛下,有御史署參奏,淮南、衡山二王謀反一案的奏本,還有彈劾皇太子……”
中、外朝官員誰的神色也沒有變化,廷議開始,陛下與中朝官員一唱一和是慣例,但幾乎沒有什么用。
以淮南、衡山二王為例,都已經人死國滅了,參奏還能干什么?剉骨揚灰?
緊接著彈劾儲君,外朝丞相府、中朝大司馬幕府都沒有動作,區區御史署,只是在引人發笑。
果然,劉徹直接道:“還有呢?”
“還有御史大夫李蔡報來請予廷議的鹽鐵策。”桑弘羊道出此次廷議的主要事宜。
“那個,那個——這個鹽鐵策,朕已經讀過了,今日就是想聽聽你們的見解。”
劉徹望向中、外兩朝的公卿,沉著聲調,“這件事,關系到朝廷的百年大計,千年大計,所以你們可以暢所欲言,都談談,御史大夫李蔡!”
李蔡走入了大殿中央,應聲道:“臣在!”
“你可以先作一個說明,朕也想聽聽眾位愛卿的高見。”
“啟奏陛下,鹽鐵策出自民間,關系重大,臣以為,當由賢人親入殿中為諸位公卿,諸位列侯,諸位宗室大臣說明。”李蔡熟練推脫道。
而這,也是劉徹的想法,頷首道:“宣見吧。”
“是。”
東郭咸陽、孔僅覲見。
看到是這二人,兩朝不少官員皺起了眉頭,按照漢律,商人是不可以出仕官吏的,即使是以富訾選官,商人也被排斥在外。
感受著官員們冷漠的目光,東郭咸陽沒有絲毫不自在,侃侃道:“諸位公卿,諸位列侯,諸位宗室大臣,草民現在提出的鹽鐵之策,并不是什么新鮮主張,不過是春秋時期齊國名相‘官山海’的舊事,也是秦國商鞅變法中‘控制山澤之利’的重提,鹽、鐵專賣,由朝廷壟斷經營,寓稅于價,百姓避免不了征稅,又感覺不到征稅。”
鹽、鐵的共性在于,都是山澤之利,且是百姓生活必需品,舉鹽為例,古人很早就認識到“無鹽則腫”,危及生命。
春秋時期的齊國擁有豐富的海鹽資源,晉國則擁有發達的河東池鹽,可以說,鹽為兩國爭霸重要的財富支撐,國以鹽富。
鐵則相反,為兵器之利,能對一切事物進行純粹的批判,鄰國屯糧我屯鐵,鄰國就是我糧倉。
大漢立國七十余年,高祖、孝惠帝、文帝、景帝,都主張無為而治,實行休養生息政策,開放民營,對鹽鐵采取放任政策,因此,一些經營鹽鐵的商人甚至富比王侯。
當然,相當一部分鹽鐵就掌握在王侯手中。
如果在國庫充盈、百姓少事的文景承平時代,放任的鹽鐵政策以及自由市場秩序,對于百姓日常生活來說是一種便利,皇帝并不急于要從鹽鐵之中榨取更多的利益。
如今邊釁不停,戰事不已,加上無節制的徙民、大建宮殿,在無法有效“節流”的情況下,作為大漢天子的劉徹,就不得不考慮如何“開源”,甚而想到了一些不要臉的手段,還沒等實施,東郭咸陽、孔僅就獻上了鹽鐵策,可以說正對劉徹的心竅。
如果把各封國、封縣境內產鹽和鐵礦資源盡數收歸國有,那對現今的大漢財政情況是巨大增益。
封王不在這里,在這里的封侯卻不少,沒有片刻的猶豫,大漢開國功臣曹參玄孫,皇帝的外甥,平陽公主之子,平陽侯曹襄就站了出來,“陛下,鹽鐵專營,恐是與民爭利。”
河東郡“有鹽鐵之饒”,平陽縣更是占盡地利,整個平陽侯府一半以上的收入,都來自鐵利,一旦專營,平陽侯府立時就會陷入困頓之中。
自曹參之后,歷代平陽侯大多碌碌無為,但也不是愚笨之人,盡管曹襄不完全知道鹽鐵專營的本質,但也知道只要朝廷收益增加,受損最嚴重的,只會是百姓。
“那你以為如何?”劉徹冷冷地望著自己的親外甥。
“回陛下,酂侯蕭何教導我祖有言,凡是國策,不宜以大火去燒,當用溫火,甚至用煙去熏,慢慢地成熟。”曹襄講到了當初的“蕭規曹隨”。
“可朕等不及,東郭咸陽、孔僅這個鹽鐵策,深得朕心,此策關系到大漢立國之本,朕心有屬意,爾當如何?”劉徹冷聲道。
“既然陛下圣意已定,臣就不多說了。”曹襄選擇了退讓,和世襲爵位相比,鹽鐵之利也不是不能舍棄。
“你們呢?”
“陛下心有所屬,臣等無話可說。”
“中大夫擬旨:以桑弘羊、東郭咸陽、孔僅為大農丞,總理鹽鐵改革,自今日起,設立鹽官三十九處,鐵官四十八處,禁止百姓私自煮鹽和冶煉鐵器,更不得私自販賣食鹽、鐵器,違令者,流徙朔方!”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