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炅是昨晚抵達龍江碼頭,為了個郊迎儀式,又繞了一圈,要從正陽門入南京。朱慈炅不知道方向,但他的天工院行走們為此吐槽不已,都申時了,幾個人才聚在一起吃午飯。
袁繼咸被派出去擔任操江(這里差個都字,系統不讓輸入)御史后,以倪元璐為首,天工院行走只剩下王鐸,翁鴻業,阮大鋮,蔣德璟,還有孫傳庭,楊嗣昌。
不過那個一奏成名的張國維要補入中書,而軍事參謀增加了兩個,楊文岳和吳阿衡。
這個無品無級的天工院行走越來越香,大家都知道,內閣最初也是這么來的,朱慈炅的天工院行走還文武分置。
張國維在小皇帝那里早掛名了,他進來不算意外。
楊文岳和吳阿衡都是萬歷四十七年的進士,前途大好,是京察大計后回京來升官補缺的。
好官不要,兩個人都瞄準了小皇帝的軍事參謀,各種活動找關系,楊文岳走的是朱慈炅潛邸舊臣劉宇亮的路子,吳阿衡走的是新任吏部尚書謝陞的路子。
反正不管怎么說,路子都很野。
朱慈炅都沒聽說過這兩人,但這兩個推薦他也不好拒絕。劉宇亮推薦的人,“四川老鄉”啊,用吧。謝陞剛剛上任,怎么也得給自己欽點的新天官一個面子,何況這個還是天啟爸爸表揚過的。
宮里太監找到幾人的時候,天工院行走們正在推杯換盞,觥籌交錯。
順便吐槽南都決策的大人們,點評快到了的新同事,擔憂住所和辦公地點,比較南北美食,討論陛下要在南京待多久,用不用把家屬接來。
一個二個都已經喝得面紅耳赤,醉眼朦朧了。
被緊急召喚的蔣德璟和阮大鋮都有點懵,寫圣旨倪、王二人更合適啊,他倆都是天工院打雜的。但兩個人都不敢怠慢,打來冷水洗了臉,趕緊準備入宮。
剩下幾人開始還在猜測發生了什么事,怎么會有急召。
孫傳庭看著滿滿一桌的好酒好菜,突然驚醒,從窗戶上探出頭去。
“阮集之,你回來。先把賬單結了再說,你說了你是地主做東的?!?/p>
身邊太監跟著,阮大鋮哪敢回頭,正當理由逃單,他在街上沖酒樓喊。
“讓杭州那個結賬,他也算半個地主?!?/p>
翁鴻業一臉懵,正要起身理論,阮、蔣二人已經小跑著向皇宮而去了。
阮、蔣二人見到朱慈炅的時候,朱慈炅身邊只剩下王坤,孫進和邱致中了,其他人都去落實朱慈炅的皇宮安全保障和搬家的事了。
見禮之后,朱慈炅直接說事。
“朕要辦一本半月刊,你倆擔任主編,孫進擔任總監。給你倆加翰林,用翰林院的名義來擴大影響。”
阮大鋮、蔣德璟和孫進都面面相覷,孫進終于知道為什么東廠的事要交給李實了,原來是有新任務。
阮大鋮和蔣德璟都有些醉熏熏的,將醉未醉,酒氣上涌神思昏沉。
阮大鋮使勁搖晃了腦袋,想讓自己清醒點。
“陛下,什么是半月刊?”
“一本書,類似邸報,每半月出版一次。邱致中,你也有事,要在印刷技術上提供支持。用好紙,好墨,但要不斷降低成本。
先定價百文,每期發行五萬冊,全國各衙門和官員都必須訂閱,鄉紳士子不強行要求,通過驛傳投送,送一本給點分成,也算給驛兵增加點收入。
東廠和錦衣衛要嚴厲打擊類似刊物和盜版,定僭越之罪,罰款抄沒,苦役五年。”
阮大鋮更糊涂了,一本書怎么僭越了?
