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回進宮,終于沒有再鬧出什么幺蛾子。
徐皇后簡單問了幾句,柳采春依舊是那套話回答,徐皇后聽得心驚膽顫,連連夸贊她福大命大、運氣好。
徐皇后又好生安撫安慰了她一番,賜了兩匹剛進貢的宋錦、一支赤金點翠鸞鳥五股銜珠釵壓驚,順勢留她和魏國公夫人用午膳。
徐皇后有自己的小廚房,各樣菜色齊全,離鍋上桌,十分新鮮美味,不比御膳房里的大菜,傳過來的時候都半涼了。
皇上聽說魏國公夫人婆媳進宮給皇后請安留膳,特意賞了兩道菜,給足臉面。
這些恩典,若是放在往日,以徐家的地位,屬于正常,不值得特意拿出來說。旁人甚至連嫉妒都沒法嫉妒。
徐皇后看中娘家、皇上也看重徐家,偏偏徐家人一個個還非常爭氣,別人要怎么嫉妒怎么比?
可今日,魏國公夫人帶著剛剛失蹤了好幾天的徐三公子夫人一起進宮,這就很有說道了。
許多雙眼睛明里暗里盯著,眾人甚至猜測,徐家怕不是要請皇后娘娘做主,休了這柳氏吧?
沒想到,柳采春非但沒有被休,反而還得了皇后娘娘安撫和賞賜,中午留膳,皇上甚至還賜了菜。
所以徐家居然就這么放過了她?這都不嫌棄她?
徐家人都是傻子嗎?她說的那番話徐家人真的就這么相信了?
然而,皇后娘娘和皇上等于都蓋章了,誰還敢亂傳,那就是不懂事了。
別的時候不懂事就算了,跟皇上、皇后娘娘對著干的不懂事,沒幾個人敢做。
虎視眈眈盯著魏國公府、巴不得魏國公府倒霉的,都快氣死了。
除了協陽侯府,還有一個寧家,盤算徹底落空。
寧萱羞憤交加,她是個溫柔文靜善良的人,這一刻卻恨不得柳采春去死。
寧夫人硬著頭皮再次上門,說是表示歉意,實則想再探一探魏國公府的真實想法,更想見一見柳采春,最好能找機會同她單獨說說話,若能打探出她這幾日究竟如何那更好了。
誰知魏國公夫人在佛堂,柳采春在休息,只有世子夫人客客氣氣接待了她,很快便將她給大發了。
她一個目的也沒能達成。
寧夫人哪兒還不懂徐家的態度?她就算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再說什么了,只得灰溜溜的離開。
大家沒有盯著魏國公府這一場熱鬧兩天,因為宣平伯府爆發了一件大事。
起因是一個小偷在金陵城某大商賈家中盜竊了十來件價值極高的珠寶珍寶,那小偷也是雞賊,偷盜之后火速離開金陵,這一找就誤打誤撞的找到了宣平伯府在城郊的某處大別苑。
那小偷看著別苑位置偏僻,人跡罕稀,料想平日里主人幾乎不住那里,是個極好的藏身之處,于是便翻墻進入,打算將那一批珠寶在人家后花園里挖個深坑掩埋著,自己就在附近小鎮子上暫住避難。
等過個一兩個月,那富商不追究了,事情平息了,他再折回去將珠寶挖出來慢慢拆了變賣。
沒想到......
他在那后花園刨坑的時候,竟刨出了一具腐臭的尸體,當時險些沒嚇得魂飛魄散......
確定這真的是尸體后,那小偷生怕萬一將來查到自己、連自己也有不是,咬咬牙,最終還是報了案。
順天府衙門很快有人上門,恰好碰到謝大將軍府上的大公子謝方利從山中打獵散心剛回,便也順便跟著去看看。
也幸虧他去了,否則,那別苑的下人們自稱是宣平伯府上的別苑,囂張的很,根本不把順天府衙門的人放在眼里,根本不許人進去。
宣平伯府的下人能跟順天府衙門的捕頭捕快硬杠,但是碰上了謝大公子,就只有挨打的份。
謝大公子當場叫親隨將他們全都拿下,捆了個結結實實,為了讓那別苑里的下人過后無話可說,扎扎實實的把他們給錘死,甚至請來了附近兩個村落的里正和好些村民、鎮上的小官吏也被叫來了好幾個。
那小偷戰戰兢兢指路,一挖坑,將所有人都嚇到了......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竟還從花園中挖出了好幾具枯骨。
這下子不得了了,謝大公子立刻飛報大理寺、刑部......
那別苑中的一切罪惡,都藏不住了。
宣平伯府得到消息的時候,他們家已經什么都捂不住了。
協陽侯也好,竇家也好,這個時候忙著切割尚且來不及,又怎么可能摻和趟入這一潭渾水?
魏國公府和謝家指不定虎視眈眈盯著、巴不得他們摻和呢。
花園中一共挖出了七具尸骨,從主人臥室里的墻壁上還發現了一處密道,順著密道往下,竟然從地下密室中救出了五名十來歲的少女。
少女們終于得以重見天日,抱頭痛哭。
這時跟著來看熱鬧的附近村民也有人大哭了起來,原來兩年前這家的女兒也莫名其妙的失蹤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尸,就這么憑空消失不見了。
這家人報了官,但官府追查了一陣一無所獲,便放棄了,只說多半是被拐子拐走了。
這家人很是疼愛女兒,因此悲傷不已。
如今想來,他們家那可憐的女兒未必就是被拐子拐走了,很有可能也變成了這花園里的一具枯骨啊!
大理寺、刑部、順天府衙門連忙查詢舊案,果然,發現了好幾起少女失蹤案......
宣平伯府一開始還試圖掙扎,將一切推給管著別苑的管事。
然而這么大的案子,怎么可能是區區一個管事能扛得住的?
皇上也知曉了此事,勃然大怒,責令大理寺、刑部、順天府尹徹查,命魏國公協理。
魏國公不會放過這么好的機會,拔起蘿卜帶出泥,順帶著又查出了許多宣平伯府的惡事。
這些惡事如果放在從前,單個的看,算不了什么,宣平伯府隨隨便便就能遮掩過去。
可是墻倒眾人推,如今想要洗白那是不可能了。
最終的結果是,宣平伯府被判罪惡多端,被連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