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 年的冬天,寒風凜冽,如刀割般劃過江淮大地,似乎也預示著局勢的陡然變化。國民黨有計劃地將安徽省動委會下設的 40 個工作團解散。這些工作團的成員,大多是滿腔熱血的學生,他們懷揣著救國救民的理想,毅然投身到抗日的浪潮中。
曾經,每個縣都設有工作委員會,在縣動委會的領導下,積極開展工作。動委會和工作團承擔著至關重要的使命:致力于搞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抗日;深入街頭巷尾、鄉村城鎮,進行抗日宣傳,用激昂的話語點燃民眾心中的抗日怒火;不辭辛勞地發動群眾,讓民眾意識到自己在抗戰中的力量;鼓勵、組織熱血青年參軍入伍,為抗日隊伍注入新鮮血液;推行二五減租政策,改善民眾生活,以此凝聚民心,共同抵御外敵。
然而,局勢卻急轉直下。國民黨縣政府里潛伏的特務,像隱藏在黑暗中的毒蛇,暗中窺視并掌握了動委會和工作團的一舉一動。這些特務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許是為了維護國民黨內部某些反動勢力的利益,或許是受到了別有用心之人的指使,向國民黨高層提供不實信息,歪曲工作團和動委會的抗日努力,導致這些積極抗日的組織被強行解散。
工作團成員們得知這一消息后,悲憤交加。他們不明白,為何在國家危亡之際,自己一心抗日的行動卻遭到如此殘酷的打擊。但他們并未就此屈服,一些成員在暗中商議,即使組織被解散,也要繼續尋找機會為抗日事業貢獻力量,在困境中堅守著那份抗日救亡的初心。而這場變故,也讓抗日局勢變得更加錯綜復雜,在重重陰霾之下,民眾對未來的抗日之路,充滿了擔憂與迷茫。
1939 年,安徽省動委會下屬工作團的解散,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層層波瀾,在進步青年群體中引發了一次鮮明的陣營分化。那些認同共★★理念、思想進步的有志之士,毫不猶豫地選擇加入共★★,他們堅信共★★才是真正能夠引領國家走向光明、實現抗日救亡的中流砥柱。而親蔣且思想相對落后的人,則紛紛投向國民黨一方。
合肥動委會在這風云變幻中,也經歷著人事的頻繁變動。其第一任指導員耿家書,本是早期的共★★員,卻因賬目不清這一棘手問題,無奈卸任,而后遠走四川。耿家書的離去,讓合肥動委會一時群龍無首。
田蘭田在此關鍵時刻繼任。表面上,他擔任著指導員的職務,可實際上肩負著合肥工委書記的重任。田南田一心為抗日事業奔走,試圖團結各方力量,推動抗日工作的開展。然而,11 月的一次保長訓練班上,畢業典禮的講話卻成了矛盾激化的***。田蘭田言辭懇切,針砭時弊,卻不慎觸犯了國民政府的某些利益。合肥縣黨部書記路世奎竟公然在講臺上,對著田蘭田扇了兩個耳光。這一粗暴舉動,使得矛盾徹底公開化,讓原本就暗流涌動的局勢變得更加緊張。
面對如此惡劣的環境,田蘭田與李維知先后撤離,轉移至無為開成橋一帶繼續開展活動。組織上迅速做出決策,選派陶明接任田蘭田的職務,希望能在這艱難的局面下,穩住合肥地區的抗日工作陣腳,繼續凝聚力量,為抗日事業不懈奮斗。在這動蕩的時局中,各方力量此消彼長,抗日之路雖布滿荊棘,但共★★人始終堅守信念,在困境中頑強探索前行。
在那個局勢錯綜復雜的時期,程明遠在縣動委會任職,憑借著細致的觀察與深入的了解,逐漸摸清了唐縣長手下的武裝力量——縣常備大隊的底細。這縣常備大隊由唐縣長兼任大隊長,下轄三個中隊,總計約 150 人槍,是一股不可小覷的武裝勢力。
程明遠深知,若能爭取到這股力量,對于抗日事業將是極大的助力。于是,他找到唐曉光,與之展開秘密會談,直言想把這批武裝拉出來,壯大抗日陣營。然而,唐曉光面露難色,道出實情:這大隊是他從六安帶過來的,要想將其整個拉出來,幾乎不可能,一旦輕舉妄動,定會立刻引起敵人警覺,前功盡棄。
