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密信再臨,真相的倒影
林川的拇指在“打開”鍵上懸了三秒。
路燈的光透過梧桐葉在手機屏上投下蛛網般的陰影,他能聽見自己心跳撞著肋骨的聲音——自從天啟覺醒后,這種失控的生理反應已經很久沒出現過了。
“查。”他低聲說,指尖按下。
郵件里沒有文字,只有一張掃描照片。
泛黃的相紙邊緣卷著毛邊,兩個穿西裝的年輕人在鏡頭前握手,左邊那個眉眼與林建國有七分相似,右邊的男人眼角有顆淚痣,正笑得開懷。
照片背面的字跡遒勁,墨色已經褪成茶褐:“兄弟同心,血債血償。”
林川的后槽牙咬得發酸。
他記得上個月整理父親書房時,所有舊照片都收在檀木匣里,獨獨沒有這張。
手機在掌心發燙,他突然想起三天前陪父親參加慈善晚會,有個戴金絲眼鏡的老者盯著林建國欲言又止,被父親用“老相識”含糊帶過——難道就是照片里的淚痣男人?
“天啟,分析照片年份。”他閉了閉眼,視網膜上立刻浮起淡藍色數據流。
“2003年7月,江南市國際貿易大廈頂樓。”AI的聲音在意識海響起,“右邊男性是沈兆陽,2005年因涉嫌商業犯罪被捕,當年林家集團承接了他旗下三家建材廠的破產清算。”
林川的指節抵著下巴。
記憶里父親提過沈兆陽,總用“貪心不足”四個字帶過,可照片里兩人交疊的手掌,分明是比商業伙伴更緊密的姿態。
他摸出西裝內袋的玉佩,母親遺物的溫涼觸感透過布料傳來——這是他昨晚在宴會廳里,父親拍他肩膀時,悄悄塞進他口袋的。
“叮——”
手機彈出新提示,發件人已注銷。
林川瞳孔微縮,郵件正文只有一行字:“想知道你媽車禍那天,誰在醫院樓下抽煙嗎?”
深夜的風突然灌進領口。
林川望著趙明遠離開的街角,賓利車尾燈早已消失,可他的后頸還繃得發緊——那封郵件出現的時機太巧了,正好在他拆穿趙明遠的陰謀之后。
是敵是友?
是想利用他撕開林家的秘密,還是……
“小川?”
司機老陳的聲音從停車場方向傳來。
林川迅速退出郵件界面,把手機扣在掌心:“來了。”他轉身時西裝下擺揚起,路燈將影子拉得老長,像要把夜色里的秘密都拽出來。
次日清晨九點,林川站在集團頂樓的秘書辦公室前。
胡桃木門板上還掛著“林建國私人秘書”的銅牌,新換的秘書周雨桐正低頭整理文件,聽見動靜抬頭時,睫毛顫了顫。
“林少。”她起身,米色套裝的袖扣在晨光里閃了閃。
林川注意到她左手無名指的婚戒——這是父親選秘書的慣例,已婚女性更穩定。
“您昨天說要看早期安保記錄?”
“是。”林川把手機里的照片調出來,推到她面前,“關于沈兆陽的。”
周雨桐的指尖在照片上頓住。
她抬頭時,眼底閃過一絲林川熟悉的情緒——和昨晚宴會廳里,父親聽到“沈兆陽”三個字時的眼神如出一轍。
“非機密級別的可以調。”她把照片推回去,指節捏得泛白,“但您要答應我,別做傷害林家的事。”
“我父親鬢角的白頭發,比你們誰都在乎林家。”林川盯著她的眼睛,“我只是想知道,他這些年扛著什么。”
周雨桐沉默片刻,轉身打開保險柜。
金屬齒輪轉動的聲音在安靜的辦公室里格外清晰,林川聽見自己喉結滾動的聲響——這是他第一次真正觸及林家的核心記憶,像在挖一座被歲月掩埋的礦,不知道會挖出珠寶還是炸彈。
中午十二點,林川的辦公室里堆著半人高的紙質檔案。
陽光透過百葉窗在文件上割出金斑,他翻到2005年3月的并購記錄時,手指突然頓住。
“天啟,標記時間斷層。”他低聲說。
視網膜上立刻跳出紅色虛線——沈兆陽被捕的新聞是3月15日,但林家與建材廠的清算合同簽在3月10日,中間五天的財務流水被整頁撕掉了。
更詭異的是,3月8日有筆兩千萬的資金從海外賬戶匯入,備注欄寫著“醫療專項”,可同期所有醫療相關支出記錄都是零。
“模擬資金流向。”林川揉了揉發漲的太陽穴。
天啟的數據流如瀑布般傾瀉,在他眼前織出一張復雜的資金網:兩千萬從開曼群島賬戶出發,經過三家空殼公司,最終匯入……
