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鐵盤龍槍的冰冷,玄鋼破甲刀的沉墜,八棱撼山錘的堅實棱角——這三件脫胎換骨的神兵,成了趙鐵柱在這邊關(guān)立足的底氣。王驤王守備待他如手足,更是關(guān)隘上下公認(rèn)的福星。營房內(nèi),炭筆在粗糙木牘上沙沙作響,輔以手勢比劃,艱難地溝通著時空的鴻溝。
趙鐵柱在木牘上畫了個太陽和月亮循環(huán)的簡單符號,又指了指外面,眼神帶著詢問。
王驤略一思索,明白是問年份。他拿起炭筆,鄭重寫下:【柒】。見趙鐵柱皺眉不解,王驤又用手指沾水,在桌面上寫下一個大大的、結(jié)構(gòu)復(fù)雜的“柒”字(繁體“七”)。
趙鐵柱搖頭,還是不認(rèn)識。
王驤想了想,在地上撿起七顆小石子,一字排開,指著石子,又指了指那個“柒”字,反復(fù)強調(diào):“七!這個年,是七!”
趙鐵柱恍然,在木牘上寫下阿拉伯?dāng)?shù)字“7”,又畫了個問號指向“柒”字。
王驤看著那古怪的“7”,雖不明其形,但明白了意思,用力點頭:“對!七!永樂七年!”他又在木牘上寫下【永樂】二字,手指用力點了點,又指了指東方(京城方向),做了個至高無上的手勢。
永樂七年!
趙鐵柱握著炭筆的手一緊,木牘邊緣微陷。鄭和下西洋的那個時代!巨大的時空錯位感讓他呼吸一窒。無底潭的巨爪、溶洞的詭異循環(huán)、小花的哭聲……那些撕心裂肺的記憶,被這浩蕩的“永樂”二字沖刷得更加虛幻,如同隔世的噩夢。
王驤察覺到他瞬間的恍惚,用力拍了拍他肩膀,在木牘上畫了個持盾守衛(wèi)邊疆的小人,又畫了個笑臉,意思明確:戍邊報國,是好事!他隨即熱切地指向趙鐵柱腰間(那里藏著手電):“光!那個光!還有別的……法子?”他比劃著范圍更大的樣子。
趙鐵柱強壓心緒,點了點頭。機會很快到來。
數(shù)日后,王驤帶隊巡邊。目標(biāo):探查關(guān)隘西側(cè)一條人跡罕至的深溝,傳言有可疑痕跡。溝壑幽深,林木蔽日。趙鐵柱“識獸蹤”的名聲在外,自然同行。他心中卻另有盤算——這條溝,似乎離他記憶中老龍洞的另一個隱秘入口不遠(yuǎn)!
斥候回報,前方崖壁下發(fā)現(xiàn)一處藤蔓遮掩的洞口,形跡可疑。
王驤看向趙鐵柱,眼神詢問。
趙鐵柱心臟猛地一跳!他極力保持平靜,指著洞口方向,在木牘上快速畫了個問號小人進(jìn)入山洞,又畫了個叉,表示危險。接著畫了幾個代表士兵的小人站在洞外,又畫了他那個“手電”符號,最后畫了個大圓圈光芒籠罩山洞的圖案。
王驤眼睛一亮!懂了!趙兄弟要用“光耀”之法探洞,士兵只需在外警戒!
趙鐵柱立刻行動。他指揮士兵集中幾面打磨光滑的銅盾,在洞前空地搭建起一個臨時的弧形反光陣列。士兵們弓弩上弦,緊張戒備。
趙鐵柱深吸氣,站定陣列焦點后,拇指按下開關(guān)!
“唰——!!!”
雪亮光柱爆發(fā),精準(zhǔn)投射銅盾中心!數(shù)面銅盾瞬間將凝聚光柱反射、擴散!一片巨大、明亮、甚至有些刺眼的扇面光幕轟然生成!如同天神投下的光毯,將整個洞口及內(nèi)部十幾米照得亮如白晝!
洞內(nèi)潮濕巖壁、垂掛藤蔓、嶙峋怪石、甚至地上蟲豸,纖毫畢現(xiàn)!角落里一堆新鮮獸糞和啃光的骨頭清晰暴露。
“吼——!”一聲暴躁咆哮!一個巨大的棕黑色身影被強光徹底驚擾,倉皇竄出洞口,頭也不回地逃入密林——是頭夜宿被擾的棕熊!
士兵們哄笑,松了口氣。王驤也搖頭失笑。
趙鐵柱卻死死盯著被強光照亮的洞內(nèi)。那熟悉的巖壁走向、那幽深的通道……和他記憶中老龍洞的結(jié)構(gòu)極其相似!是這里!另一個入口!
他關(guān)閉手電,強壓心中激動,對王驤比劃著,表示想帶幾個人進(jìn)去“仔細(xì)查看是否有韃子遺留痕跡”。王驤不疑有他,只當(dāng)趙兄弟謹(jǐn)慎,點頭應(yīng)允,派了五名精銳老兵跟隨。
趙鐵柱再次開啟手電,帶著五人小心翼翼進(jìn)入山洞。通道曲折向下,濕滑陰冷。他憑著記憶和感覺引路,心跳如鼓。走了約莫半個時辰,穿過幾處狹窄裂隙,前方豁然開朗——第九層大溶洞!
