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藍田城門外旌旗招展。
方銘身著嶄新的官服,帶著縣衙一眾屬官早早候在官道旁。晨霜還未散去,遠處已傳來整齊的馬蹄聲——只見一隊玄甲騎兵開路,隨后是嬴政的六駕青銅軺車緩緩駛來,車簾上繡著的玄鳥紋在朝陽下熠熠生輝。
"臣方銘,恭迎陛下!"方銘正要行大禮,車簾卻先一步掀起。
"免了。"嬴政一身便裝踏下車輦,腰間只懸著一柄古樸長劍,"今日朕是來看新鮮玩意兒的,不講那些虛禮。"
方銘抬頭,正對上嬴政身后趙高陰鷙的目光。李斯倒是和善地沖他點了點頭,手里還捧著記錄用的竹簡。
"陛下請隨臣來。"方銘側身引路,"研發中心已準備妥當。"
方銘引著嬴政一行穿過藍田工坊區,積雪在眾人腳下咯吱作響。每到一個工坊,里面的工匠們便如驚弓之鳥般跪伏在地,連大氣都不敢出。
"陛下,這是新設的農具坊。"方銘推開厚重的橡木門,撲面而來的是燒紅的鐵塊與松脂混合的氣味。二十余名鐵匠齊刷刷跪倒,有個年輕學徒嚇得連鐵鉗都掉進了淬火池,濺起一片水花。
嬴政卻徑直走向鍛臺,拾起一把剛成型的曲轅犁端詳。犁身還泛著暗紅,在他掌中冒著絲絲白氣。
"這犁鏵角度......"帝王粗糙的指腹撫過鋒刃,突然轉頭看向最近的老匠人,"是你打的?"
那老匠人渾身發抖,額頭死死抵著地面:"回、回陛下,是小人..."
"起來回話。"嬴政將犁具遞還給他,"說說改良之處。"
老匠人戰戰兢兢起身,結結巴巴解釋著弧度設計。漸漸地,在方銘鼓勵的目光下,他的聲音變得流暢起來,甚至敢用手指在積灰的地上畫起示意圖。
離開時,嬴政忽然駐足:"方卿,你讓他們坐著干活。"
方銘一愣,只見帝王指著墻角幾排簡陋的木凳:"馮劫說,你堅持所有工坊必須配備坐具,為此還跟少府吵過一架?"
"這個......"方銘撓頭,"不能一直站著吧,累了坐著歇息歇息也是可以的。"
嬴政輕笑一聲,玄色大氅掃過門檻:"難怪產量能翻倍。"
嬴政一行踏入琉璃坊時,撲面而來的熱浪讓趙高不自覺地后退了半步。坊內十數座窯爐正噴吐著灼熱的火焰,工匠們赤著上身,用長鐵鉤攪動著爐內熔化的琉璃液。
"陛下當心腳下。"方銘引著嬴政來到一座剛開爐的窯前,熾紅的琉璃漿在坩堝中緩緩流動,宛如熔化的晚霞,"這就是用渭河沙配以秘方燒制的。"
嬴政俯身細看,玄色衣袍被熱浪掀起一角。李斯湊得太近,冠冕上的玉珠串突然"啪"地爆開兩顆——竟是讓高溫烤裂了。
"尋常沙礫..."嬴政用鐵鉗挑起一縷金紅色的琉璃絲,看它在空中拉伸出晶瑩的細絲,"竟能化作價比黃金的珍寶?"
方銘示意工匠演示吹制工藝。只見老匠人將鐵管伸入坩堝,轉出一團橙紅漿液,對著管口輕輕一吹——那團火光竟如魔法般膨脹成薄如蟬翼的琉璃瓶!
"妙哉!"李斯忘了禮儀,直接蹲到匠人身旁,"這手法..."
"大人小心!"方銘急忙拽開他,"琉璃液溫度抵得上熔銅!"
