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亭在褚老圩被錯殺這一悲劇發生后,如同巨石投入平靜湖面,在軍中激起層層漣漪。程明遠因其與高敬亭的關系,毫無疑問地被列入審查名單。好在程明遠雖性格倔強,但幸得劉順元力保,才躲過一劫。
而程明遠的境遇同樣坎坷。原本,他有機會與成鈞一同進入葉軍長剛組建的新四軍五支隊。然而,祝世鳳和喻屏卻堅決阻撓此事。再加上葉因并非黨員,即便有心留下程明遠,也是無能為力。就這樣,程明遠被輕易地擠出了正規的新四軍五支隊。
高敬亭同志竟未犧牲在與國民黨的浴血奮戰中,而是倒在了自己人手里,這讓程明遠痛心疾首,內心充滿了氣憤、痛苦與不解。他反復思索,卻始終無法明白為何會發生這樣的事。
1939 年 7 月 1 日,新四軍正式接管了高敬亭的所有部隊,并在此基礎上成立了五支隊,任命羅炳輝為司令。五支隊下轄八團,團長周俊鳴;10 團,由原挺進團改編,團長成鈞;15 團,團長林英堅。程明遠從老家帶來的游擊大隊,包括一大隊、二營的梅竹樵、孫傳家、周偉學,以及定鳳游擊隊三營,全部被編入五支隊 10 團。
這一變故,讓陳明遠、梅竹樵、孫傳家、周偉學等人瞬間變成了光桿司令。孫傳家難以接受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忍不住失聲痛哭:“主任吶,我的兵被編得一個不剩了!”一夜之間,這些從地方來的干部仿佛被打回原形。
但程明遠深知,在這艱難時刻,必須保持堅定。他強忍著內心的痛苦,安慰孫傳家道:“干革命本就流血流汗,咱不能流淚。部隊雖然被編走了,但沒了咱可以再組建,革命事業還得繼續向前!”程明遠目光堅定,盡管此刻處境艱難,但他心中的革命之火并未熄滅,反而燃燒得更加熾熱,他決心在困境中堅守,為革命事業繼續拼搏。
1939 年 7 月 1 日,定遠安子集的天空下,陽光灑在這片承載著希望與使命的土地上。葉挺將軍神情莊重,聲音堅定地宣布新四軍五支隊正式成立。這一宣告,如同激昂的戰歌,在江淮大地奏響了新的抗日旋律。
新四軍五支隊的領導班子堪稱精英匯聚。羅炳輝擔任司令,他身經百戰,軍事才能卓越,堅毅的眼神中透露出對戰斗的無畏與對勝利的執著。郭述申出任政委,以其堅定的政治信仰和卓越的思想工作能力,為部隊注入強大的精神力量。周俊鳴任副司令,豐富的作戰經驗使他成為羅炳輝的得力助手。趙啟明擔任參謀長,憑借著過人的軍事謀劃與組織協調能力,為部隊的戰略布局提供堅實支撐。方毅出任政治部主任,以其深厚的政治素養和出色的宣傳動員能力,凝聚著全體將士的士氣。
五支隊下轄三個團,各團皆有其獨特的使命與力量。八團由周俊鳴兼任團長,陳慶先任政委。他們攜手帶領八團,如鋒利的刀刃,時刻準備在戰場上沖鋒陷陣。10 團由挺進團改編而來,成鈞任團長,許祥享為政委。這支部隊歷經錘煉,戰斗力頑強,在新的編制下,繼續為革命事業奮勇前行。15 團則由第三游擊縱隊和軍特務營組成,林英堅任團長,劉景勝任政委。他們整合力量,成為五支隊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支隊機關和直屬隊以原 8 團機關和直屬隊部隊為基礎組建,傳承了原部隊的優良傳統與戰斗作風。至此,新四軍五支隊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抗日戰場,全體將士們懷著堅定的信念,即將在這片土地上,為抗擊日寇、保衛家園,譜寫壯麗的篇章。他們的身影,將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民族解放事業中不朽的傳奇。
