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春天憂心江雨的安危,正猶豫間就聽到身側(cè)傳來大哥的輕咳聲。
這是不讓她告知?也對,爹娘叮囑過大哥一定要確保每個人的安全,不然沒法對他們家人交代!
她要是偷偷告知了,江雨出了事豈不是她的過錯?
大哥提醒的正及時!
她感激的望向大哥,回頭對江雨抱歉的笑笑,勸道:“那些山路不好走,你還是別去摘了。”
江雨看出來了,雷家所有小輩都以雷大富這個大哥馬首是瞻。
聽說雷家長輩如今也是聽他的,大事皆由他拿主意定下。
剛才春天是在他示意后不敢告知,不過人家不告知于情于理很正常,畢竟她爬山都不行,何況還要爬樹摘梨子....
雷春天看著垂頭低落的江雨,心揪了下,又聽到旁邊大哥的啞聲提醒,立即福至心靈!
對啊,想吃梨而已,又不是非要江雨親自去摘!
江雨點(diǎn)點(diǎn)頭,正要開口,就聽到雷春天湊近小小聲道:“沒事,到時我摘了給你送去!”
江雨連聲拒絕:“不用,山路不好走....”
“嗐,那是你們平原來的才不好走,我這從小山里長大還不跟自家一樣?”雷春天笑道。
江雨還是不放心。
雷春天又道:“沒事,我就在我家不遠(yuǎn)處的那棵梨樹上摘。”
江雨放下心來,揚(yáng)起抹笑意感激道:“謝謝春天。”
等回去了給春天做一塊帕子。
嫂子說過最實(shí)在的謝意就是回禮,家里做衣裳有不少碎布料,做一塊天藍(lán)色的手帕拿得出手又實(shí)用。
*
上一趟山一下子發(fā)現(xiàn)兩種藥材,其中還有三樣吃食——好在梨子還不用摘。
回來已經(jīng)晌午,葫蘆村緊急開了一個臨時會議,商議人選和分配活計。
“梨子不急,不過橡子和栗子都很急,尤其栗子好弄回來喂雞鴨鵝。”
“橡子是糧食,早點(diǎn)弄回來曬干磨成粉沈清才能帶去城里試試,不然再拖下去上凍下雪后就沒法去城里了。”
“黃連在山頂明日大富帶我們上山,半山腰都走了小半個時辰,上山的話估摸一個時辰是要的,來回就是兩個時辰,小半天過去了,所以挑選去的人要帶好干糧晌午不下來;
漢子們要蓋屋子,不能動,做吃食的人也不成,來回爬山要體力尤其下山還要背黃連年歲大的也不成;
這樣吧,年歲大的婦人留家里做吃食,其它的婦人和一部分小子們?nèi)ァ!?/p>
“另一部分小子和姑娘家們?nèi)煜鹱雍屠踝樱踝与x羌活近,隔兩天去收一波種子和羌活。”
“橡子栗子一撿幾大筐,怕是姑娘家和半大小子們抬不動.....”
沈清一一安排道:“毛筆工坊的磚瓦再有三五日就夠數(shù)了,先騰幾頭驢出來,驢適合走山路,做幾個木架子,兩邊放上筐子,人只要牽著驢就成。”
“好!”會議成員應(yīng)道。
驢子一次能馱三百多斤,這是漢子們也沒法做到的!
而且不管是陡峭的山路還是狹窄的小路,驢子都能走的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簡直太適合山里。
“撿滿了就送回來,山頂挖黃連的也別太晚,半下午就下來,和橡子栗子一起由驢子馱回來,空著手走人也松快些。”
“好!”
半下午就回,扣除上下爬山的時辰,挖黃連的人最多能挖兩個時辰,兩個時辰采挖的黃連應(yīng)該不會太重,能有力氣背到半山腰,而到了半山腰有驢子接應(yīng),亦能減輕勞累。
“送回來的橡子栗子藥材統(tǒng)一安排人晾曬、統(tǒng)一清洗切片,賣的銀子和換回的糧食,按照各家各戶出的人力按比例分配。”
“成!我贊同!”
“我也贊同!”
每家人數(shù)有多有少,出的人自然也不同,而且上山必須要成群結(jié)隊才安全,放在一起按人力分配最公平!
既不用爭搶又不用擔(dān)心單獨(dú)行動家人安危,還能出人多的多掙,不吃虧,可謂考慮到方方面面了。
沈清最后道:“等第一批藥材和橡子粉好了,我就去城里,能賣銀子的賣銀子,賣不成銀子的換糧食。”
聽到銀子和糧食,在場所有人只覺得辛苦勞累也不算什么了。
他們不怕苦不怕累,只怕吃苦受累后沒有丁點(diǎn)回報。
只要有一點(diǎn)收入,對于只能土里刨食的他們來說已經(jīng)很好很好.....
江二爺開口道:“磨盤只有一個,之前磨東西時都要排隊等,等橡子要磨粉時等的時間怕是更長;
我想著何不一道置辦齊全?這些是村子上每戶人家都要用的,賣了藥材的銀子將這些必用品全部買回,余下的銀錢再統(tǒng)一按出的人力分配,如何?”
沈清一萬個贊同。
秦婆婆提議道:“咱們下一次去城里,也能把打水井的匠人請來了,如今家家戶戶不缺銀子,干脆每家打上一口水井,這樣用水也很方便。”
除了關(guān)家,他們哪戶人家不是十幾二十口人?
光是早晚洗漱都要不少水,倘若幾家共用一口井,那早晚都要排隊才行。
都是拿的出二兩銀子的人家,是以秦婆婆的提議立即得到了贊同。
“好,你們看看還有啥需要買的,咱們趁著外出一起買回來!”
“最好再置辦一些公中的東西。”
......
當(dāng)天下午開始,整個村子從原本忙到腳不沾地,直接升級為忙到起飛!
恨不得走路都帶小跑。
下午去山頂來不及了,但去山腰處撿橡子和栗子還是可以的。
正好今天停工,驢子全部空閑下來。
木架子雖沒做出來,但麻袋還是有的,撿好了扎緊袋子搬到驢背上即可。
幾十人出動,一下午的時間就撿了十幾麻袋回來。
栗子不用清洗晾曬,當(dāng)場每家按人數(shù)分了。
沈清家分了一整麻袋。
霍冰江水將一小部分栗子切開,不管有蟲沒蟲全部扔進(jìn)雞圈里,等吃完的栗子殼再清掃出來燒鍋。
翌日早起的霍冰看到門口的一大筐新鮮水潤的梨,驚呆了。
她轉(zhuǎn)身,正巧看到小姑和娘出來,忙道:“娘,小姑你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