“嗯,每期字數要多點,要讓抄書的沒利潤,不如新買一本。通過經濟手段,打擊盜版。抄書效率低下,可以不算罪,但印刷一定要定重罪。”
朱慈炅自顧自的邊思考邊說話,根本不理會兩個新翰林和兩個太監都是一腦門漿糊。邱致中還好,御用監有的是人才,他理解的就是,他的任務就是印書。
阮大鋮反應有點遲鈍,此時才問。
“陛下內容是什么?。烤统己褪Y中葆兩個人寫么?”
朱慈炅有些驚訝抬頭,朕沒有說過內容嗎?
“內容嘛,先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朕的日常起居。這部分內容旨在讓天下臣民了解朕的生活和工作狀態,增強君臣之間的親近感和信任。
你們要嚴格審核,確保所記錄的內容真實、客觀,既要展現朕的勤勉和擔當,又要避免泄露不必要的機密。
第二部分是主要內容,策論。就是朕向天下賢才請教的問題和他們的回答。
朕希望通過向天下賢才請教問題,激發朝野的思考和討論,匯聚各方智慧,為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
開始時,內容要豐富多樣,鼓勵不同觀點的碰撞和交流,形成熱烈的討論氛圍。
你們的主要工作就是精心編輯這部分內容,通過合理的選題和引導,使討論朝著對國家有益的方向發展。
前幾期可以向朝中官員約稿,后面估計投稿會很多,你們有得忙。
第三部分是朝政解讀。選擇朝中大事和政策進行深入分析評論,不僅是為了推廣政令,更重要的是讓臣民理解政策的意圖和意義,增強對國家治理的認同。
在解讀過程中,不要一味吹捧,要客觀地指出政策的優點和不足,并探討如何改進和完善,以提高政策的實施效果。
第四部分是開眼看世界,要推廣農業新技術新產品,普及醫學常識,工匠新方法,甚至商業信息。
總之,這本半月刊,要凝聚朝野共識,推動南北團結,宣揚忠君報國,樹立正確思想,是實現民族強盛的思想武器,你們無論怎么重視也不為過。
你們先籌備兩三期內容,朕親自指點,然后再正式刊印?!?/p>
大殿內,氣氛莊重。朱慈炅的聲音沉穩有力,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
阮大鋮和蔣德璟肅立一旁,神情專注,不敢有絲毫懈怠,但漸漸都張大了嘴巴,阮中書碰了蔣中書,你記住了嗎?
蔣德璟點點頭,但他也只記住了大概。
阮大鋮想了想,還是開口提問。
“陛下,這本書叫什么名字?。俊?/p>
“《朕問》,就是這兩個字,朕倒要看看誰敢仿冒。朕要以天下為師,向天下賢者請教問題。”
朱慈炅在大殿上來回踱步,目光在古老宮殿的斑駁窗欞上游動,思緒飄向了帝國的未來。
你們不是好為人師嗎?來,大家都來做朕的老師,朕這個學生教你們做人。
當皇帝有了聲音,朕倒要看看你們誰還能把持朝議?
什么祖制,什么輿論,哼哼,朕都可以插一腳的。
思想戰線,朕來了。
“第一期創刊號的主題,朕已經想好了,就是請大賢們教教朕如何辯忠奸。
前閣老顧秉謙,人不錯,你們找他約篇稿。順便讓劉閣老也寫一篇。
還有那個孫慎行,前天還有時間講學,今天迎接朕的時候就病倒了。當初父皇生病沒找他算賬,剛剛居然還有臉給朕上書。讓他寫一篇。
順天府尹練國事,朕剛剛得知他也沒有來迎接朕,讓他也寫一篇。
周王甚賢,諸王中朕也想看看還有沒有賢王,你們也找諸王約稿。南京的幾位公侯也不要錯過。
另外,南直的舉子找幾個,國子監的監生找幾個??傊?,不拘身份,各方面的代表都要有,選擇是否刊印的權力在你們編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