程明遠思索片刻后,沉穩地說道:“既然如此,若要不被敵人發現,你從這三個中隊里挑選一個,把那些可靠的人以及精良的槍支集中編到一個中隊,先做準備。待時機成熟,我會通知你下一步行動。”唐曉光聽后,連連點頭,對程明遠的計劃表示認可。
不僅如此,程明遠還進一步動員唐曉光,將共★★員安排進合肥縣政府工作,以此從內部推動抗日工作,擴大黨的影響力。于是,經過一番精心安排,趙平擔任了縣政府的譯電員,趙翅生出任縣政府軍事科長,褚鳴谷搞諜報,夏冰流擔任合肥縣抗日工作團團長,余夢平則出任縣政府監印。
這些共★★員如同散布在黑暗中的火種,潛伏在合肥縣政府的各個關鍵位置。他們在陳明遠的統籌安排下,與唐曉光密切配合,等待著合適的時機,準備為抗日事業掀起一場波瀾壯闊的變革,在敵人的眼皮底下,一場秘密的抗日布局正悄然展開。
在唐曉光的住處,程明遠已秘密工作了兩個月之久。這段時間里,局勢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涌動。而此時,程明遠的妻子方毓芬仍在南關亭,盡心盡力地幫婆婆料理家務,對丈夫從事的秘密工作知之甚少。
10月10日,這個看似平常的日子,卻成為了行動計劃的關鍵節點。程明遠趁著無人之際,悄悄找到唐曉光,神情嚴肅且堅定地說道:“是時候行動了,把張業應所在的二中隊先拉出來,對外就宣稱是嘩變,做個樣子,混淆敵人的視線?!碧茣怨馕⑽Ⅻc頭,眼神中透露出緊張與期待,他深知此次行動的重大意義和風險。
與此同時,程明遠又安排李維知去南官亭接方毓芬。李維知領命后,迅速踏上行程。當李維知和方毓芬途經蟠龍墩圩子時,卻聽聞一個驚人的消息——合肥縣政府警務大隊竟跑掉一個中隊。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整個局勢瞬間變得更加復雜起來。唐縣長得知此事后,頓時慌了神,急忙親自帶隊去追。
一時間,風云驟起。程明遠原本精心策劃的行動,因這意外情況而面臨諸多變數。方毓芬在李維知的陪伴下,心中滿是擔憂與疑惑,但她深知此刻必須保持鎮定。而程明遠和唐曉光這邊,一方面要按計劃執行二中隊的“嘩變”行動,另一方面還得密切關注唐縣長追逃以及整個局勢的發展,以便隨時做出應對之策。各方勢力在這復雜的局勢中相互交織,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已然拉開帷幕。
1939 年 11 月,國民黨五屆六中全會進一步確定了以軍事限共為主,政治限制限共為輔的方針,向華北掀起了第一次****。12 月,程明遠奉江北指揮部張云逸之命,去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孫仲德處當參謀。與此同時,桂俊亭 7 月 1 日五支隊成立時離開 15 團二營,也來到了江北游擊縱隊報道,孫仲德深知二位的能力,決定派他倆回肥西老家組織抗日武裝,擴大或充實主力部隊。
程明遠與桂俊亭向孫仲德鄭重辭別后,各自跨上一匹矯健的駿馬,手握一桿锃亮的長槍,從藕塘出發,向著肥西的燒脈崗、雷馬一帶疾馳而去。馬蹄揚起陣陣塵土,仿佛是他們激昂斗志的具象化。
抵達目的地后,他們正式掛牌成立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直屬大隊。這一舉動,如同在黑暗中點亮了一盞明燈,瞬間吸引了當地百姓的目光。程明遠和桂俊亭深知,宣傳和發動群眾是抗日斗爭的關鍵,于是他們迅速展開行動,深入到群眾之中。