新四軍五支隊組建完成后,短暫休整,便士氣高昂地開赴津浦路東,而路西地區則由四支隊的戴季英負責指揮。與此同時,程明遠自延安黨校畢業后,被分配至安徽六安擔任縣委書記。他憑借著在黨校所學,全身心投入工作,將六安的各項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
然而,革命的征程總是充滿變數。不久后,程明遠奉張云逸之命東進藕塘。在這片土地上,他再次展現出非凡的領導才能,積極組建新四軍挺進團,并順勢成立定鳳縣委,擔任縣委書記。他帶領同志們四處奔走,發動群眾,壯大隊伍,將定鳳地區的革命事業開展得轟轟烈烈,贏得了當地百姓的衷心擁護與愛戴。
當新四軍五支隊組建,本應是程明遠及其帶領的隊伍融入更廣闊抗日力量的契機。但沒想到,祝世鳳出于種種緣由,極力阻撓,竟將程明遠徹底擠出局。不僅如此,定遠鳳的梅竹樵、孫傳家、周偉學,以及他們所屬的游擊大隊,同樣被無情地剝奪兵權,一同被擠出了五支隊。
面對如此不公的待遇,程明遠心中滿是憤懣與無奈。但他并未就此消沉,他深知革命事業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挫折只是暫時的。他安慰著同樣失落的戰友們,鼓勵大家堅守信念。盡管被排除在五支隊之外,程明遠依然堅信,只要心中的革命火種不滅,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能為抗日事業貢獻力量。他帶著這份堅定,默默積蓄力量,等待著下一次為革命沖鋒陷陣的機會,就像一顆頑強的種子,在困境中等待破土而出,綻放生機。
五支隊悄悄開拔了,程明遠幾十年沒有這樣消閑過,他忽然想起了孤苦的老母徐志金,也該回去看看她老人家了。于是找新四軍副軍長張云逸說明情況,便以回肥西老家探親為名,伺機策反唐曉光(唐慶甫,國民黨合肥縣縣長:)。張云逸同意了程明遠的計劃,便叫參謀處給程明遠一行開了“護照”。國共合作期間,此“護照”一路通行。程明遠攜妻子方毓芬,挺進團參謀黃學寬,戰士左常明、周三、黃繼業等,一匹灰騾子,兩只短槍,三只長槍,從藕塘屋子里告別了鄉親,步行回肥西老家,一路饑餐渴飲,曾路過肥西雷麻店王小郢,程明遠的表哥徐樹吾家。因程明遠的妻子方毓芬一路步行,腳上起了許多血泡,實在不能走了,只好在徐家歇歇幾天。周老三姐(童宜軒,程明遠的戰友:),聽說陳娶媳婦了,特地來看嫂子長得啥樣,一頓飯一夕談,直夸程明遠有眼光。
在王小郢,左常明、周三、黃繼業紛紛向程明遠請假,想要回家看看。此時的程明遠,心中也涌起對母親的深深思念。他決定攜妻子方毓芬以及黃學憲,趁著難得的閑暇,起早前往六安南官亭,去看望多年未見的母親徐志金。
一路上,清晨的微光灑在他們前行的道路上,四周靜謐而安寧,仿佛戰爭的陰霾在此刻暫被驅散。當他們剛抵達南官亭王山頭,還未等程明遠等人走近,只見一位身形略顯消瘦但眼神滿是期盼的農家婦女迎了出來,正是程明遠的母親徐志金。
程明遠的妻子趕忙快步走上前,輕輕扶住婆婆,滿含深情地說道:“媽,我們來看您了。”徐志金眼中瞬間泛起淚花,顫抖著雙手,輕輕撫摸著兒媳的臉龐,那目光中飽含著思念與疼愛。程明遠看著這一幕,心中五味雜陳,戰爭讓他們聚少離多,但此刻,親情的溫暖卻如冬日暖陽,驅散了他心中的疲憊與憂慮。
