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刑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天牢之中的罪犯,更是一批又一批的被帶走。
然后一個一個被押送到刑場,當著百姓們的面,直接斬首示眾。
不后悔那是假的,奈何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后悔藥可以吃。
直到看見鬼頭大刀落下,這才為自己這一生,強行畫上了**。
開始的時候。
百姓們還會前來湊熱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百姓們赫然發現,這個熱鬧不是那么好看的。
因為殺的人,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已經多到讓他們感覺到恐怖。
整個法場上,到處都是滾滾落地的人頭,猩紅的血液,更是將整個法場染紅。
圍觀的百姓更是越來越少。
到最后,整個法場上,只有監斬的官員及行刑的劊子手。
就這樣,法場連續殺了月余的時間,這才將天牢之中,那些叛逆的家眷們,斬殺干凈。
這邊行刑的同時,皇孫朱雄英便已經派遣人手前往接掌江南商會的業務。
雖說江南商會的富商們,做出了不可饒恕的錯誤。
但江南商會本身沒有錯,錯的只是心懷不軌的富商們。
尤其是江南商會經歷數代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這樣的規模。
其商業鏈,更是在潛移默化中,遍布整個大明。
為了百姓們的生計,江南商會這條商業鏈,絕對不能斷。
即便是皇家商會想要一家獨大,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夠做到的。
更加不可能一口將江南商會吞并,只能是一點一點的去蠶食,逐漸將它轉變成皇家商會的一部分。
然后才能更好的為大明造福,服務百姓!
至于淮西勛貴及江南商會富商的府邸抄家所得,更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數年的積攢與搜刮,可知數千萬之多。
加上他們手中掌握的不動產,還有面積巨大的土地等,著實亮瞎了錦衣衛的雙眼。
心中更是不斷感嘆著,貪婪的可怕。
這些家伙手中掌握的財富,足夠幾代人逍遙快活。
卻因為自己的貪念,將全家老小全部搭了進去,這是何苦來哉!
錦衣衛辦事的效率很快,將整理好的數據,第一時間送入皇孫殿下的手中。
當朱雄英看到上面記錄的東西后,直接將之丟到一旁。
因為現在的他,對于數字已經麻木了。
朝廷現在不缺銀子,再也不用過著那種勒緊褲腰帶的日子了。
無論是海外開采回來的銀子,又或者是朝廷現有的賦稅款項,都遠遠超過此次抄家所得。
只是平靜的下令道:“將這些銀子送入國庫。”
然后便不在理會這些銀子。
因為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沒有做,淮西勛貴們與江南商會的富商們,雖然已經伏誅。
但這件事所造成的影響,卻遠遠沒有結束。
朝堂之中,更是有著不少官員暗中與這些人有所牽連,甚至以往有著密切的來往。
而這些人,自己又該如何處理?
就在皇孫朱雄英沉思該如何處理此事的時候。
朝堂之中,那些心中有鬼的官員們,每日都在提心吊膽,生怕自己也被牽連到。
這些官員們在上朝的時候,根本就看不出來皇孫殿下心中在想些什么,也不知道他究竟要如何處置他們。
生怕皇孫殿下如同陛下一般,直接給他們來個連坐處理,就如同胡惟庸案一般。
也正是這一次,群臣徹底見識到皇孫殿下的本事,心中更加不敢有絲毫不敬的想法。
甚至朝堂之上已經開始彌漫出些許絕望的情緒,人人自危。
還有不少官員們隔三差五就聚集在一起商議對策。
暗罵淮西勛貴這些不開眼的東西,沒事招惹皇孫殿下作甚,還將他們牽連了進來。
最終商議的結果就是,翌日,自己主動向皇孫殿下坦白,爭取寬大處理。
畢竟自己是一時糊涂,才會與淮西勛貴們有所聯系。
但之前發生的事情,自己不知道,也沒有參與過,希望皇孫殿下不要怪罪自己才好。
或許自己在皇孫殿下面前坦白自己的過錯,并不會受到太大的懲罰。
萬一被皇孫殿下發現自己的過錯,主動問責的時候,那罪過可就大了。
整個朝堂之中,有這種想法的官員,并不在少數。
要知道整個淮西勛貴這個群體,在朝堂之中的關系錯綜復雜。
很少有官員與他們沒有丁點的瓜葛。
一旦自己被牽進去,那么結局必定會被抄家滅族。
要是自己主動坦白的話,沒準皇孫殿下就會格外開恩,放過自己。
但主動承認錯誤,向皇孫殿下坦白自己的過失,卻需要很大的勇氣。
因為誰都不會清楚皇孫殿下的內心,究竟是怎么想的。
翌日。
早朝。
百官按照慣例,上奏國事。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只是他的目光并沒有看向群臣,而是笑吟吟的看著自己的大孫。
越看越喜歡,越看越滿意。
甩手掌柜做習慣了,那感覺是真的爽,真的過癮。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寶貝大孫,無論是眼光、手段、本領、每一樣都完全碾壓自己。
要是自己依舊沉迷在那個位置上,不肯自拔話,大明王朝絕對不可能發展到今天這個樣子。
見皇爺爺沒有表態的意思,朱雄英只能在心底無奈的嘆息!
直到群臣奏完國事后,他這才起身開口道:“諸位大人!”
聽到皇孫殿下的話語后,群臣趕忙躬身施禮。
原本那些還在心底猶豫要不要坦白過失的大臣們,也回了自己剛剛邁出去的腳步。
靜靜站在原地聆聽皇孫殿下的命令:“此次淮西勛貴們犯上作亂,罪無可赦!”
不少大臣聽到這里,心中暗道一聲:“不好!”
自己還未來得及表態,皇孫殿下便已經開始著手處理此事。
看來自己依舊無法擺脫命運的安排,該來的終究還是會來的。
不少大臣已經開始偷偷瞄向身旁的同僚,似乎想要看看,他們是什么樣的表現。
只要這個時候率先有大臣站出來承認自己的過錯,那么必定還會有其他大臣,接二連三的站出來認錯。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皇孫殿下接下來的話語,在他們的耳中如同天籟般響起。
只聽朱雄英繼續道:“犯上作亂的始作俑者們,已經盡數伏誅,所以本皇孫決定,不再追究其他人,此事,就此告一段落!”
聽到這樣的話語,群臣愕然的抬頭看向皇孫殿下。
甚至誤以為自己聽錯了!
但瞧瞧身邊同僚臉頰上的喜悅,一股劫后余生的感覺,在心底油然而生。
趕忙施禮道:“臣等多謝皇孫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