“江南市第一人民醫院,2005年3月9日。”AI的聲音帶著機械的冷靜,“當日住院記錄顯示,302病房有位無名氏患者,急救費用兩千萬,三日后出院,無后續就診記錄。”
林川的呼吸突然急促起來。
他摸出手機翻到相冊,那是母親車禍后,他在舊手機里找到的最后一條短信:“今晚別等我,醫院有位老朋友要見。”發送時間是2005年3月9日21:17——正是資金到賬的同一天。
“叩叩。”
敲門聲驚得林川差點碰倒茶杯。
周雨桐站在門口,手里抱著個黑色加密文件夾,金屬鎖扣泛著冷光。
她的表情比早上更嚴肅,甚至帶了點緊繃:“這是林董2005年的私人行程記錄。”她把文件夾放在桌上,轉身要走,又停住腳步,“他最近總翻舊相冊,嘴里念叨‘該收尾了’……林少,有些事,或許他比你更想攤開。”
林川望著她的背影消失在走廊盡頭。
陽光穿過文件夾的金屬鎖,在桌面投下一道銀線,像把即將開啟的鑰匙。
他伸手觸碰鎖扣時,天啟的數據流突然劇烈震蕩——這一次,他看清了數據流里浮動的名字:沈兆陽、無名氏患者、母親的最后一條短信,還有照片背面那句“血債血償”,正逐漸連成一張網,網的中央,是他從未真正了解過的父親。
窗外的風掀起一頁舊檔案,紙張發出脆響,像是某個被封存了十八年的秘密,終于輕輕,掀開了一角。
周雨桐的手指在黑色文件夾的金屬鎖扣上摩挲了兩下,突然用力按了按林川的手背:“林少,這是最后一份紙質存檔。我趁著早上整理舊柜子的時候,用掃描儀藏在茶水間復印的。”她的指甲蓋泛著月牙白,指腹還沾著復印機的碳粉,“您看的時候……最好別讓第二個人知道。”
林川接過文件夾時,觸到了她掌心的薄繭——那是常年按計算器和翻檔案留下的痕跡。
這個跟了父親三年的秘書,從前遞文件時總是帶著職業化的疏離,此刻眼尾卻泛著薄紅,像是剛哭過又強行憋回去:“我老公上周住院了,是林董讓特護組直接接管的。”她低頭理了理西裝袖口,“他救過我家人,我不該幫您查這些。可您昨天說‘他鬢角的白頭發比誰都在乎林家’……”
“我明白。”林川把文件夾護在臂彎里,能感覺到紙張隔著封皮的重量,“不會讓您難做。”
周雨桐轉身要走,又回頭補了一句:“今晚林董推掉了所有應酬,說要等您回家吃飯。”她的高跟鞋聲在走廊里敲出急促的鼓點,很快消失在轉角,只留下林川望著她的背影,喉結動了動——這是他第一次,從“林少”變成被人托付秘密的“您”。
林家老宅的落地燈在玄關投下暖黃的光暈。
林川換鞋時,瞥見二樓書房的門縫漏出光,像一道被撕開的夜。
他把文件夾塞進書包最里層,上樓時聽見父親翻書的沙沙聲——那是一本《商業法案例集》,封皮邊角磨得發毛,是他初中時見父親總抱在懷里的舊物。
“坐。”林建國的聲音從轉椅后傳來。
他沒開燈,只開著桌角的臺燈,半張臉陷在陰影里,左鬢的白發比上周又多了幾縷。
書桌上擺著半涼的茶,杯底沉著一片沒泡開的龍井,“今天去集團調了七小時檔案。”
林川在皮沙發上坐下,書包帶在膝蓋上勒出紅印:“爸,十年前你和沈兆陽……”
“停。”林建國抬手打斷,指節叩了叩桌面,“你媽走的那年,你剛滿一歲。”他突然扯出一個極淡的笑,“我抱著你在醫院走廊坐了整宿,護士以為我是失魂的病人家屬。”
林川的后頸泛起涼意。
他記得母親的遺照,照片里她穿著米白色毛衣,懷里抱著襁褓中的自己——可他從未聽父親提過那天的細節。
“有些事,我不告訴你,是因為你還沒準備好。”林建國的拇指蹭過茶杯沿,“就像你十六歲時非要學開賽車,我沒教你漂移過彎,只教你怎么在失控時踩死剎車。”他突然起身,走到窗邊拉開窗簾,月光漫進來,照見他眼底的紅血絲,“但你現在……”
電話鈴聲在此時炸響。
林建國摸出手機,看了眼來電顯示,臉色瞬間冷下來:“我出去接。”他經過林川身邊時,帶起一陣雪松香水味,和記憶里父親抱他去醫院時的味道重疊——那時他發著高燒,父親也是這樣,身上帶著同樣的冷香,掌心貼著他滾燙的額頭。
門“咔嗒”鎖上的聲音在空蕩的書房里格外清晰。