黃學憲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也為這溫馨的團聚所感動。短暫的相聚時光,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顯得尤為珍貴,他們沉浸在這難得的親情氛圍中,仿佛忘卻了外界的紛擾,只愿此刻的寧靜能夠延續,讓這份親情在歲月中永恒。
徐志金居住的地方,是一處有七間屋子的所在,然而環境卻著實堪憂,地上到處布滿鴨屎雞屎,讓人幾乎無處下腳。就在程明遠滿心感慨之時,褚正熙匆匆將他拉了出來,說道:“大隊長,咱們出來說事兒。”
恰在此時,有傳話說唐慶甫(唐曉光:)縣長找程明遠有事。程明遠稍作思索,決定把黃學憲及方毓芬留在南關亭,自己則獨自一人跨上一匹灰騾子,朝著南分路口疾馳而去。
南分路口有個地方叫盤龍墩圩子,當地人也叫它鴿子籠。這里,在抗戰這個特殊時期,成為了國民黨合肥縣政府的所在地。一路上,程明遠思緒翻涌,猜想著縣長找他所為何事。是關于抗日局勢的商討,還是有新的任務下達?又或者與當前復雜的各方勢力關系有關?
灰騾子步伐輕快,揚起一路塵土。程明遠望著沿途的景象,心中既有對未知任務的忐忑,又懷揣著為抗戰貢獻力量的堅定決心。這片土地正飽受戰火洗禮,各方勢力在此交織碰撞,而他,即將再次投身于這風云變幻的局勢之中,為了民族的未來,為了守護身后的親人和百姓,去迎接新的挑戰。
程明遠趁著夜色,悄然摸到唐慶甫(唐曉光:)家中。門開處,唐是又驚又喜,眼中滿是意外與驚喜,連忙問道:“哎喲,什么風把你給吹回來了?”程明遠苦笑著,神色有些無奈:“唉,這回運氣背到家了,一下子變成無業游民了。”唐曉光在一旁笑道:“大程哥,您就別打趣了。”
程明遠一臉認真地看著唐曉光:“這回啊,真是來你這兒討口飯吃,就看你愿不愿意收留我咯?”唐曉光見程明遠不似玩笑,趕忙說道:“別說愿不愿意,就是把這縣長的位子讓給你,我也心甘情愿吶!”說著,他緊緊拉住程明遠的手,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陳明遠臉上,那神情,就像多年未見的親兄弟,千言萬語盡在這凝視之中。
程明遠臉上浮現出一抹幸福的笑意,把自己與方毓芬結婚的事告訴了唐曉光。唐一聽,眼中滿是好奇與期待,急切地說:“那可得趕緊見見漂亮的嫂子!”程明遠擺了擺手:“我怕不太方便,就把她留在南官亭了。不過放心,以后見面的機會多著呢。”頓了頓,程明遠又道:“慶甫同志,你年紀也不小啦,也該成家了。要不要我幫你物色一個呀?”唐曉光趕忙回應:“不用不用,已經有啦!”
一番輕松的說笑過后,唐曉光收起笑容,一本正經地看著程明遠:“大程哥,有個事兒想跟您商量商量。您看能不能屈尊在合肥縣動委會走動走動?那兒有好幾個人都是您的老部下,事兒也不難辦,每個月還有20塊大洋的薪金。”程明遠思索片刻,說道:“只要有事兒干就行,薪水多少我倒不怎么講究。”唐慶甫聞言,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這事咱倆就說定了,明天您直接去縣政府,找田蘭田報道。”田蘭田(合肥縣動委會指導員,也是**地下黨員:),這個秘密是唐曉光不知道的。
就這樣,在這看似平常的夜晚,程明遠的人生迎來了一個新的轉折。在這抗戰的風云變幻中,他又將在新的崗位上,為了共同的理想和使命,繼續拼搏前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