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這個時候的清明糕好吃,未來去外面買的都沒有清明草那股清香,懷疑用了其他青菜作假。
因為做的挺多的,第二天早上,沐希也是吃的清明糕當早餐。
“你家居然做了清明糕,真好,我媽媽今年都沒做。”夏荷提著早餐,看到她吃清明糕,很是羨慕。
“我自己摘的,你想吃就自己摘一些回去,那樣你家里人也會做了。”沐希說道。
“可以試試。”夏荷想了想點頭,開始吃她自己的早餐,新的一個星期的課程就在早餐中開始了。
“家里最近忙著耕田,可能沒時間做午飯,這幾天希希你自己熱一下吃。”這天,董秀鳳對沐希說道。
“還要多久啊?”沐希聽到連忙問道。
“可能要忙十幾二十天。”董秀鳳回答。
沐希皺眉,耕田插秧可是個累人的活,尤其是他們這里是山地梯田,沒辦法用農(nóng)機之類的幫忙,耕田倒是可以用牛拉犁,但是插秧卻沒辦法。
她上輩子上了初中后也幫忙插過秧,要一直彎著腰去插秧,一天下來腰都快直不起來了,她還只是幫忙一小會兒,而她家人卻要一整天忙活。
她得想個辦法讓家人不那么累,沐希搜索記憶,很快從記憶里面翻出了手搖插秧機的相關(guān)記憶。
“系統(tǒng),我記憶里的東西可以導(dǎo)出來嗎?”沐希詢問。
“如果有全息頭盔或者全息艙可以,現(xiàn)在不行。”系統(tǒng)回答。
“好吧。”沐希有些失望,卻又不意外:“我記得扭轉(zhuǎn)度已經(jīng)達到4%了。”
“已經(jīng)5%了。”系統(tǒng)回答。
“咦?”沐希沒想到扭轉(zhuǎn)度這么高了,“那就是說我有兩次抽獎機會了?那我現(xiàn)在抽獎吧。”
“好的。”系統(tǒng)打開抽獎轉(zhuǎn)盤,沐希在上面點了一下,第一個獎品是太陽能技術(shù),雖然不是她想要的,但是太陽能技術(shù)也是好東西。
未來的能源危機她也知道,除了能源危機,還有環(huán)境污染問題,而太陽能無疑是一種干凈無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對她的國家而言絕對是好事。
她又點了一下,沒想到這一次抽到了農(nóng)用機械大禮包,里面包含了各種農(nóng)用機械技術(shù),其中自然也包括她想要的手搖插秧機。
這個大禮包里面包含的機械種類眾多,包括耕作、種植、保護、排灌、收獲、加工、牧業(yè)等機械,還有制造農(nóng)機的材料相關(guān)。
畢竟農(nóng)機經(jīng)常接觸水和土,還有各種肥料,具有一些腐蝕性,要確保材料能夠在這些環(huán)境里不被腐蝕,材料要求也挺高的。
沐希聯(lián)系上林輝:“在嗎?”
林輝:“在,您有什么事情需要幫忙嗎?”
沐希:“我這里有兩份資料,兩千萬給你們,連接:太陽能技術(shù)、農(nóng)用機械大禮包。”
恩,沒錯,沐希不準備白送了,畢竟她想要開公司,卻一直都缺少本錢,一千萬換一套30年后的最高技術(shù)不算過分吧。
林輝:“您稍等,我做不了決定。”
沐希:“可以,快點。”
林輝立刻搖人,很快,就有一個人過來了,另外要說的一個就是,郭嘉為了沐希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特殊接待部門,部門負責人朱欣,林輝被調(diào)到了這個部門,專門負責和沐希溝通。
朱欣過來后看了兩人的對話內(nèi)容,再看那個連接,點進去一看,是還未開放的購物區(qū),這是一個店面,里面只有兩個商品,往下拉還能看到商品的介紹。
看完后,朱欣立刻上報,沒多久,上面就傳達了買下來的意思,并且給他們部門撥了款。
林輝:“上面同意了,您還有什么要求嗎?”
沐希:“我希望這個能盡快生產(chǎn)并且投入市場,讓所有山區(qū)都能受益。圖片1.jpg、圖片2.jpg”沐希發(fā)過去的就是手搖插秧機的圖案,也不擔心對方猜到她在哪里,南方那么大。
圖1和圖2雖然都是手搖插秧機,但是兩個還不太一樣,1適合各種秧苗,2只能用那種水稻育秧盤育出來的秧苗。
林輝:“好的。”
看那邊暗下來后,朱欣召集所有人開會:“今天的交流對方透露出了一些信息,那頭應(yīng)該是個南方人,這種插秧機,也就南方那種梯田多的地方適合。”
“南方這么大,我們也找不到啊。”一個下屬回答。
“暫時找不到?jīng)]關(guān)系,我們要先把各種疑點都記錄下來。”朱欣回答。
“是。”眾人應(yīng)聲。
朱欣讓大家都散了后,和上面匯報了事情,并且說了對方的要求,這種事情上面都不用開會討論,就直接同意了,將那兩張圖發(fā)給了南方各個機械廠,讓他們在插秧前弄出來。
還在弄出成品后,進行試驗確定能夠幫助插秧后,拍了廣告在7點新聞上播放,讓大家都知道有這樣的東西可以幫助山區(qū)農(nóng)民減輕負擔。
當然,就算官方速度再快,那也是兩三天后的事情了。
三天后,7點新聞突然播報了一個廣告,就是沐希要求的兩種手搖插秧機,并且表示現(xiàn)在這種手搖插秧機南方各大機械廠都有成品,大家可以購買,讓春耕更加輕松。
新聞不但介紹了插秧機,還有實驗的時候拍下來的畫面,只見農(nóng)人將秧苗安放操秧箱,搖動手柄后退,秧苗就一列列的插好了,而另一種是按壓式的,一按一壓水稻就種下去了。
除此之外,兩種插秧機都放了價格,讓大家一目了然,零售一個150,一個200,進貨價肯定低一些。
“爸爸,我們也買一臺這個吧。”沐希早就收到01的提醒了,專門盯著今天的新聞,看到廣告立刻說道。
“可以是可以,但是我們這邊能買到嗎?”沐洪也很心動,插秧的苦誰吃誰知道,他自然也想要輕松一些,這東西買來也不是只用一年,而是可以用很長時間的。
“應(yīng)該會有人進貨吧。”沐希說道,她也不確定他們這邊什么時候有,于是讓她的機器人三伯沐河去農(nóng)機廠訂購了一萬臺拉回來。
一萬臺他們這邊完全吃得下,順便剛好讓沐河在家里人這邊過個明路,至于借口,恩,就用失憶梗好了。
沒辦法,她三伯已經(jīng)失蹤快十年了,連個信都沒有,要是突然回來卻沒個說法,那也說不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