他們在街頭巷尾、田間地頭,向廣大群眾講述抗日的意義和緊迫性。程明遠嗓音洪亮,他的話語充滿力量:“鄉親們,日本侵略者燒殺搶掠,讓我們的生活苦不堪言。只有團結起來,加入新四軍,才能保衛我們的家園,把侵略者趕出去!”桂俊亭則用樸實的語言,將抗日的道理深入淺出地講給百姓聽。
當地窮苦百姓對程明遠和桂俊亭并不陌生。早在西鄉鬧革命時,他們就給百姓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時,他們為窮苦大眾謀福祉,打擊土豪劣紳,百姓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如今,聽聞他們號召大家參加新四軍抗日,百姓們積極響應。
一位年輕力壯的小伙子第一個站出來,大聲說道:“我要參加新四軍,扛槍打日本,為咱受苦的鄉親們報仇!”緊接著,越來越多的人紛紛響應,大家群情激昂,報名的隊伍越排越長。老人們欣慰地看著這一幕,眼中滿是對未來的希望;婦女們則默默為即將參軍的親人準備行囊,雖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堅定的支持。
在程明遠和桂俊亭的努力下,抗日的火種在燒脈崗、雷馬一帶迅速點燃,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直屬大隊不斷壯大,為抗擊日本侵略者凝聚起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1940 年 1 月,在燒脈崗的街上,一場意義非凡的宣告打破了冬日的寂靜。程明遠和桂俊亭正式宣布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直屬大隊成立。朱抑仙擔任大隊長,大隊下轄三個中隊,這支新生的抗日隊伍以合肥西部為核心區域,雖僅有隊員近百人,槍支 40 余支,其余武器多為大刀、長矛,但隊員們個個懷揣著抗日救國的熱血。他們活躍在三河、中派、程店、雙棗樹和龍潭河一帶,積極投身于抗日斗爭,成為當地百姓心中的希望之光。
然而,3 月的一紙縱隊指示,讓直屬大隊踏上了新的征程——開赴廬江一帶活動。當隊伍行至肥西嚴店附近時,意外遭遇反動武裝三河聯防隊長王庚年的阻擊。王庚年,這個稱霸一方的惡霸,聽聞程明遠和桂俊亭在燒脈崗招兵買馬,早已懷恨在心,此刻更是覺得機會難得,妄圖一舉消滅這支新四軍“土壘子”隊伍。他帶領著 300 多人的部隊氣勢洶洶地追襲而來。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程明遠果斷率隊趴在田埂邊進行阻擊。戰斗瞬間打響,槍聲、喊殺聲交織在一起。就在局勢緊張之時,一枚冒煙的手榴彈突然滾到了年僅 16 歲的程明來身邊。程明來一下子愣住了,眼神中透露出恐懼與不知所措。千鈞一發之際,程明遠一個箭步沖上前,飛起一腳將手榴彈踢了出去?!稗Z”的一聲巨響,手榴彈爆炸,塵土飛揚,兩人瞬間被土掩埋。
盡管程明遠等人英勇抵抗,但由于敵眾我寡,直屬大隊陷入了困境。在激烈的戰斗中,除三中隊不幸被打垮外,一、二中隊在程明遠和桂俊亭的帶領下,艱難地沖出了包圍圈,撤到了“防虎”山區的鳳凰尾。隊伍來到老百姓家中,稍作喘息。
程明遠和桂俊亭深知此時隊伍面臨的嚴峻形勢,經過緊急商量后,決定兵分三路轉移。桂俊亭帶領一中隊向舒城山區轉移,利用山區復雜的地形繼續開展抗日活動;程明遠則帶著第二中隊前往定遠朱家灣一帶;朱抑仙則帶著部分武裝來到府北鄉,堅持與敵人斗爭。
這次遭遇戰雖然讓直屬大隊遭受了挫折,但隊員們的抗日決心并未被磨滅。在這艱難的時刻,他們各自踏上新的征程,期待著在不同的地方繼續為抗擊日本侵略者、保衛家園而戰,為民族解放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