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實在欺人太甚!”
聽完鄭峰的分析,當(dāng)即便有一名太玄門的長老,忍不住大聲道。
其他人雖然不言語,但神情中也可隱約見到憤怒一二。
鄭峰表情冷靜,只是做了個手勢,示意他們冷靜下來。
“新帝雖然有心打壓太玄門,可惜,百密一疏。”
“他太小瞧太玄門了。”
“太玄門百年根基,豈是他一個念頭,就能夠動搖的?”
仿佛是受到鄭峰平靜語氣的影響,其他長老的情緒,也漸漸恢復(fù)冷靜。
“掌門師兄,那我們接下來該怎么辦?”
“是否要上書,反對新帝此舉?”
另一名太玄門的女長老問道。
太玄門如今是大乾皇朝的國教,雖然為了維護道門高人的形象。
平日里明面上幾乎不參與朝政。
但欽天監(jiān)一事,與太玄門干系重大,上書也是情理之中。
“不必。”
鄭峰顯然早就有打算,搖頭緩緩道。
“既然新帝想出了這個辦法,來打壓太玄門。”
“那就讓他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更要讓他知道,沒有太玄門的支持。”
“他想要真正一統(tǒng)江山,只不過是癡人說夢!”
說著,鄭峰看向薛韶。
“讓靜明去帝都,參與欽天監(jiān)選拔。”
聽到鄭峰的話,薛韶一驚。
不過其他太玄門的其他長老,聞言也是頗為詫異。
“掌門師兄,靜明他之前從未下過山,此事……”
還沒說完,鄭峰便淡淡道。
“山上清修二十多年,也是時候讓他下山,紅塵歷練一番了。”
聽到鄭峰這么說,其他人便知道這位掌門心意已決。
故此也不多言,只行禮應(yīng)下后,便相繼離開了。
“掌門師兄,你已閉關(guān)多日,是否有出關(guān)的打算?”
在離去前,呂南軒向鄭峰請示道。
“不,我心中尚有許多難題。”
“在將其參悟透徹之前,不會出關(guān)。”
“門中之事,若非緊要,便由你們商議進行。”
鄭峰搖搖頭道。
“師弟明白了。”
早就知道鄭峰多半還是這樣回答,呂南軒和薛韶不動聲色的對視一眼。
兩人跟著其他太玄門長老,離開了清風(fēng)山頂。
只剩鄭峰一人時,他悠悠睜開眼,望向云霧繚繞的后山。
一向平靜冷然的雙眼中,流露出些許,仿佛期盼一般的情緒。
“快了,快了……”
“等到……出關(guān),我太玄門,將迎來千年間,最為鼎盛的時候……”
鄭峰的喃喃低語,很快就消散在風(fēng)中。
……
宣政殿。
“啟奏皇上。”
新任工部尚書上前一步,稟奏道。
“欽天監(jiān)建造之事,正在進行中。”
“料想不出一月,便可竣工。”
十幾日前,方辰突然在早朝上宣布。
要在前朝成立一個新的組織,名為欽天監(jiān)。
并且大興土木,要在帝都中心,打造欽天監(jiān)署。
此舉在前朝,也是引發(fā)了不小的震動。
雖然玄學(xué)之說,歷來在每個皇朝都多少有盛行的時候。
但自新帝登基以來,極少有信奉鬼神之說的時候。
而欽天監(jiān)的成立,卻明顯和新帝向來的行事方針背道而馳。
也難怪文武百官感到詫異。
不過,對于此事,百官之首的丞相王云,都未曾提出過異議。
底下以王云為首的百官,自然也就不曾反對。
時至今日,欽天監(jiān)官署建造一事,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之中。
“嗯,繼續(xù)督促,不得有絲毫紕漏。”
方辰微微點頭,淡淡道。
“遵旨。”
工部尚書恭敬道。
時至今日,他仍然記得半個月前,當(dāng)方辰將關(guān)于欽天監(jiān)官署的工程圖交給他們時。
工部上下,都是大跌眼鏡。
就工程圖的復(fù)雜程度來看,就算集合工部所有人。
再加上足夠的工匠,想要按照方辰所給的工程圖建造出這座官署。
少說也得花上五年之久。
而方辰給他們的時間,卻只有五十日!
任誰看來,這都是一樁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
有的工部官員,甚至已經(jīng)做好了摘帽子掉腦袋的準(zhǔn)備。
直到武備院副院長的加入,才讓這件看起來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
有了實現(xiàn)的可能。
鐵瘋子,哦不,應(yīng)該稱鐵大師,他所提供的工具,都是工部官員們前所未見的存在。
正是這些工具,將工部的建造效率,生生提高了幾十倍!
“陛下,還有一事。”
此時,戶部官員也上前道。
“陛下欲在朝中成立欽天監(jiān)一事發(fā)布后。”
“無數(shù)來自大乾各地的術(shù)士,便踴躍來到帝都,欲參與欽天監(jiān)選拔。”
“截至目前,據(jù)粗略估計,已有近十萬余人。”
聽到這個數(shù)字,其他官員也輕輕吸了一口氣。
十萬人口,對繁華的帝都來說,算不得什么。
但十萬術(shù)士,卻已經(jīng)可以說明一切了。
而這十萬術(shù)士前來帝都的目的,也是一目了然。
顯然是沖著加入欽天監(jiān)而來。
畢竟,就新帝目前對欽天監(jiān)的重視程度而言。
這明顯是一塊前景無量的香餑餑!
但如何安置這些術(shù)士,又如何選拔欽天監(jiān)成員。
對前朝的官員們而言,就成為了難題。
“傳朕旨意。”
而方辰顯然對此,也是早有預(yù)料。
就在他開口時,前朝官員們也是一個個聚精會神,專注聆聽。
“十日后,帝都中將會舉行一場天道大會。”
“參賽者,便是這萬千術(shù)士。”
“而最后的勝利者,不僅將成為欽天監(jiān)正。”
“并且朕將親封他為大乾國師。”
隨著方辰輕輕吐出最后四個字。
滿朝文武的表情,也從平靜專注,到訝異,再到驚愕!
就連王云的臉上,也閃過一絲意外。
大乾國師,這四個字的含金量可絕對不輕。
此前大乾皇朝中,也并非沒有國師一職。
每一位都是精通天文、歷算、陰陽等學(xué)說的大能。
其地位,甚至一度可以與前朝丞相平起平坐!
可以想見,方辰這一決定一旦傳出,將會在大乾引發(fā)怎樣的轟動!
一時間,百官都下意識紛紛看向王云,似是等待著他的反應(yīng)。
“臣遵旨。”
可誰也沒想到,聽完方辰的話。
王云只是露出一抹微笑,隨后拱手領(lǐng)命道。
那溫雅自若的樣子,全然不像是對方辰的決定有任何異議的樣子。
在其他人看來,國師的存在,會動搖丞相在前朝的位置。
身居此位的王云,怎么也不可能平靜的接受這件事。
但對王云來說,他心中全然清楚,自己如今擁有的一切,都是陛下所賜。
就算有一日,陛下突然要將他的權(quán)利收回去。
王云也不會有絲毫怨言。
何況他知道,陛下斷不會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