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九點,林修遠準時來到ICU門口報到。
身穿白大褂的護士長迎上來,臉上帶著幾分詫異:“你就是新調來的實習醫生?林修遠?”
“是的。”林修遠點頭,神色平靜。
護士長打量了他幾眼,語氣中帶著些許意味不明:“聽說你是從急診科直接調過來的,院里特批的。這可不常見?!?/p>
林修遠淡淡一笑:“我只希望能在ICU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p>
護士長沒再多說什么,只是將他帶進科室,并安排了一位主治醫師作為他的臨時帶教老師。
而就在此時,在醫院另一側的辦公室內,王志斌正坐在導師陳國棟教授對面,神情輕松地匯報著情況。
“老師,我已經辦妥了。林修遠現在已經被調去ICU輪轉,那邊規矩嚴、壓力大,一個實習生去了也翻不出什么浪來?!?/p>
陳國棟放下手中的筆,抬頭看了他一眼:“你們年輕人之間的事,我不愿過多插手。但記住,不要把私怨帶到醫療工作中來?!?/p>
王志斌連忙點頭:“學生明白,我只是覺得他太張揚了,不懂規矩。”
陳國棟輕輕嘆了口氣,沒有再說話。
而在ICU內,林修遠剛安頓下來,就接到了一個緊急病例。
一名43歲男性患者,術后三天一直昏迷不醒,已經連續兩天無自主呼吸,家屬情緒激動,主治醫生初步判斷為腦干損傷,準備撤除呼吸機,放棄治療。
林修遠走進病房,迅速掃視病歷資料:患者術前各項指標正常,行膽囊切除手術后突發低血壓、心律失常,搶救成功后轉入ICU,之后一直昏迷。
主治醫生皺眉道:“林修遠,你是實習生,我知道你在急診科有點小名氣,但這不是你能插手的地方。病人已經沒有恢復意識的可能,繼續維持只會增加痛苦?!?/p>
林修遠卻沒有立刻反駁,而是低頭仔細翻看病歷和用藥記錄。
突然,他的目光在一頁鎮靜藥物使用記錄上停住了。
“昨晚最后一次使用的咪達唑侖劑量偏高,且未進行血藥濃度監測?!彼吐曊f道。
主治醫生一愣:“這是標準鎮靜方案的一部分,有什么問題嗎?”
林修遠抬起頭,語氣平穩卻堅定:“這位患者的肝腎功能略有下降,代謝能力不如常人。咪達唑侖屬于苯二氮?類鎮靜劑,半衰期較長,若代謝緩慢,可能會導致意識持續抑制。目前腦干反射尚存,不能排除藥物殘留影響?!?/p>
主治醫生眉頭皺得更深:“你的意思是……他是被‘鎮’過去的?”
林修遠點頭:“至少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我們可以嘗試減量鎮靜,并進行腦電雙頻指數(BIS)監測,觀察其大腦活躍度變化。”
這話一出,病房內的氣氛頓時凝固。
旁邊的實習醫生陳思思忍不住開口:“林修遠,你說得輕巧,萬一真不行,誰來承擔責任?”
林修遠淡淡掃她一眼:“如果你害怕擔責,那我們就什么都不做,直接拔管。但如果是醫生,就應該為病人爭取一線生機?!?/p>
這句話擲地有聲,讓原本猶豫不決的主治醫生也陷入了沉思。
而就在林修遠說完這句話不久,門外傳來熟悉的腳步聲——
李建國來了。
他原是來參加一場臨時會診,路過ICU時聽聞這里正討論一個昏迷患者的處理意見,便停下腳步,站在門口聽著里面的爭論。
此時,他看著林修遠瘦削卻堅定的背影,
他記得,這個人曾經是他口中的“年輕醫者”,也是那個讓他重新燃起理想火焰的存在。
而現在,林修遠又站在這里,面對質疑與壓力,依舊冷靜自持,言辭鋒利卻不失理性。
李建國心中微微震動。
他緩緩走進病房,目光落在林修遠身上:“說說你的具體建議。”
林修遠回頭一看是他,眼神微動,隨即沉聲道:“我想建議先調整鎮靜方案,同時加做BIS監測,評估大腦皮層活動。如果確認是藥物作用,我們還有機會喚醒他?!?/p>
李建國點了點頭,沒有立即表態,而是走到床邊,親自查看病人情況。
整個ICU病房一時陷入沉默,只有儀器運轉的滴答聲。
而空氣中,仿佛多了一絲緊張與期待的味道。
李建國站在病床前,眉頭微蹙,目光在病人臉上停留了幾秒,隨后轉頭看向林修遠:“你確定是藥物影響?”
