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黃立極這個首輔風風光光,揮金如土,看起來瀟灑得很,那是因為查抄崔呈秀的收入朱慈炅全部讓給太倉了,給大明狠狠的回了一口血。
大明財務困境就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南稅改糧”在內閣的強勢下最終通過了,但是帶來的一系列麻煩讓戶部累死累活,還不知道最終結果不良影響有多大。
這也是郭大爺明明病病癆癆,幾次私下請歸,朱慈炅都一再慰留,派太醫常駐其府也不放人。大明現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合格的大司徒太不容易了。
孫居相五十八歲,應該說算是年富力強,多少算是勉強合格。
但是看看這混賬玩意的作為就知道,自從畢自嚴開了先例,大明的侍郎們都有想法了。
尤其是戶部還是個大泥潭,吃力不討好,這混蛋恐怕是寧愿回兵部也不愿接手戶部的。
孫居相本就是兵部侍郎轉任的戶部侍郎,不然他哪能回家一樣回兵部查資料,他也不拿自己當外人,指點起閻大司馬來也不客氣。
你還別說,老侍郎就是比新尚書牛逼,不僅兵部中下層如此看,現在朱慈炅也這么認為,太他媽的牛逼了。
郭允厚郭大爺一定會拼死拼活保孫居相的,朱慈炅把他最看好的人弄進了內閣,次看好的弄成“通虜”,他要瘋。朱慈炅敢把孫居相下詔獄,第二天這老頭就要追到御前。
畢自嚴畢閣老也一定會保孫居相,李侍問這個廣東佬太不合畢閣老胃口了。錯漏百出,十分不嚴謹,還老搞什么裙帶關系,幫這個說話幫那個說話,遠遠比不上孫侍郎一身正氣。
朱慈炅的朱筆幾度欲落又幾度提起,隨隨便便放過這混蛋,自己實在一肚子鳥氣,可是真砍了,在大明現在這種政治環境下,絕對是大失人心的事,很多人都不會覺得孫居相通虜,會為他鳴冤叫屈。
朱慈炅余光掃過正在神思天外幻想蒙古小美女的慧王爺,突然想起了瑞王爺,思路打開,刷刷刷寫下朱批:
為官不謹,泄露軍機,罰俸萬年,以儆效尤。
然后直接扔給中書倪元璐擬旨,然后又翻開筆記本,準備處理大事,不再理會這些狗屁倒灶的破事了。
倪元璐接過朱批,目光在血紅的“萬年”二字上閃爍不停,幾疑眼花。
張閣老視力很好,距離小皇帝也很近,發現小皇帝接下來要處理的好像是遼東防御,有些意外。
他本來不準備開口說事,小皇帝情緒明顯不好,又想起孫閣老的請托,來閣老的說法——陛下是講道理的,先帝親自培養的,年紀雖小卻很有理智。太后有時候根本不講道理,袁崇煥的事最好讓陛下處理,不然他必死無疑。
張閣老對袁崇煥無感,但是要弄死袁都督的明顯是黃立極,一旦發到內閣,自己必須沒有立場的支持黃首輔,想想就惡心。
“皇上,薊遼總督袁崇煥目前還關押在遵化,此事皇上要不要軍前判決?”
朱慈炅都快忘了袁崇煥了,聞言抬頭看向張瑞圖,“老師收錢了?”
張瑞圖一腦門的汗水直冒,小祖宗你啥腦回路,我敢嗎?我能嗎?急忙搖頭不說話了。
朱慈炅想了想,“那就帶上來吧。”
袁崇煥一到遵化就被圣旨拿下,要不是朱慈炅也要來遵化,當時就會被押送回京。
明晃晃的擁兵抗旨,你看張太后會不會管你誰求情,敢置她兒子安危不顧,她就敢誅你九族。
你以為太后和皇帝有矛盾,那只不過是路線矛盾認知矛盾,人家母子一體,天大的矛盾也能關起門解決。
慈寧宮與乾清宮之間隔的只是宮墻,翻開一本叫《祖訓》的金冊,那上面的金線早將母子纏繞在一起。
張太后只要有基礎的政治素養就絕對不會扯起大旗反對朱慈炅,相反她才是維護朱慈炅的那桿最大的大旗。
確實不是親生,但嫡母的身份不要太正,什么狗屁養母,上個張太后的教訓還不夠深刻。
張瑞圖也是很快認清了這點,那怕朱慈炅請太后弒君,慈寧宮殺人,張太后依然緊張她兒子健康,甚至愿意放權,半點也不計較自己的大總管被殺。
這一次聽聞皇帝北返親征,張太后直接暈厥,誰還敢說母子不合。
當然,只要朱慈炅沒有成年,沒有給她生下孫子,她放權再收權其實也就是一句話。
不過,朱慈炅這場親征也改變了很多事,張太后徹底失去了廢立朱慈炅的終極殺招,雖然這本就不太可能使用,朱慈炅的天命昭昭,不要太震撼。
袁崇煥關押了三天,早已經失去了薊遼總督的風采,頭發胡須都亂糟糟的,一身白衣,雙手雖未縛,腳上鐵鐐卻在大堂里拖出異響,引得堂上文武齊齊側目。
“罪臣袁崇煥,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是朱慈炅第二次見到袁崇煥。
第一次見袁崇煥的時候,朱慈炅還是太子,當時正在喂天啟爸爸大骨湯,糊了皇帝老子一下巴,胡子都濕了,急得朱慈炅到處找絲巾。
不過天啟爸爸大笑不已,毫不介意,順手一抹了事,油嘰嘰的大手抓起朱慈炅就在太子衣服上擦干,讓朱慈炅好生氣,溜下他懷里就躲在一邊。
袁崇煥就是這時來的,和天啟帝聊了很多遼東建奴的事,只說了要鞏固廣寧錦州防御,延續孫閣老的堡壘推進策略,在天啟帝面前,沒有什么“五年平遼”計劃。
朱慈炅當時只是好奇的觀察著袁崇煥,雖然這個人物很有爭議,但那時的朱慈炅啥也看不出來。
朱慈炅當時在袁崇煥眼里就是個被天啟帝慣壞了的頑童,居然在皇帝身上撒野,太子未來需要好好調教。
其實,朱慈炅繼位后,袁崇煥回過京的,跟內閣、戶部和張太后都打過交道,不過并沒有陛見。袁都督連趕路都才三天時間,很緊的,沒工夫應付小孩。
燕山之戰的結果出來,袁都督驚掉了下巴,野戰大勝啊。換作是他自己來指揮,絕對不可能孤注一擲的決戰,更不敢不計傷亡的夜戰。
是的,小皇帝陛下抓住了金蒙聯軍是疲兵這個戰機,抓住了夜戰騎兵失勢這些許優勢,這個只能說是軍事天才,雖然傷亡慘重,但洪歹極真正被直接打崩了。
三歲皇帝啊,這讓大明的督撫們還怎么玩?以后誰還敢不聽皇帝的?
再次見到皇帝,袁崇煥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結果。
薊遼總督的傲骨碎在遵化堂前,比腳鐐聲更刺耳的,是他心里那聲‘三歲將平遼東’的慘笑,而自己的一線生機竟然就在這三歲天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