趙鐵柱呼吸急促!他立刻示意士兵警戒,自己則拿著手電,找到第一個小溶洞的入口,緩緩爬入。爬行十幾米,鉆出——第二個小溶洞!結(jié)構(gòu)、大小、鐘乳石分布……與第一個高度相似!只有細(xì)微差別!
巨大的希望和冰冷的恐懼同時攫住他!他強作鎮(zhèn)定,繼續(xù)重復(fù)鉆洞爬行……
第三個、第四個……
每一次進(jìn)入新的溶洞,都像是踏入一個精心復(fù)制的囚籠!高度相似的景象不斷重復(fù),消磨著意志。跟隨的士兵從最初的警惕,到后來的困惑,再到隱隱的不安。他們低聲用方言交談,看向趙鐵柱的目光充滿了不解。
第五個小溶洞,趙鐵柱說:"你們呆在這里,不用往前爬了。"
當(dāng)趙鐵柱來到第九個小溶洞的洞口,滿懷最后一絲希望爬進(jìn)去時——
眼前的景象讓他瞬間如墜冰窟!
低矮穹頂,細(xì)小鐘乳石,白色鈣華地面……一切如故!他發(fā)瘋般沖到記憶中的位置——那片曾經(jīng)出現(xiàn)奇異白色光盾的洞壁!
手電光柱下,只有冰冷、堅硬、毫無異樣的巖石!他用手瘋狂敲打、摸索!并開始用八棱撼山錘狠命鑿擊,一邊鑿一邊數(shù)數(shù):"……七十九……八十……八十……八十一……"。鑿了九九之?dāng)?shù),只鑿出了迸濺的火星、飛裂的碎石、和幾個大坑,什么都沒有!沒有鑿出洞口,那個通往“循環(huán)”或“歸途”的光盾門戶,也沒有出現(xiàn)!仿佛從未存在過!
“趙……趙爺?咱……還鑿嗎?”一名老兵爬進(jìn)來看著趙鐵柱狀若瘋狂的樣子,小心翼翼地問,方言帶著濃重的疑慮。
趙鐵柱背對著士兵,身體微微顫抖。巨大的失望如同冰冷的潮水,徹底淹沒了他。他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喉嚨的哽咽,用剛學(xué)會的、生硬走調(diào)的方言,啞聲道:“……沒了。回吧。”
聲音里是掩飾不住的疲憊和絕望。
半年的時光在邊塞的風(fēng)霜和一次次徒勞的溶洞探索中流逝。趙鐵柱憑借過人的意志和身處異域的壓力,竟已能用生硬的、夾雜著漠河鄉(xiāng)口音的明朝方言,與王驤及身邊士兵進(jìn)行簡單的日常對話。雖然詞匯有限,發(fā)音古怪,但溝通障礙已大大降低。
這日,王驤率隊護送一批補給前往更前沿的墩堡。隊伍行至一處兩山夾峙的狹窄河谷,兩側(cè)崖壁陡峭。突然,前方探馬狂奔而回,臉色煞白:“王守備!不好了!河谷出口被堵!有韃子游騎!人數(shù)不少,正朝咱們壓過來!”
眾人色變!河谷狹窄,退路已遠(yuǎn),一旦被堵住出口,就是甕中捉鱉!
王驤臉色鐵青,迅速指揮士兵依托幾輛輜重大車和河灘亂石布防。他看向趙鐵柱:“趙兄弟!可有法子?狹路相逢,硬拼恐損失慘重!”
趙鐵柱目光掃過地形。河谷狹窄,敵人正從出口方向壓來。兩側(cè)是高聳的、相對光滑的砂巖崖壁!
“光!大光!”趙鐵柱用生硬的方言急促道,指向河谷出口方向,又指了指兩側(cè)高聳的崖壁,“用……墻!反光!”
王驤瞬間明白了他的意圖!眼中精光爆射!“快!把車上的銅鑼、銅盆!還有打磨光的盾牌!都集中起來!對著兩邊崖壁擺!”
士兵們雖不明所以,但執(zhí)行力極強!很快,幾面銅盾、幾面大銅鑼、甚至煮飯用的幾個大銅盆,被集中起來,粗糙地調(diào)整角度,對準(zhǔn)了河谷出口方向以及兩側(cè)高聳的崖壁!形成了一個簡陋但覆蓋面極廣的反光陣列!
此時,韃子游騎的身影已出現(xiàn)在河谷出口!約莫四五十騎,揮舞著彎刀,怪叫著開始加速沖鋒!馬蹄踏在碎石河灘上,發(fā)出密集的悶響,氣勢洶洶!
趙鐵柱深吸一口氣,站到陣列后方。他掏出那支珍貴的手電筒,高高舉起,對準(zhǔn)了反光陣列的中心點!拇指狠狠按下!
“唰——!!!”
