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宮中發生的一切,暗衛已經全部記錄在案。
不過嬴政尚且不知。
在此先按下不表。
此時,興致勃勃的贏政已經來到了監聽的院落。
姜承奕之前說大秦將會二世而亡的因素,他現在都已將其全部妥帖解決了。
他很有自信,大秦日后的國運自會綿延不絕。
不過他還是想親耳聽到這話從姜承奕口中說出來。
甚至嬴政還有一種莫名的期待。
在這幾日的偷聽后,他也聽得出姜承奕并不怕死。
同時也發現姜承奕的確是個心懷天下的能人志士。
不然姜承奕也就不會為他這個被天下人都認作是“暴君”的人義憤填膺地正名了。
他覺得,姜承奕之前刺殺他恐怕只是因為他覺得自己處理不好焚書坑儒之事,覺得這大秦已經沒救了,必然二世而亡,這才刺殺自己的。
但現在他已經做出了改變,大秦也做出了改變,大秦肯定不會再二世而亡了!
那么姜承奕,是否可以摒棄前嫌,出山相助大秦呢?
有姜承奕的輔佐,他才能真正放心地將江山交給扶蘇去掌管。
......
詔獄內,扶蘇慣例帶來了一只燒雞,還特意給姜承奕帶了兩份精美的桂花糕。
他今日也心情大好。
他已經聽說,今天早上,嬴政在早朝上大肆夸贊了一番他的奏疏。
而且已經下令停止了所有景觀園林的修建,大力推動安撫百姓和招攬大儒的事宜,雙線并行!
也就是說,焚書坑儒這場鬧劇已經步入了尾聲,現在已經在進行一些善后的工作了。
用不了多久的時間,這個事件就會徹底翻篇,再也沒法對大秦的國運產生一絲一毫的負面影響。
不過姜承奕自然也是不知道這些的。
他只知道自己今日又有美味燒雞吃了。
等姜承奕吃完了一只燒雞,扶蘇便將糕點推到姜承奕面前,問道:
“姜先生,那咱們接著昨天的話題說吧!我想問先生,如果始皇帝想到了先生的計策,又一絲不差地執行了,那大秦是不是就能不再二世而亡了?”
他現在已經徹底將姜承奕敬若神明了。
只要姜承奕點點頭,他就會覺得大秦定然能千秋萬代,一統天下了。
另一邊的嬴政聽到扶蘇的問題,也是滿意點頭。
這個傻兒子的進步的確不小,現在問問題都能直接問到最為重要的點。
他與扶蘇將姜承奕的計策從詔獄層層傳遞到朝堂之上,他又用盡舉國之力將其執行,為的不就是打破大秦二世而亡的讖語嗎?
他們就是要讓姜承奕承認,他們所做的事情對大秦來說是有意義的,不是白費心思的無用功。
可出乎他們二人意料的是。
姜承奕只是輕輕搖頭道:“自然是......不能!”
扶蘇急了:“先生不是說此舉能為大秦國運延壽百載嗎?而且我也覺得此計完美無缺,完全足以解大秦焚書坑儒后的燃眉之急啊!”
“解燃眉之急自然是沒問題,此計若是施行下去,為大秦國運延壽百載也沒什么問題!”
姜承奕悠悠道。
“既然如此,那先生為何說大秦仍舊會二世而亡?先生莫非是在消遣我?”
聽著姜承奕的謎語人答復,扶蘇心中更著急了。
再這么被姜承奕吊胃口下去,這個白面公子臉上高低得急出幾顆痘痘來。
那邊的贏政也同樣面色凝重。
難不成這項計策里果真還有什么沒被他看出來的問題?
不然的話,他是不相信自己實行這么完美的計策之后,大秦的國運還是不會有所增長的。
兩人都在等待著姜承奕的答案。
但姜承奕這次卻是難得認真地坐直了身子,跟扶蘇說道:
“你要記住,《國運論》當中早就揭示了,王朝的更迭交替是不可阻擋的,是必然的趨勢,沒有王朝會是永恒不滅的。而大秦二世而亡,也是必然的結果。”
“所以你不必一聽到大秦會二世而亡就如此著急?!?/p>
“這《國運論》是什么?我可以接受王朝更迭之說,可......先生不也說此計能為大秦延壽百載嗎?”
扶蘇愣了一下,也沒再糾結姜承奕所說的王朝更迭之事。
他只是迫切地想知道,他們都將政策完美執行下去了,這大秦為何還是二世而亡。
不過贏政倒是想得通透。
他已經反復咀嚼過姜承奕的方針無數次了,也沒有找到漏洞所在,那就說明這個方案是一定沒有任何問題的完美之策。
那么問題就只可能出現在他們這些執行者身上。
果不其然,姜承奕只是驕傲道:
“國運論......算了,現在說了你也不懂。但你只要記住我說的話就行了。”
“我的計策當然是沒問題的,若是能完美執行下去自然可以為大秦延壽百載!”
聽著姜承奕的話,扶蘇的腦子也有點轉過彎來了:
“先生的意思莫非是,大秦沒法完全施行先生的計策?”
問出這話的時候,他的內心其實是有些歡欣的。
因為他覺得姜承奕還是和上次一樣,覺得大秦施行不了這樣的計策,是因為他們想不到,哪怕想到了,贏政也狠不下心去做。
可現在這個計策已經有條不紊地實施下去了。
他甚至隱隱有些期待姜承奕點頭。
這樣還能證明姜承奕也并非是完全經天緯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神仙。
他也能在內心嘲笑一下姜承奕沒算到這層了。
可姜承奕卻像是知道了他的想法一般。
“不錯,大秦是定然完成不了這個方案的。退一萬步說,就算是大秦知道了這個方針,贏政也狠下心和過去驕奢淫逸的自己切割了,那他們也沒法完成這個方案。”
“這個政策沒有你想的那么好執行,況且大秦還缺少一個極為關鍵的條件,是絕對做不到完美執行我的方案的?!?/p>
扶蘇撓了撓頭。
他覺得姜承奕之前說的已經很詳細清晰了。
關于藏書閣和學堂的管理一事也基本說的很清楚了,大秦只要照著他說的去做就定然不會出錯。
他理解不了。
而每當這時候,他就會說出自己的必殺技:“請先生解惑!”
姜承奕喝了口酒,渾身酣暢淋漓,借著酒勁笑了笑:
“你有沒有想過,藏書閣建造后怎么歸納叢書,怎么管理人員?學堂由誰統籌兼顧,各級夫子該如何相處?”
“最重要的是,我說建造學堂后,讓夫子抄書流于民間,讓百姓有書可讀,才能解決民怨問題,你就沒懷疑過能不能做到?”
看著滿臉驚恐,顯然是明白了什么的扶蘇,姜承奕搖了搖頭:
“那么多書,就算抄的完,難道能有這么多竹子做竹簡用嗎?就算有這么多竹子,大秦舍得將自己都沒幾本的書交給百姓嗎?”
“別說退一萬步了,就算是退十萬步乃至一百萬步,大秦都沒法做成此事?!?/p>
“沒有造紙術,這些所作所為都是白用功罷了!”