林川立刻掏出書包里的文件夾,金屬鎖扣在月光下泛著冷光。
他摸出從實驗室順來的微型***,天啟的數據流在視網膜上跳動:“鎖芯是德國進口的,破解需要3分17秒。”
“加速。”他低聲說,喉結滾動。
“需要消耗20%當前算力。”
“消耗。”
數據流突然變得熾白。
林川聽見鎖芯內部齒輪轉動的輕響,三秒后“啪”的一聲,鎖開了。
文件夾里掉出一疊行程表,最上面一張是2005年3月9日,備注欄用紅筆寫著:“21:00,市一醫院302病房,沈××。”
“天啟,匹配母親最后一條短信時間。”
“21:17,完全吻合。”
林川的手指在“沈××”上頓住——后面的字被紅筆劃掉了,但能看出原本是“沈兆陽”。
他翻到下一頁,3月10日的行程寫著:“緊急會議,討論建材廠并購案”,而3月11日的備注讓他呼吸一滯:“小雨術后觀察,生命體征平穩。”
“小雨?”他喃喃道。
記憶里母親的小名是“小語”,可這里的“雨”字寫得極重,墨跡幾乎透紙。
窗外傳來汽車鳴笛聲。
林川猛地合上文件夾,聽見樓下父親的腳步聲。
他手忙腳亂地把文件夾塞回書包時,一張照片從夾層滑落——是一張泛黃的嬰兒照,襁褓里的女嬰閉著眼,腳腕上系著銀鈴鐺,和母親遺物里那枚銀鈴墜子紋路一模一樣。
“在找什么?”
林建國的聲音從門口傳來。
林川抬頭,看見父親倚著門框,手機還攥在手里,指節發白。
月光從他背后照進來,把影子拉得老長,像一道無形的墻。
“沒什么。”林川彎腰撿起照片,嬰兒腳腕的銀鈴在月光下閃了閃,“爸,這是誰?”
林建國的瞳孔劇烈收縮。
他盯著照片看了三秒,突然大步走過來,從林川手里抽走照片,動作重得幾乎扯疼林川的手腕:“睡吧。”他轉身時,西裝下擺掃過書桌,那杯涼透的茶晃出幾滴,在《商業法案例集》上暈開深色的痕,“明天還要去學校。”
門再次被關上時,林川聽見父親壓抑的咳嗽聲。
他摸出手機看時間,凌晨一點十七分——和母親最后一條短信的發送時間,分秒不差。
深夜的書房里,林川把所有線索攤在書桌上:照片、行程表、被撕掉的財務頁、母親的短信截圖。
天啟的數據流在他眼前織成蛛網,每個節點都閃著冷光。
“檢測到主終端搜索記錄被訪問。”AI的聲音突然響起,“建議切換備用終端。”
林川拉開抽屜,取出那臺從實驗室淘汰的舊筆記本——這是他用獎學金買的,專門用來處理不能留痕的調查。
開機時風扇發出嘶啞的嗡鳴,他輸入一串亂碼作為密碼,登錄了暗網的舊數據庫。
“關鍵詞:沈兆陽 2005 主謀。”
回車鍵按下的瞬間,屏幕閃過雪花點。
林川的呼吸幾乎停滯,直到一行被劃掉的文字慢慢顯現:“沈兆陽案背后另有主謀,警方稱涉案人身份敏感,暫不予公布。”
鼠標光標在“身份敏感”四個字上跳動,像一根扎進肉里的針。
林川的手指無意識地收緊,指節泛白。
他能聽見窗外的風聲穿過梧桐葉,像極了小時候躲在衣柜里,聽父親和陌生人吵架時的動靜——那時他以為是生意上的爭執,現在才明白,那些壓低的“血債”“滅口”“小雨”,從來都不是簡單的商戰。
屏幕右下角的時間跳到兩點零七分。
林川摸出母親的玉佩,溫涼的玉墜貼著掌心,突然想起周雨桐說的“該收尾了”。
他盯著那條被刪除的新聞,突然意識到,自己以為在挖父親的秘密,其實是在揭開一個早已腐爛的傷口——而他,已經站在了深淵邊緣。
鍵盤上的熒光按鍵在黑暗里發著幽光,像無數雙眼睛。
林川的指尖懸在“下載”鍵上,天啟的數據流突然變得滾燙,燙得他視網膜發疼。
“警告:繼續追蹤將觸發三級警報。”
“下載。”他低聲說,聲音啞得像生銹的齒輪。
屏幕亮起的瞬間,整棟房子的電閘“啪”地跳了。
林川在黑暗中摸到手機,屏幕亮起的光映出他緊繃的下頜線——照片里那個系銀鈴的女嬰,和他抽屜里母親的銀鈴墜子,紋路分毫不差。
而那條被刪除的新聞,此刻正靜靜躺在舊筆記本的臨時文件夾里,像一顆即將引爆的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