正說著,一個學徒失手打翻半勺廢料。琉璃液濺在石磚上,瞬間綻開成朵朵晶瑩的琉璃花。嬴政彎腰拾起一片,透亮的藍色薄片上還凝著細密的氣泡。
逛完工坊區,幾個人來到了軍械坊前。
遠遠望去,三丈高的夯土城墻沿著山勢蜿蜒而上,墻頭巡邏的衛兵甲胄鮮明。
"陛下,此處便是新設的軍械制造區。"方銘在前引路,厚重的包鐵木門在絞盤轉動下緩緩開啟。
穿過門洞,眼前豁然開朗——數十座青磚廠房依山勢梯次排列,原木搭建的流水線長廊將它們連成整體。
"分區而治,各司其職。"方銘指向東側冒著青煙的工棚,"那邊是冶鐵區,采用的是高爐煉鋼法。"隱約可見赤膊的工匠們正在出鐵,通紅的鐵水流入模具,騰起陣陣白霧。
嬴政突然在一隊推車的工匠前駐足。這些人腳踝都系著皮質環套,上面烙有編號。
"第一重管制。"方銘解釋道,"所有軍工匠人登記在冊,限定活動范圍。進出都要驗看符節。"
來到鎧甲作坊,李斯注意到每個工匠身邊都坐著個監工,正在竹簡上記錄著什么。
"雙人協作制。"方銘繼續補充,"制作與驗收同步進行。"他拿起一片半成品甲片,"每片都有制作者與驗收者的記號。"
登上西側夯土臺,整個軍工區的布局盡收眼底。嬴政注意到各區域之間都有磚墻隔離,只留狹窄的通道。
"分區防火,也防窺探。"方銘指向最里側一座石砌建筑,"那邊是研發區,需要三重驗符才能進入。"
嬴政突然問道:"保密如何?"
"所有匠人食宿都在城內。"方銘指向山腳下的屋舍群,"每月,都由王貢派人檢查出入記錄,如今王貢不在,就由趙府令的羅網進行檢查。"
嬴政一行沿著青石臺階走向鑄劍區,還未進門便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熱浪。十丈開外,一座兩人高的黏土高爐正噴吐著赤紅火焰,鼓風囊在機關帶動下發出沉悶的"呼哧"聲。
"這便是新式煉爐?"嬴政瞇起眼,熱風將他玄色衣袍吹得獵獵作響。爐口突然傾瀉出金紅色鐵水,如熔金瀉地般流入陶范,刺目的光芒將眾人臉龐映得通紅。
李斯不自覺地后退半步:"這溫度...比尋常冶鐵高出數倍!"
"正是。"方銘抹去額頭的汗水,指向爐側轉動的水輪,"利用水力持續鼓風,爐溫可達千度以上。"說著示意工匠夾出一塊半凝固的鐵坯,"請陛下過目。"
嬴政接過鐵鉗,只見暗紅的鐵塊斷面呈現出細密的紋路。
"微臣稱之為'鋼'。"方銘讓工匠將鐵坯置于砧臺,"含碳量經過精確控制。"重錘落下,火花四濺中,那塊金屬竟展現出驚人的延展性。
轉入鍛劍室,十二名壯漢正輪番捶打燒紅的劍坯。叮當聲中,方銘解釋:"需反復折疊鍛打三百次以上。"他取來一柄剛淬火完畢的長劍,"陛下請看成品。"
劍身出鞘的瞬間,寒芒如水流淌。嬴政隨手一揮,案幾角應聲而落,切口平整如鏡。
"好劍!"帝王屈指彈劍,清越龍吟久久不絕,"比銅劍輕了三成,鋒利卻更勝一籌。"
趙高忍不住湊近,卻被劍鋒透出的寒意逼得脖頸發涼。方銘適時解釋:"鋼劍韌性極佳,可彎至三十度而不折。"說著示范性彎曲劍身,那劍竟如活物般微微顫動。
嬴政突然道:"配方可有外泄風險?"
"所有匠師皆錄名冊,三代擔保。"方銘指向門外持戟衛兵,"配方分三部分,由不同班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