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萬象更新。
本該人閑、地閑、牛馬閑的時候,整個長安一片緊張活躍,一種不尋常的氣氛在彌漫。
長安,未央宮,宣室殿。
太常卿、繩侯周平,強(qiáng)行擠出一絲笑容,邁入大殿,但任誰都看得出來,這不像是覲見,更像是上墳。
“天子千秋萬歲,長樂未央。”周平跪伏在地,大拜頌圣道。
“諸侯王、王子侯、列侯、宗室大臣進(jìn)貢祭祀諸禮賬冊呢?”劉徹連平身都不說了。
“回陛下,在這里。”
光祿大夫侍中吾丘壽王走了過去,稍稍用了點(diǎn)力氣,才從周平手中取過賬冊,轉(zhuǎn)呈給劉徹,僅僅翻動了兩下,便道:“接下來的事,你知道了吧?”
祭禮不足,怠慢祖宗,身為太常卿,是逃不了的。
“臣這就去廷尉署領(lǐng)罪。”
“朕知此事不全在你,但國之大事,在祀在戎,爾為太常卿,榮在你身,也罪在爾身,朕知爾盡心,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奪爾侯爵,撤爾侯國,去往朔方城戍邊,可有怨言?”劉徹的良心時有時無。
在漢家這方地界上,從古至今,都講究連坐,如周平這般,明明什么都做了,但列侯親貴如數(shù)祭禮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也要被問罪。
或許是良心發(fā)現(xiàn),劉徹褫爵奪國后,沒有直接要了周平的命,但朔方戍邊,活著回來的可能也不大,有良心,但不多。
“臣叩謝陛下隆恩,陛下千秋未央!”好死不如賴活著,這聲頌圣周平發(fā)自內(nèi)心。
言罷。
周平便去廷尉署領(lǐng)罪了。
“陛下,那些未進(jìn)貢白鹿幣進(jìn)貢的諸侯王、王子侯、列侯、宗室大臣,以及未贖罪的武功爵爺,該如何處置?”吾丘壽王詢問道。
雖然只是一眼,他從那賬冊缺少祭禮中看到了位諸侯王的名字。
時至今日,從太上皇帝位下尚存的諸侯王國,就是太上皇第四子,高祖皇帝之弟,楚元王劉交的楚國。
而從高祖皇帝位下尚存的諸侯王國,尚有三國,高帝庶長子齊悼惠王劉肥次子城陽景王劉章的城陽國。
高祖皇帝庶長子齊悼惠王劉肥第十子甾川懿王劉志的甾川國,劉志原封濟(jì)北王,七國之亂平定后被景帝改封菑川王,封國也從濟(jì)北國移到了甾川國。
高祖皇帝第七子淮南厲王劉長次子濟(jì)北貞王劉勃的濟(jì)北國,劉勃原封衡山王,七國之亂平定后景帝改封濟(jì)北王劉志為菑川王,衡山王劉勃移封濟(jì)北王。
孝文皇帝位下兩國,孝文帝次子梁孝王劉武的梁國和孝文帝第三子代孝王劉參的清河國,或者說代國。
孝景皇帝位下十國:孝景帝次子河間王劉德的河間國、孝景帝第四子魯王劉余魯國、孝景帝第六子長沙王劉發(fā)長沙國、孝景帝第七子劉彭祖趙國、孝景帝第九子中山王劉勝中山國、孝景帝第十一子廣川王劉越廣川國、孝景帝第十二子膠東王劉寄膠東國、孝景帝第十三子常山王劉舜真定國、孝景帝第十二子膠東王劉寄次子劉慶膠東國分支六安國、孝景帝第十三子常山王劉舜第四子劉商常山國分支泗水國。
再加上陛下位下新封的齊王劉閎的齊國,燕王劉旦的燕國,和廣陵王劉胥的廣陵國,合計(jì)十九個諸侯國。
而本次缺少白鹿皮幣祭祀的諸侯王,不是別人,正是陛下的異母兄,當(dāng)朝的中山王劉勝。
原因也很簡單,沒錢。
中山王子孫過百人,在推恩令下,王子侯就有二十位,中山國就一郡之地,竟有一王二十侯,而中山王及其兒孫平日里又都特別喜好酒色,每歲連酎金、酎酒都很難奉齊,更別說增添了四十萬錢一張的白鹿皮幣祭禮,根本進(jìn)貢不了。
毫無疑問,在祭禮賬冊上,整個中山王及二十位中山王子侯,全數(shù)缺少祭禮。
“這是在和朕打擂臺啊!”劉徹冷漠地望著王兄的名字。
中山王國是缺錢,但作為諸侯王,劉勝自己是不可能缺少白鹿皮幣的錢,其他諸侯王都給了,就中山王不給,想玩誰窮誰有理那一套,劉徹全然不懼。
“依據(jù)大漢律,此等行徑,該當(dāng)何罪?”
“回陛下,缺少祭禮,怠慢祖宗,心中無有孝恕之心,首惡與主兇斬立決,從犯視其輕重罰沒、苦役。”吾丘壽王如實(shí)道。
子孫多,有子孫多的好處,能集體抗詔不遵,同進(jìn)同退,向皇帝施壓,但也有壞處,那就是碰上一位刻薄寡……執(zhí)法如山的皇帝,可能就全沒了。
劉徹思忖有頃,說道:“即派宗正卿前去中山國,抓捕首惡中山王劉勝、主兇王太子劉昌,和所有參與抗詔的王子侯,撤國除藩,劉勝、劉昌斬首棄市,中山王子侯悉數(shù)發(fā)往昆明湖為役。”
“喏。”
“其他王子侯,凡缺少祭禮者,與中山王子侯同罪。”劉徹繼續(xù)道。
其他十八諸侯國王子侯也有幾十人缺少白鹿皮幣祭禮,享受同等待遇,或去上林苑喂獸,或去朔方郡戍邊,或去昆明湖挖沙,苦役終年,撤國除藩。
吾丘壽王沉默了。
如果這是一場戰(zhàn)爭,諸侯王、王子侯就是死傷再多,也不會有任何人說三道四,也不會有任何人沮喪動搖,可這是殺罰,是國法鎮(zhèn)壓,一家一支還則罷了,一次死傷百名王侯,這實(shí)在是曠古未聞啊。
“陛下…”
“不必多言,治國之道,一刑,一賞,一教也,刑賞不舉,法令無威,亂賊不除,國無寧日,天下但有惡名,朕一身擔(dān)之。”
劉徹打斷了吾丘壽王想說的話,沉著聲調(diào),“列侯缺禮幾人?”
“回陛下,有十人,杜衍侯王定國,東成侯居股,亞谷侯盧賀……開陵侯祿。”
“侯府之家,世代祿受,朕本欲遵高祖皇帝遺志,與之共天下,然罔視列祖,不顧祭祀,是可忍,孰不可忍,傳旨,即誅杜衍十侯滿門,滅三族,以責(zé)后效。”劉徹漠然說道。
和中山王一樣,能拿的出錢,卻故意不出,他的解決辦法只有一個,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