凝聚的強光再次爆發(fā)!但這一次,它沒有直射敵騎,而是猛地投射在那些銅鑼、銅盆和盾牌組成的陣列上!
神奇再現(xiàn)!
光滑的金屬表面瞬間將強光瘋狂地反射、散射出去!不僅照亮了沖鋒的敵騎,更將大片強光投射到兩側(cè)高聳的砂巖崖壁上!
經(jīng)過崖壁的二次反射,一片巨大、明亮、甚至有些刺眼晃動的不規(guī)則光斑區(qū)域,瞬間籠罩了整個河谷出口和沖鋒的韃子騎兵!這光斑不如堡墻下凝聚,也不如探洞時集中,卻更加晃眼、迷亂!如同無數(shù)破碎的鏡子在陽光下胡亂晃動,讓人頭暈?zāi)垦#?/p>
“啊!什么東西!”
“眼睛!我的眼睛花了!”
“馬!馬驚了!”
沖鋒的韃子騎兵瞬間陷入混亂!強光經(jīng)過崖壁漫反射,雖不刺瞎,卻極度干擾視線,讓人無法聚焦!更可怕的是那些戰(zhàn)馬!動物對光的變化極其敏感,這忽明忽暗、到處亂晃的強光斑,讓它們徹底受驚!沖鋒的陣型瞬間潰散!馬匹互相沖撞、原地打轉(zhuǎn)、甚至揚起前蹄將騎手掀翻在地!
“放箭——!”王驤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戰(zhàn)機,嘶聲怒吼!
憋足了勁的明軍弓箭手,箭矢如同飛蝗般射向混亂不堪的敵群!慘叫聲、馬嘶聲、金屬撞擊聲響成一片!韃子游騎的沖鋒被這詭異的光斑徹底瓦解,丟下十幾具尸體和驚馬,狼狽不堪地調(diào)頭逃出了河谷!
“趙兄弟!神了!”王驤激動地一拳砸在車轅上!這次“光耀”之法,因地制宜,竟以更小的代價,在野外遭遇戰(zhàn)中再次立下奇功!
此戰(zhàn)傳回衛(wèi)所,震動更大!一個不僅能“召神光”守城,更能“布光陣”破敵于野的奇才,其價值無可估量!
數(shù)日后,西寧衛(wèi)指揮使衙門的嘉獎令與調(diào)令同時送達(dá)。
營房內(nèi),王驤拿著蓋著鮮紅大印的公文,臉上滿是復(fù)雜。他走到正在擦拭混鐵盤龍槍的趙鐵柱面前,將公文遞給他,然后用生澀努力放慢的官話(帶濃重口音)說道:“趙兄弟,大喜!衛(wèi)所嘉功,擢你為……試百戶!秩從六品!享俸祿!”
趙鐵柱一愣,試百戶?明代軍官?他看向王驤。
王驤眼中既有為他高興的真誠,也有一絲難以掩飾的失落,他指著公文最后部分:“還有……調(diào)令。著我本隊全體,即日拔營,護送趙……趙試百戶,及所攜‘神器’……入京!赴京營神機營效力!”
“入京?神機營?”趙鐵柱下意識重復(fù),生硬的官話帶著茫然。南京,金陵?那遙遠(yuǎn)的帝都?他只想找到回家的路,卻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yuǎn),甚至穿上了大明的官袍?
王驤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趙兄弟!此乃天大機遇!天子腳下,神機營乃精銳中的精銳!你身懷絕技,必受重用!光宗耀祖,報效朝廷,就在今朝!哥哥我……親自送你!”
啟程的日子。關(guān)隘前,小小的隊伍整裝待發(fā)。王驤麾下精銳盡皆隨行。趙鐵柱換上了一身嶄新的青色棉布箭衣(低級武官常服),外罩半舊羊皮襖。三件神兵被仔細(xì)包裹背負(fù)。那支改變命運的手電筒和僅剩的幾節(jié)電池,貼身深藏。
趙鐵柱最后回望。群山巍峨,關(guān)隘沉默。那無底潭的方向,林木蒼茫。老龍洞的入口,隱沒在視線之外。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只換來冰冷的巖石和更深的絕望。湟水河、漠河鄉(xiāng)……那些熟悉的面孔和土地,如同沉入時光之海的碎片,在“永樂七年”的浩蕩天風(fēng)下,愈發(fā)遙不可及。
“出發(fā)!”王驤聲如洪鐘。
車輪滾動,馬蹄踏碎邊關(guān)凍土。小小的隊伍,護送著新晉的“趙試百戶”和他那來自未來的秘密,離開了風(fēng)雪邊塞,踏上了通往帝國心臟——金陵的漫漫長路。
趙鐵柱坐在騾車上,身下顛簸。他望著車窗外蒼涼的西北原野,枯草在寒風(fēng)中起伏。腰間那枚象征“試百戶”身份的粗糙銅牌,冰冷地硌著他。前路茫茫,歸途渺渺。金陵,那座龍盤虎踞的城池,等待他的,是機遇,還是另一個更大的、無法掙脫的牢籠?他不知道。只有手中那桿冰冷的混鐵盤龍槍,傳來一絲沉甸甸的真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