林修遠點頭,語氣不急不緩:“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腦干損傷不可逆,而咪達唑侖代謝異??赡軐е乱庾R抑制。我們可以嘗試調整鎮靜方案?!?/p>
病房內一片沉默,主治醫生顯然還在猶豫。
就在這時,一旁的實習護士張敏忍不住開口:“老師,林醫生之前在急診科救過好幾個瀕死患者……我覺得,可以試試?!?/p>
這句話仿佛打破了某種僵局。
主治醫生深吸一口氣,最終點頭:“好,那就按你說的來。立即安排腦電雙頻指數(BIS)監測,同時減少咪達唑侖劑量,換用短效鎮靜劑。”
林修遠立即開始執行操作,動作精準流暢,仿佛每一步都早已在腦海中演練過無數遍。
數小時后——
重癥監護室(ICU)病房內,心電監護儀上的波紋逐漸變得活躍,患者的呼吸頻率也開始出現輕微起伏。
“有自主呼吸了!”護士激動地喊道。
家屬聽到消息后沖進觀察區,看到病人胸口微微起伏,頓時淚如雨下。
他們跪在地上,不住地磕頭感謝醫生。
李建國看著這一切,他走到林修遠身邊,低聲道:“你還是那個林修遠?!?/p>
林修遠淡淡一笑,沒說什么。
這一夜,他的名字再次在醫院傳開。
而在另一邊,王志斌剛從導師辦公室出來,手機便響了。
下屬一臉驚慌地匯報:“師兄,重癥監護室那邊出事了!林修遠調整治療方案后,昏迷三天的病人竟然恢復自主呼吸了!”
王志斌猛地停下腳步,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他怎么做到的?怎么可能?”
電話那頭聲音低沉:“聽說是調整了鎮靜藥物,還用了什么腦電雙頻指數(BIS)監測……”
王志斌冷笑一聲,拳頭緊握。
他知道,這不僅僅是運氣,而是真正的實力。
但正因為如此,才更讓他憤怒。
一個實習生,憑什么在短短幾天內接連創造奇跡?
一個被他親手調去重癥監護室的人,居然又成了焦點?
他不能容忍。
當晚,他在醫院一間密室里召集了幾位關系密切的科室醫生:“下周的學術交流會上,我要讓林修遠當眾出丑?!?/p>
幾人對視一眼,有人皺眉:“他背后會不會有老教授支持?”
王志斌嗤笑:“他連主治醫生都不是,能有什么背景?我只是要他解釋清楚,一個實習生,憑什么擅自修改治療方案?”
“可他這次確實成功了……”
“成功不代表正確?!蓖踔颈笱凵耜幚?,“醫學不是靠結果說話,而是靠依據。我要他在臺上站不住腳?!?/p>
會議室內,燈光昏暗,幾道身影低聲交談著,一場針對林修遠的布局悄然展開。
深夜十一點,重癥監護室病房依舊燈火通明。
林修遠坐在電腦前,一邊整理病例數據,一邊記錄今天的診療心得。
突然,手機震動了一下。
陌生號碼。
他接起電話,對方聲音沙?。骸傲轴t生,你太耀眼了,小心樹大招風。”
林修遠神色不變,語氣平靜:“你是誰?”
電話那頭沉默片刻,隨即掛斷。
林修遠放下手機,目光落在屏幕上跳動的數據上。
他早知道,自己重生之后的每一次出手,都會引起某些人的注意。
但他并不懼怕。
因為他清楚,這條路,是他必須走的。
哪怕前方布滿荊棘。
正當他準備繼續工作時,值班護士快步跑來:“林醫生,急診剛送來一位高齡老人,持續高熱、意識模糊,主管醫生已經做了全面檢查,但沒有發現明確病因……初步考慮經驗性使用廣譜抗生素?!?/p>
林修遠起身,神情專注。
“我去看一下。”
他走向病房,心中卻隱隱有種預感——這個病人,或許并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