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觀禮的這些番邦使臣,哪里見識過此等酷刑。
瞪圓了自己的眼睛,除了震驚之外,就剩下恐懼了。
他們發誓,一定要將今日看到的東西,傳遞回自己的回家。
一定要告誡自家王,千萬不能與大明作對!
也不知道是劊子手刀法不行的緣故,還是大越國國王的承受力太差的緣故。
行刑還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就徹底沒有了呼吸。
也不知道是疼死的,還是被嚇死的。
但最終結果還是不錯的,大越國國王的死,成功將這些番邦使者們震懾住了。
最后這才命人將大越國國王的尸體抬下去。
至于圍觀的百姓們以及那些番邦使者們,李明浩也懶得去搭理。
什么都沒有說,直接掃了眾人一眼后,這才拂袖而去。
……
皇宮深院之中。
朱允炆得知所有事情的經過有,臉色越發蒼白。
他不明白,那個廢物兄長,為何會突然變的這般厲害。
讓以往對自己疼愛有加的皇爺爺,如今好似將自己忘掉了一般。
心中的恐懼越發強烈,最終轉變為濃濃的仇恨。
對皇孫朱雄英的仇恨,因為在他的眼中,那個位置就是屬于他的,任何人都不能將之奪走!
只是皇兄最近一段時間風頭正盛,早已經將他昔日的光輝掩蓋了下去。
加上之前遭受到皇爺爺的訓斥及父親的懲罰,可以說如今的自己,話語權越來越輕了。
這讓朱允炆的心底越發不安起來,甚至感覺到自己離那個位置越來越遠了。
強行壓低自己的聲音,面容猙獰扭曲低吼著:“朱雄英,你為何還不死,為何要奪走屬于我的東西?”
朱允炆暗罵老天不公的時候,昔日那些選擇站隊他這邊的文官們,也逐漸感到惶恐。
隨著皇孫朱雄英展現出來的能力,他們便感覺到,他們距離希望中的結果越來越遠。
如今更是感覺到,他們當日的決定,與現實在背道而馳。
所以偷偷聚集在一起商議,看看是否能夠商議出其他辦法。
皇孫朱雄英如今在朝堂上的威望越來越高,而他們這些官員們多年在私下中的布局,也在逐漸土崩瓦解。
再想不出應對之策的話,誰也不會知曉自己最終的下場會是什么樣。
朝廷接二連三的改革改制,直接將他們隱藏多年的羽翼給剪掉了,從而導致,他們的影響力越來越小。
之前皇孫朱雄英的身體不好,一副隨時都有可能夭折的樣子。
甚至陛下已經對其不抱有什么希望了,這才開始培養朱允炆。
而他們這些文臣早就暗中布局,待陛下駕崩后,朱允炆一上位。
他們便會將朱允炆架空,由他們這些人來做帝國的掌舵者。
到時候將朱元璋定下來的弊政清除掉,絕對不會再讓圣人子弟蒙羞,受委屈。
只是誰又能夠料到,一個將死之人,居然會挺了過來,并且還能夠上躥下跳,展現出過人的能力與手段。
通過稅務院與監察院,直接讓朝廷的國庫充盈起來。
后來又推行一條鞭法與考成法。
再次將他們的布局打散不說,反而朱雄英在朝堂中聲名鵲起。
現在好了,又改了科舉制度,可以說直接動搖了他們這些圣人子弟的根基。
只要日后朱雄英坐上那個位置,那么他們這批圣人子弟,畢竟是朝廷上最后一批圣人子弟。
想到這里,黃子澄開口道:“我們絕對不能讓圣人賢才在我等這一代斷絕,絕不能讓朱雄英坐在那個位置上!”
他是朱允炆的老師,最早陪伴在朱允炆的身邊,也是第一位站隊之人。
只是隨著朱雄英身體的好轉,朱允炆這一脈的人,就越來越沒有存在感。
當然,不是他黃子澄不想表現,而是他自己有著自己的小心思。
所以,一直以來,他表現出來的東西,只是好好教導朱允炆學習圣人書。
實則他是在等塵埃落定之際,再幫助他們這一派系的人搖旗吶喊。
只是原本在心底計劃好好的事情,卻隨著事態的發展,變得越發撲朔迷離起來。
尤其是科舉制度的改革,科考內容不再是四書五經,不再通過八股取仕。
如此一來,他們這些文臣原本打算暗中掌控朝政的夢想便如此破滅了。
尤其是楊士奇與這個李明浩二人。
如今風頭正茂,全都是通過科舉走出來的士子。
其妖孽程度遠超常人,如若不是這種新型科舉制度,這類人,到最后,充其量也就是一介武夫而已。
到那時,只要自己等人略施小計,便可以輕易將之拿捏,生死完全掌控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可是隨著朱雄英地位的逐漸穩固。
那些以往對朱雄英不滿的官員們,也逐漸轉變了自己的想法,不再認為陛下荒謬。
反而覺得朱雄英提倡出來的建議都不錯,對于大明的幫助相當巨大,也慢慢認可了朱雄英。
這對他們這一派系的人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
繼續縱容朱雄英這般下去的話,他們將再沒有任何的機會。
到時候整個大明無人會記得朱允炆,眼中只有朱雄英這個大明皇孫。
以往眾人從未將黃子澄當回事,如今聽到他這般分析后,才明白自己將問題想的太簡單了。
皇孫朱雄英,一個小娃娃,不知不覺間,已經如此恐怖了嗎?
其中一人猶豫片刻后,這才咬牙道:“想必大人今日召集我等前來,已經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案了!”
見眾人的情緒似乎都被自己調動起來,黃子澄這才陰惻惻的開口道:“事已至此,我們唯一放手一搏,方才有勝利的可能!”
聽到這樣的話語,其他官員猛然起身,驚呼道:“大人,造、反可是要誅九族的!”
黃子澄抬手壓了壓,示意眾人不要激動,柔聲道:“誰說我們要造、反了?我們只是為天下間讀取圣人書的學子們鳴不平而已。”
“再說了,若是朱雄英日后坐穩了那個位置,我等還會有活路嗎?”
說完后,黃子澄便冷眼看向眾人,既然已經上了他們這艘船,現在想要下船,已經晚了。
一時間,不少人開始后悔。
后悔自己當初為何要那么早做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